Re: [黑特] 民主體制真的比威權體制好嗎?

作者: warmer (暖陽)   2015-01-06 14:40:00
小弟來自大陸。
今年年中有一位臺灣朋友轉給我一篇關於六四的帖子
我們從六四聊到了社會制度﹐本人也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觀點。
這是本人的三封郵件﹐在第二和第三封郵件中重點提到了本人關於社會制度的一些觀點﹐
不妨原文公開出來﹐供批判。
郵件一﹕
感謝分享﹗
六四時我尚年幼﹐無法感受時局。
但關於六四的問題﹐其實我身邊有不少人就是親歷者。
我大姐雖然在六四期間基本屬於打醬油的﹐
但我大姐夫曾任學生糾察隊長﹐六月三日上午才撤退﹐
六月四日早回家聽美國之音獲知天安門清場﹐當場痛哭。
我一個師兄﹐從武漢大學專程赴京參加學運﹐口才文筆俱佳﹐
在學生組織中也有點地位﹐最後被抓進去坐了幾年牢。
儘管他們經歷不同境遇不同﹐但他們對六四一般不太愛提﹐諱莫如深﹐
多年以後偶爾說起﹐他們的態度卻驚人相似﹕
第一是慘痛﹐第二是可惜﹐第三卻是支持中共的領導。
特別是曾經遭受中共迫害的師兄﹐他的觀點與該文頗多相似﹐曾多次私下和我說﹕
如不是中共﹐中國早已分崩離析﹐更不會有今日經濟騰飛之成就
我非中共黨員﹐對民主或者專制也沒有特別的偏好。
我也認為中國很多社會問題根源也在於體制﹐但我也不相信美國﹐
我隻相信老鄧的一句話﹕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實踐證明﹐老鄧是對的。
郵件二﹕
也同樣謝謝您如此認真的態度和我交流關於六四的看法。
我今天在外地出差﹐下午在機場看到您的回信﹐但未及時回復﹐請見諒﹗
其實我並不確定所有的內地人如何看待六四﹐但一定是多元的。
也許對於我的父輩人而言﹐六四根本就是一個錯誤﹐
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每天都讓我姐夫回家﹐
對我而言﹐六四也許隻是在那個白衣飄飄的年代裡的熱血青年對民主的天然嚮往﹐
是一場最終被現實擊碎的理想主義實踐。
而對那些置身於事件中的我的學長們﹐也許隻是噩夢一場﹐甚至都不願再去回顧的夢魘。
我想﹐不願意去回顧的原因﹐有多方面﹐一方面是代價太大﹐不忍再想﹐
一方面是對自己當年的所作所為的正確性和正當性有所懷疑。
我還在上中學的時候﹐我們中學的政治課本裡曾經介紹過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關係。
這些是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的詞彙﹐其實我至今也無法準確的闡述它們的確切定義。
按照我現在的理解﹐所謂的生產力﹐可以大致理解為經濟發展程度
所謂的生產關係﹐又可以大致理解為社會制度。
在馬克思理論中﹐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而生產關係又必須能促進生產力。
經濟發展程度是決定社會制度的決定性因素﹐
而社會制度又必須能促進經濟發展﹐否則就會被歷史淘汰。
其實我對於政治詞彙是天性駑鈍﹐當時我是完全不理解其奧義﹐直至後來才有所領悟。
也就是說﹐我們的社會制度如果能促進經濟發展﹐那就是好的制度﹐否則就不是最好的。
如果按照這一邏輯﹐我們的制度就是ok的。
其實﹐參與六四學運的學生﹐都是從小長在紅旗下﹐受馬克思主義教育長大的。
他們的內心裡有意或無意都是承認馬克思的這一關於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理論﹐
所以﹐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並不奇怪。
關於民主制度﹐其實我也有我自己並不成熟的看法﹐也不吝批評指正。
我並不認為民主好或者不好。
在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和歷史時期﹐民主制度是有明顯優勢的﹐
但或許脫離了這個歷史時期和階段﹐就很難說了。
社會制度一定要能促進經濟發展﹐這個邏輯我是認可的。
專制體制的優勢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整個社會的力量都集中在一起﹐然後把經濟做好。
(毛時代其實不是專制﹐是民主﹐文革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民主的時代﹐庶民的狂歡﹐
所以毛時代一些經濟領域發生了倒退﹐大躍進則是當時的中共還不懂科學的發展經濟)
缺點也有很多﹐專制體制下權力不受約束﹐容易滋生腐敗﹐
同時在把蛋糕做大以後﹐分蛋糕的問題很容易引起民憤
這些其實都不是最關鍵的問題﹐這些都是可以通過國家機器來解決﹐
最關鍵的問題在於﹐專制體制下﹐一切都在計畫之下﹐
老百姓都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和能力﹐這會導致社會停滯不前。
我想﹐這是蘇聯坍塌的最根本問題。
所以﹐中國現在把一些非國民經濟命脈的行業開放給老百姓﹐這是很好的事情。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國處於民主和專制之間的一種體制。
按照我的理解﹐社會制度和壟斷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如果一旦形成壟斷﹐那麼民主制度也隻不過是一種程式的民主﹐水中月鏡中花而已。
因為﹐壟斷企業的金主財閥們控制了經濟命脈﹐整個國家的運行都要依靠他們﹐
這些財閥本身就資助了候選人的選舉﹐
並且﹐國民也在這些財閥的企業裡工作﹐
或者大部分國民的工作與這些財閥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所以﹐國民與財閥之間基本上屬於利益共同體﹐
那麼﹐選舉出來的總統﹐自然就成了財閥集團的代言人﹐
所謂的輪換﹐隻不過是在財閥之間的輪換。
所以﹐所謂的總統不過是一個為資本打工的CEO﹐董事長還是那些財閥。
壟斷實質上就是一種經濟利益的高度集中﹐在這些壟斷企業內部﹐難道還有民主﹖
壟斷企業一樣還是在做家族生意﹐和封建王朝世襲制並無二致。
但是﹐壟斷的優勢和專制的社會體制是一樣的﹐
集中力量辦大事﹐才能在經濟戰中吃掉對手。
並且﹐壟斷所帶來的利益的集中也有好處﹕隻有利益的集中才會帶來穩定。
如果利益不集中﹐必然會導致激烈的衝突。
那還沒有形成壟斷的國家裡的民主﹐因為利益集團太多﹐大家沒有共同利益﹐
特別又在那些地緣政治敏感的區域﹐又容易被外國勢力挑撥﹐
所以多重因素迭加﹐一到選舉就亂作一團﹐比如中東、東歐、東亞。
中國大陸自然沒有選舉﹐但是整個國家的利益集團也並不集中﹐
比如薄熙來周永康控制了中國的能源、政法系統﹐老江也同樣有一個山頭﹐
甚至連朱鎔基也一樣在經濟金融領域有一席之地。
所以﹐上一屆政府在治國之時﹐處處擎肘﹐
溫家寶空有憐民之心﹐卻無能為力﹐最後竟然被傳出家族資產數十億﹐成為一代影帝。
胡錦濤卸任時﹐更是一怒之下﹐甩手不幹﹐徹底放手。
所以習近平上任以後﹐第一件事﹐就是逐個消滅各個權貴集團﹐把權力收回來﹐好辦事。
所以如此看來﹐中國和美國的社會體制﹐在本質上並無太大區別。
隻是壟斷體制下的外衣不同而已。
庶民還是庶民﹐權貴還是權貴﹗
我其實也並不支持或反對壟斷﹐因為壟斷的形成﹐有助於整個社會能量的集中。
並且﹐我也恰恰支持臺灣應該出現一個壟斷集團﹐或者一個強硬的領導人﹐
能夠用非常規的手段﹐將整個臺灣地區的利益與民心彙聚在一起。
這才是寶島之福﹗
同時﹐我也堅定的相信﹐臺灣的未來在中國大陸。
臺灣面積狹小﹐並且山多地少﹐用於發展產業的地理空間十分有限﹐
人口又隻有兩千三百萬﹐還不到一個上海人多﹐
這樣的人口根本無法支撐形成一個完整的工業體系。
所以﹐臺灣的未來一定是要走出去的﹐用先發的資本優勢實現資本擴張。
臺灣北部是日本韓國﹐產業上和資本上﹐臺灣的優勢產業越來越少﹐
臺灣南部是菲律賓﹐這個菲律賓也是個奇怪的國家﹐
經濟不行﹐自身亂糟糟的﹐還不努力發展﹐沉迷於和中國搞對抗
加上菲律賓市場也很小﹐所以短時間也看不出有什麼前途。
所以﹐臺灣唯一的發展方向﹐隻能是一路向西。
大陸既有這個市場﹐也願意接受臺灣同胞。
(因為大陸幾十年來對國民的教育是把臺灣人作為同胞來對待)
這是雙贏。
所以我不是很理解太陽花學運的學生﹐我不明白他們要的是什麼。
對抗下去﹐就是雙輸。
已經很晚﹐明天還有工作﹐先到這裡。祝晚安﹗
郵件三﹕
很抱歉﹐這兩天我工作繁忙﹐
飛來飛去的﹐所以沒有大片的時間與您分享我那些不成熟的觀點。
有一點﹐我不得不肯定民主的優勢。
在我看來﹐民主是一種自由化﹐民眾思想也比較開放﹐也會有更大的創造力。
我今天看到美國有一家公司發明了傻瓜式狙擊槍﹐
一個十二歲的小女生﹐竟然可以迅速掌握其使用成為神槍手。
根據我的專業背景﹐其原理也並不複雜﹐
如果大陸開放狙擊槍的民間研發﹐應當也不是很困難的事情。
我想﹐民主可能是一個適合處於全球優勢地位的發達國家的制度。
可以廣開民智﹐利用民眾之智慧﹐實現社會的發展。
專制是適於後發國家的制度﹐那些發達國家已經走出了一條發展道路﹐
隻需要依據他們的經驗和教訓﹐沿著這條道路﹐集中力量專注發展﹐
就可以又好又快的快速工業化。
我再用馬克思主義來對當今世界解讀一下。
發達國家就好比資本家﹐提供資金﹐並告訴世界我需要什麼﹔
金磚國家(中俄印非巴)就好比工人﹐為資本家提供原材料和產品。
所以全球經濟政治格局的本質實際上是﹕
資本家與資本家相互抱團結成西方國家聯盟(北約、歐盟)﹐一起壓榨工人。
但資本家又離不開工人﹐所以必須邊拉邊打或者進行分化。
這是目前全球化背景下大國關係的本質。
我再換個說法﹐用全球經濟學的觀點﹐就是發達國家佔據全球產業鏈的頂端和末端﹕
1、設計(高科技行業、創新行業﹐就是告訴世界他們需要什麼)
2、高端裝備製造業(高端製造設備基本都是西方主導)
3、市場(資本家的需求)
4、金融業(資本家的生存之本﹐資本的倍增器﹐同時也能控制財富分配)
5、軍事裝備業和軍隊(實際上就是掠奪和逼迫工人幹活的監工)
金磚國家就是原材料提供或者製造業﹐他們在全球產業鏈中主要負責﹕
1、挖礦
2、使用設備(自產的簡單設備和國外的高端設備)進行生產
這些是馬克思在他那個時代未曾想到的﹐不過他的理論仍然適用於現今的全球化時代。
哀﹐其實我不是中共黨員﹐一介草民而已﹐但我自認對社會的認識超過一般中共黨員。
現在的中共﹐我認為大多是不懂馬克思主義的﹐
所以也可以肯定的是﹐現今的中共早已拋棄了馬克思主義﹐
中共搞的是國家壟斷﹐本質是資本主義﹐
按照馬克思的觀點﹐這是屬於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高級階段)。
我個人其實並不明確的支持或者反對任何一項社會制度﹐
隻是試圖用一種客觀的態度去看待而已。
不過抱歉﹐我客觀上卻又在給您灌輸馬克思主義﹐也讓您見笑了。
※ 引述《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之銘言:
: 看到現在中國的富裕強大 新加坡的進步
: 不能不讓人有這樣的疑問?
: 所謂的『善治』,一定是民主嗎?
: 如果民主意味著效率低落、效能差勁。那真的又比威權體制好在哪呢?
: 民主體制,真的很容易流於金權政治和秀場政治。
: 金權政治,就是被財團綁架和控制,以前陳水扁跟財團勾結是一個例子,
: 現在的馬英九政權與頂新集團等黑心企業勾結在一起,也是一個例子。
: 秀場政治,就是放放煙火,作作秀,但對真正積弊深重的結構改革,根本不碰。
: 這對國家又有何實益?
: 反觀習近平、李克強,他們兩位真的是優秀的大政治家,很能抓到施政的重點,
: 也很有效地採取措施,改善貧富差距、提升政府效能,推進經濟建設,讓人佩服不已。
: 民主體制與專政體制,孰優孰劣呢?
: 我真的沒有答案,您認為呢?
作者: mikye (麥奇)   2015-01-06 15:06:00
城管搶你錢打死你爸然後你要感謝政府 這就是權威
作者: shimo (milk mother)   2015-01-06 16:42:00
為什麼一定要全面鎮壓才不致分崩離析就不可能在各省各地逐漸發展議會制度,處理好官民關係嗎我讀台灣日據時代的民眾觀念普遍也是萬一日本戰敗了
作者: hanmas   2015-01-06 17:33:00
中國人對於人與人的衝突過於排斥 人要溝通總是會吵架的重點是要文明的吵
作者: shimo (milk mother)   2015-01-06 17:38:00
同為歐陸法系,台灣可以釋憲,大陸就不能正常運作釋憲?能不能釋憲跟人民素質有關聯嗎?因為現階段民主化有困難就自暴自棄認為只有先進國家玩得起民主也是醉了,當年日本也洗腦台灣人,你們只能當二等三等人民是合理的,你們要更努力趕上文明的日本人,不要整天怪政府X
作者: mindarla (...........)   2015-01-06 19:01:00
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