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惡搞] 一個吃飽撐著的陰謀論

作者: monopoliest (中肯無益於中出)   2014-12-13 01:39:53
I-voting的情況,讓我重新考慮了一些情況,特別是假民主該作的事控制「人選」
還是該控制「投票」,這個問題讓我開始有了不同的想法。
八卦版對I-voting的討論中,提到了一個不同的作法:先讓人民投票選出兩個左右
的候選人,再交由柯文哲來進行遴選。這個設計刺激了我去作進一步思考,而我的結
論是:這確實比較可能產生民主的意義,這是以前我沒想到的事情。
前一篇陰謀論裡我提到,遴選委員的有意識篩選,其實是可以對選舉產生一個潛在
的影響:在有內定人選的情況下,遴選委員可以先行用不同名義排除掉足以和內定人
選競爭、彼此不相上下的候選人,來確保內定人選是決選時「最佳的選擇之一」;只
有當整群競爭者裡出現特別突出的競爭對手時,才會用全場譁然的方式,強行拔除掉
該位有太大威脅性的競爭對手。
這個陰謀論,其實可以解釋許多經由遴選委員此類篩選機制下所產生的怪現象,不
限於此次的I-voting而已。只不過I-voting吸引太多人注意,才成為很好的例子。
不管支不支持柯文哲或者I-voting的人,我希望大家去思考一個很怪的現象:柯文
哲在參選還沒有把握當選的時候,可以吸引到一票人才來替他賣命和競選,結果他當
選之後要來選出勞動局長,卻只有很平庸的一群人進入了決選。這次I-voting的候選
人有直播,我相信不是只有我得到這樣的結論:十位候選人的表態演說和接受提問,
很多的表現都不吸引人。最後五位進入投票圈的人,更難讓人以「菁英中的菁英」來
形容。
到目前為止,只有陰謀論的說法比較能說服我,五人中很可能至少有一兩位,是遴
選過程中刻意拿來陪榜、襯托內定人選的優秀的。他們不是因為政見或資歷而受到遴
選委員的青睞;恰恰相反,他們之所以進入總決賽,正因為他們不可能在投票中被選
上。
那麼,為什麼先投票再遴選會比較好呢?
這是因為人民沒有內定人選,而是會看整體的表現來選擇。在這樣的情況下,不會
出現前述「選擇庸才來襯托內定人選」的作法,因此整體選出最後的幾位候選人,除
較符合人民期待外,素質也會比較來得高些。
最後交由柯文哲來遴選,除了這是他的權力之外,更重要的其實是「適性」的調查
。可能由於個性和理念的不合,不是所有的人才都適合在柯文哲的手下做事,最後交
由他親自遴選,才較能確定找出可以一起進行市政的對象。
換言之,兩種作法的意義,可以有很大的不同。先遴選再投票,人民將容易淪為橡
皮圖章;先投票再遴選,人民會有比較多表達意見的機會。
最後,由於賴引起譁然地被刷下,因此我的猜測是:有很大的機率,她最後仍然不
會在票選中獲勝。
作者: starfury (紅茶與西洋棋)   2014-12-13 01:58:00
現行的國立大學校長遴選就是用這「先投票再遴選」模式只是國立大學校長是由遴選委員會投票,不是全校直選
作者: waloloo (ARIAxヨシノヤ )   2014-12-13 07:43:00
又是魔術師的選擇?
作者: setzer (setzer)   2014-12-13 10:24:00
第一輪直接投票決對是宣稱下放民意比較正確的作法不管最後是直接以最高票或前幾名再來遴選都比現在作法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