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被台灣低薪嚇了一跳 皮凱提:GDP跑哪去

作者: ns954411 (ns954411)   2014-11-18 18:58:58
以《21世紀資本論》一書在全球帶動風潮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16、17兩日旋風式訪問台
灣,皮凱提在離台前接受《風傳媒》專訪,除了強調應以累進方式課徵房屋稅,皮凱提也
初步看了台灣的一些數據,對台灣不平等程度竟然高過歐洲多數國家及日本,頗感意外,
未來考慮將台灣列為研究對象。
《21世紀資本論》追究貧富差距的成因,皮凱提更多次譴責坐領高薪的肥貓,有意思的是
,在個人持守上,皮凱提也堅守平等原則,日前他出席一場座談、在回應台積電董事長張
忠謀時強調自己一毛出席費都沒有拿,接受《風傳媒》專訪時,皮凱提再次強調,出席演
講要拿報酬,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皮凱提接受《風傳媒》訪問,是台灣行最後一個行程,坐在機場大廳的茶館,皮卡提顯得
相當輕鬆,談及這次台灣行幾次座談,很高興在台大社科院那場,可以和台灣的年輕人意
見交流。
皮凱提於著作中提到現行社會正逐漸走向「靠爸」資本主義,原本就擁有資本的富人不斷
累積財富,欠缺資本的人即使努力也難以翻身。皮凱提提出的解藥是課全球富人稅來解決

降了遺產稅 升了房價 皮凱提談解藥
另外,與「靠爸」最具直接關係的就是遺產稅,台灣最早的遺產稅為50%,然而許多政治
人物認為遺產稅過高導致資金外流將減弱競爭力,紛紛主張應調降,最終於2009年一舉降
為10%,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日前與皮凱提座談時曾公開批評「遺產稅降為10%是錯誤的政
策!」
強調以公平稅制改善「靠爸」社會的皮凱提怎麼看台灣的遺產稅爭議呢?皮凱提認為大幅
調降遺產稅是「不好的政策」,他說即使調降遺產稅吸引了資金,這些資金只會流往房地
產市場,導致房價大漲,加劇貧富差距。皮凱提說,房產無法流動,不像資金可以流到香
港、新加坡或中國,假如房屋持有成本低,會造成富人大量屯房拉高房價,一般受薪階級
更買不起房子。
對此,皮凱提提出兩個建議,一為改善房屋持有稅,二為與鄰近國家合作。他認為與歐美
相比,台灣的房屋稅才1點多趴實在太低,等於鼓勵富人買房屯房,待房屋稅調高後,富
人釋出手上房產,房價下跌才能讓更多人買得起房。此外,他強調房屋稅應採累進稅率,
並增加級距,才能達到公平的目的。他接著說台灣應與鄰近的香港、中國、韓國合作,增
加金融透明性,好比現在中國就缺乏詳盡的稅務資料,更難追蹤資金流動。
法國經驗 如何看待豪宅稅爭議
皮凱提認為提高房屋稅是降低房價的解藥,但回顧法國的稅制改革,也曾因豪宅稅引起爭
議,有人批評從持有房地產價值來課徵的豪宅稅,由於鉅富往往能找到避稅方式逃稅,最
終僅課到持有私人地產的農民。
對此,皮凱提認為豪宅稅有一個主要目的即希望土地持有人能將豪宅的價值投入市場。他
提到以課徵豪宅稅的8百萬歐元標準來說,若一個農夫擁有8百萬價值的土地,那一定是個
大農夫,如果他想省下豪宅稅,那他可以選擇脫手這些土地,讓資金流入市場就達成豪宅
稅徵收目的。他再度強調累進稅率的重要性,他說並不是稅率高就是公平,像美國房屋稅
率高但累進級距小,可能導致持有房產多跟少的人要付的稅差不多高,應要想辦法增加級
距才能達成公平,富人稅也應比照累進稅率原則課徵。
80%重稅減低工作動力? 皮:打肥貓促進公共利益
為減少肥貓坐領高薪的現象,皮凱提主張理想累進稅率的最高稅率應為80%,引發許多討
論,好比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雖贊成富人稅但覺得80%過高,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張安平
認為過度提高稅率將減低企業家創業的動力,他並主張最高稅率不該超過50%,否則「感
覺就像在幫政府工作」。
稅減低工作動力」的說法確實反映許多人的心態,面對此質疑皮凱提該如何說服?
皮凱提認為這個問題對他來說「非常重要」,他說許多大公司不論績效及成果就給高級經
理人百萬甚至千萬的酬勞,完全不符合公平原則,長期下來對經濟也會有負面影響,所以
他認為這並非感覺問題,應透過課重稅遏止這種高薪肥貓。他表示尊重那些反對課重稅的
意見,但會以促進公共利益為由說服他們富人稅的好處。此外,他也推估不同國家可能會
遭遇的困難,好比美國最可能碰到肥貓反彈。
台灣不平等程度 甚於歐洲、日本
皮凱提以數據分析各國平等狀況並作比較,雖然他在寫作《21世紀資本論》時尚未納入台
灣數據,但訪台數日,他怎麼看台灣社會的平等狀況呢?皮凱提表示,他訪台後看了台灣
的一些資料,驚覺台灣的不平等程度,雖然略低於美國,卻遠高於歐洲大部分國家及日本

皮凱提也提到台灣的薪資狀況,他表示當他聽到台灣的薪資水平時「嚇了一大跳」,他說
對比於GDP,台灣的薪水低到不成比例,他笑說「我不曉得這些GDP到哪去了?但我
確定它肯定去了某些地方。」一句笑語清楚點出台灣面臨的低薪困境:即使GDP有所成
長但薪資不增反減。此外,他也提到人們告訴他台灣薪水與房價的對比也令他印象深刻。
受封「搖滾經濟學家」 聽眾不只年輕世代
如搖滾明星般受年輕族群歡迎,歐美媒體封皮凱提為「搖滾經濟學家」,此次整趟台灣
行,除了少數產官學界大老外,台下幾乎清一色年輕人,尤以大學生居多,對於深受年輕
族群歡迎,皮凱提怎麼看「世代」這個概念?難道只有年輕世代在乎平等嗎?
聽到自己的粉絲幾乎清一色年輕人,皮凱提笑了一下,說自己的確到處都能看到非常多年
輕人,他「很開心能被這個族群信任並肯定」。不過他也說聽眾多為年輕人的情況以亞洲
地區特別明顯,他說除了台灣外,在韓國演講的時候也遇到大部分年輕人,不過在歐洲或
美國演講的時候,除了年輕人以外也有為數不少的中年人。他說自己並不清楚原因是什麼
,不過他提到70.80年代戰後嬰兒潮世代占據了社會大部分的位置,享受較高的薪資及便
宜的房產,相較之下年輕人機會大不如前,因此可能更為關心平等。
對演講要拿酬勞很訝異
在台灣參加了3場講座,皮凱提表示很喜歡在台大社科院與青年學子對談的講座,因為該
講座「有很多時間可以與聽眾直接討論問題」。他提到在台北會議中心舉辦的講座也不錯
,只可惜那場沒有時間開放觀眾提問,缺少與觀眾互動的機會。
此外,他也特別提到被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問及演講費一事,表示主辦單位曾經問過他演
講費的事情,他說不需要之後就再也沒有討論過演講費了,他很訝異大部分人都認為「做
這件事一定有報酬」。他也分享了各國演講邀約企劃書的差異,表示亞洲國家多半會給演
講流程及企劃書,「韓國的演講企劃書已經多到瘋狂的地步,歐美則大部分比較隨興,甚
至沒有企劃書」。
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bit.ly/1uCsaBE
感想:
問題一直都是在分配,右派大本營政黑怎看
學德國不好嗎?
為什麼一定要用美國觀點呢?
作者: KevinLiou   2014-11-18 19:00:00
你覺得台灣人的個性比較像老美還是老德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00:00
其實GDP這點在1995~2010間大家都知道為何.就是因為GDP有大量著重在投資與折舊.反而沒有因為在職人數攀升而提
作者: askemm   2014-11-18 19:01:00
學老德?如果你覺得電費一度12塊好,再來跟大家問好不好XD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01:00
升勞動薪資.反而在2000年後因為折舊成本過高而連續降低
作者: ppeng (eng)   2014-11-18 19:01:00
一樓突破盲點XD
作者: askemm   2014-11-18 19:02:00
如果你覺得每年5月上繳重稅給國稅局好,我就當你真覺得學德國好XD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02:00
所以是分配嗎?其實就是台灣花了15年轉型失敗而已
作者: askemm   2014-11-18 19:04:00
每次看到這種社會主義好的,也就只能笑。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06:00
我怎麼覺得這裡一堆大老闆,嚇死我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06:00
台灣有接近一半的GDP隱藏在地下經濟內 其實台灣人比大家想
作者: eas06u4 (支那五毛勿干預我國內政)   2014-11-18 19:06:00
反駁真弱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08:00
台灣人比想像中有錢,但是一堆人卻買不起房子......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09:00
ps.一堆人買不起"夢想中的上億豪宅"比如說屏東夜市門口那攤販.坐擁屏東市內五六棟房產身價高達三四千萬.可惜沒有在台北買過一棟房子比如說士林夜市陽明戲院前那數十攤.各個都是千萬資產有幾攤甚至在台北有三棟以上房產有錢嗎?至少我沒他們那麼有錢如果不是我前女友是士林夜市包租婆.我也不知道這堆攤販月收入數十到百萬,比一拖拉庫的醫師律師還有錢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13:00
是的 這些人是買不起台北市內精華地段的房子 但老實說 新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13:00
年輕人想買上億豪宅?你在說笑話嗎?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14:00
北市有很多選擇... 靠收租悠閒度日的人實在太多了地下經濟當然不是指普通擺攤的年輕人啊...
作者: askemm   2014-11-18 19:15:00
這樣啦,等你願意發祭品文說你願意付1度12塊的電費和30趴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15:00
我同學在新北買了40幾坪的公寓+裝修,要價三千多萬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15:00
記得我前幾周在板橋車站遇到一對男女在討論結婚房子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16:00
一坪70 新北市... 這是新板特區、新莊副都心的價格吧?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17:00
說真的這就是現況.一堆人明明自己在外縣市可以買房卻一直擠進"鄰近工作點的住宅"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17:00
如果房價砍到房價/所得比=一年以內,這樣的稅率和電費有什麼問題?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18:00
這一波房價狂跌.也是從台南高雄開始跌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18:00
板橋這幾年真的漲很多 已經比台北市某些蛋白區還要貴了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19:00
ppi大很壞心 就高雄沒好工作啊...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19:00
你以為高雄很便宜嗎?40幾坪的公寓還是在1000萬附近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20:00
話說我一個大學的朋友在高雄買到一棟40坪200萬的房子
作者: ppeng (eng)   2014-11-18 19:20:00
差不多啊 不然你要多便宜?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21:00
40坪200萬...要不要PO到售屋板當笑話啊
作者: ppeng (eng)   2014-11-18 19:21:00
全新一坪20萬在南部很普遍了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21:00
地點在中原街.九如路那附近.不近視中心嗎?不過裝修就200萬了.老房.30年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21:00
40坪200萬... 我N年前在步校受訓 結訓的大行軍曾經過某個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22:00
不知道可以慢慢當笑話.確定買不起這種嗎?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22:00
荒涼的小村子 看到紅紙 才知道也有100多萬透天....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22:00
你乾脆說50幾年前,100萬可以買一下整條街算了
作者: indium111 (#ttyhg)   2014-11-18 19:23:00
100萬的透天麻煩賣給我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23:00
因為屋況很糟.但是結構都沒受損i某可以去麟洛內埔那邊找XD只是跟田相近的"生活好空間"而已
作者: ppeng (eng)   2014-11-18 19:24:00
南部老透天兩三百萬 確實有 呵呵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25:00
有人可能把南部跟宜蘭畫為等號了吧?宜蘭現在的土地價格絕對遠遠超過屏東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25:00
i 拜託 100多萬的透天 南部鄉下不難找好嗎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27:00
當年我記憶最深刻的.我前前任女友買了2m的透天結果他家隔壁要用1.8m來賣...看了我都哭笑不得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28:00
那種透天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 都是有低矮的牆圍著 村子裡只剩老人... 只能說南北差距真的太大了
作者: aljinn (Smokeless Fire)   2014-11-18 19:29:00
看到他說不知道為何聽眾年齡那樣分布讓我懷疑他不老實-_-"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29:00
不過不得不說.那種環境.小朋友會跟自然玩得很開心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30:00
是啊 可是隔代教養的問題很嚴重... / 但我最想不夠的還是永和的房價 貴得實在太離譜了...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31:00
反正房價已經從南部開始崩回北部了.看看會不會跟我當年還在西子灣大學那時一樣.三多路大樓5w/p
作者: qaz630210 (皓)   2014-11-18 19:32:00
台灣學界推估的台灣地下經濟規模大概台灣GDP三成左右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32:00
現在有這種價格大概都是數十年老屋屋況看來很糟的那時風暴炸翻台灣.高雄是連大樓價格都崩盤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34:00
我是覺得北部還是有撐啦 畢竟人、資金都往北部跑...要跌也跌不多之前金融風暴 天母一堆店面 寧可不租不賣養蚊子 也不肯降低租金 真的是兩個世界無誤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37:00
我家就在那附近時我也有去天母逛街的習慣.那時真的很慘天母在我中學時代那時無論是天母東西北還是中山北七段都非常繁榮.現在就相對安靜太多了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44:00
沒有捷運的關係吧 老天母居民不都不希望蓋捷運但看看永康街的例子 似乎是正確選擇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19:45:00
比老德的高電費高費率的同時 怎麼不比比老德的房價政策?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46:00
永康街我記得沒開前.平日去都很安靜現在去每個時段都是一堆人(一大清早例外)
作者: gn00291010 (居恩)   2014-11-18 19:48:00
比想像的有錢? 省省吧 撇開台灣GDP組成幾乎全都是高產值低利潤的產業 台灣GDP還被一堆台商灌水灌到連利潤都沒有 低利潤還可以接受 但是台商的利潤根本跟台灣無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19:51:00
樓上講的有部份是真的 我做股票分析相關的工作很多公司每年現金股利殖利率這幾年越來越低我問發言人為什麼 他們都說現在只會拿在台灣賺的錢出來配股利 因為從大陸賺的匯回台灣要多課一層稅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53:00
說真的就台灣企業"在台灣"不賺錢啊...所以想像中有錢是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19:53:00
這部份乾脆就不配給股東 跟股東說錢要拿來繼續擴廠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54:00
地下經濟.不會列入消費面的那一堆所以馬冏說老闆不賺錢.說真的自己當老闆後特別有同感照法規走.對不起.你一定虧錢.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55:00
所以受薪階級的納稅負擔很重 台灣稅基被破壞太嚴重現在的勞健保負擔真的很大 之前一個加盟萊爾富的朋友 她說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56:00
那這堆法規是照顧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對不起都是消費者
作者: Aswind (各自遠颺)   2014-11-18 19:57:00
跟公司對拆後 她可以分到12萬 但扣除要給員工的薪水、勞健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19:57:00
這樣其實更能解釋"為何過去賺錢的.現在都在虧錢"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19:59:00
我是不知道你做哪個產業的老闆 台灣現在創中小型企業很難
作者: gn00291010 (居恩)   2014-11-18 20:00:00
我這樣說好了 GDP跟你的薪水關聯太低了 就算地下經濟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20:00:00
但是對已經有規模的企業財團來說 營利事業所得稅幾乎全球
作者: gn00291010 (居恩)   2014-11-18 20:01:00
照實核銷全數納入GDP 你的薪水也不會變多 反而是讓GDP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20:01:00
gdp有一大面都是在投資與生產上.勞動薪資只是生產外的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20:01:00
最低 其他像是低薪資水平 低利率 企業處罰低罰則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20:02:00
只是台灣gdp提高.還不如說是一直在投資一直在折舊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20:02:00
無一不是對大企業有利的
作者: ppit12345 (汪喵)   2014-11-18 20:03:00
地下經濟影響的是消費面.不是生產面.
作者: gn00291010 (居恩)   2014-11-18 20:03:00
推投資一直折舊這句話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20:05:00
你都說台灣地下經濟有很多看不到的地方 那我也必須說 台灣經濟有很多被大老闆賺去藏起來讓你們看不到的地方
作者: gn00291010 (居恩)   2014-11-18 20:05:00
不 GDP不包含地下經濟的產值 這是肯定的
作者: hancke (Everdream)   2014-11-18 20:06:00
賺的錢一句要拿去投資要拿去擴廠 帳面上看起來就沒賺了然後過幾年投資的新的公司作出漂亮的獲利數字 股票要掛牌剛好股價再大炒一波 啊原本那間公司賺的錢呢? 有回饋股東或社會嗎? 來來去去玩金錢遊戲而已所以不是沒賺 是不讓你們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