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聞] 賴清德:三爺溪淹水30年 我3年解決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8-14 00:37:14
政治的部份先放一邊 其實有另一方面的政策問題是值得討論的
一般來說 當政府 或者說水利施工單位 在設計防洪設施的時候
都需要預估能夠處理的上限
舉例來說 要蓋一條大排 你打算蓋多少的排水量?
如果選擇的上限太低 那稍微來大點的雨就會撐不住滿出來淹水
如果選擇的上限太高 一方面多花很多錢會被議會釘
一方面老百姓也會在晴天沒雨的時候跑來罵幹嘛蓋這麼大的蚊子水力工程
所以一般的習慣是拿20年或30年的降雨紀錄來作為評估標準
但是問題是 因為全球暖化或是任何你相信的氣候因素
我們的短時間降雨量確實持續在增加當中
也就是你花了三年才蓋好一個有達到30年降雨紀錄標準的水力設施
結果第二年就爆了 為什麼?
因為第二年的降雨馬上就破了50年紀錄
而且你會發現幾乎每過三五年就會再破一次紀錄
那問題來了 先假設政府和包商都不會偷A錢 工程也都沒有偷工減料
當你要蓋一個新的水力設施的時候 該用什麼標準?
別忘了 除了某些幸福區域以外 只要讓老百姓淹到水
政府首長就準備被釘的滿頭包 連帶水利各單位大家都會倒楣
但是要蓋高標準就是要多花錢 蓋的時候還會被健忘的議會和老百姓釘
認為根本不應該花這麼多錢在這裡 而是應該花在別的地方
這時候該怎麼辦?
所以說到這裡 就覺得李富城說得真好
你連普普通通沒破記錄的雨量都擋不住搞到到處都淹水
真的破記錄的降雨來的時候
你是打算讓整個城市馬上變成亞特蘭提斯嗎?
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4-08-14 00:49:00
印象中納莉過後臺北這邊是以200年標準來建設?
作者: newgunden (年中むきゅー)   2014-08-14 00:56:00
快呼叫海超人!
作者: krara (巧克力酥片)   2014-08-14 00:59:00
哈,亞特蘭提斯
作者: basta (basta)   2014-08-14 01:33:00
台北市的堤防是200年洪水頻率當標準,所以環河路的河堤都超高,簡單的說,台北市是被高河堤包圍住了,像進擊的巨人
作者: MsKing (MsKing)   2014-08-14 01:50:00
某人不是要拆提防嗎XDD
作者: silveryfox99   2014-08-14 09:57:00
開始期待某人拆河堤X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