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特] 時論-德國廢核 兩面手法

作者: owenkuo (灰色腦細胞)   2014-05-16 09:22:19
別的不提,台灣一堆法界留德的,看看那是什麼德性就知道,
德國人假掰,台灣那些人也不會好到哪裡去。
民進黨再整天喊廢核就是他娘的假掰。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516000989-260109
時論-德國廢核 兩面手法 2014年05月16日 04:10
2014年 4月,著名雜誌《新科學家》以〈綠能先鋒身陷自掘洞中〉為題,質疑
德國的「兩面」作為。話說2011年,德國跨黨派「過渡能源」政策,要求淘汰
核能與燃煤,代之以太陽能與風能。如意算盤是,目前德國能源將近四分之一
為再生能源,2050年提升到8成,就可將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到1990年時的5%。
德國政府估計,以再生能源取代核能的代價約一兆歐元(還不保證電力供應穩定)
。德國的電費是全歐最貴的前兩國之一,部分的電費為補貼發展綠能。
當前德國雖有工業化國家中最多的風機與太陽能板,但其燃燒的褐煤(最糟能源)
也是工業化國家中最多。與燃燒天燃氣比較,產生相同電能時,燃燒褐煤產生的
二氧化碳約3到7倍。因為燃燒褐煤,目前德國二氧化碳排放量是20年來首度增加
。同樣矛盾的是,在去年,其再生能源的投資減少56%(因為政府削減補貼)。
太陽能與風能不穩定,一遇到缺風或日照不足,即需找到備用能源,亦即要有可
隨時啟動和關掉的能源。燃煤電廠需要幾個小時才能供電,燃氣電廠只要幾分鐘
,但天燃氣比較貴(燃煤電費約為燃氣一半)。德國天燃氣三分之一來自俄國
(路經正在內亂的烏克蘭),因此不牢靠;只好器重煤,而且要一直燃燒以備不
時之需。「過渡能源」政策志在不燒褐煤,實際上卻助長,因為基載的再生能源
就是「看天」而不穩定,要減少風險,只好如此倚賴自產豐富的褐煤(又可壓低
電價)。另外,德國又進口煤,例如最大電力及天然氣公司意昂(E.ON)目前年
購逾 400萬噸美國煤炭,遠高於2010年的80萬噸。德國燃煤供電的比率,2010年
是43%,2013上半年就逾5成。
燃煤遠比核能傷人與環境,如去年 3月,歐盟資助的「衛生暨環境聯盟」指出,
歐盟降低核能發電,增加燃煤火力發電廠(「隱形殺手」),導致超過 1.8萬人
早死,支氣管炎新病例增加8500人;健康效應成本每年 570億美元(德國為80億
美元);西式核電廠啟用60年來,輻射並未殺死一人。又如今年 5月,美國航太
總署等科學家研究顯示,未來 200年內,南極西部冰因全球暖化融化,導致全球
海平面上升1.2公尺;加上,南極史威茲(Thwaites)冰川崩解,讓海平面上升60公分。
就在今年 4月,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的報告指出,為了減碳,國際談判超
過20年,不但沒進展,反而還釋放更多溫室氣體。遏止此趨勢與避免本世紀升溫
2℃的作法是,全球低碳電能(主要是水力與核能),由目前的3成增加為2050年
時 8成,也需在2100年前停止燃煤而加強太陽能和風能;同時需要佐以「碳捕獲
與封存」以減少全球暖化。但是德國人又反對碳捕獲與封存(就如反對核電)。
到底德國人怎麼了?就因核電恐慌而宣稱廢核與採用再生能源,但實際上卻增加
燃煤,罔顧其致人於死也促成全球暖化;此兩面手法,何其矛盾與虛偽!
作者: kreuzritter (Sundance Kid)   2014-05-16 09:52:00
本來去德國真的有認真唸書的就不多了啊…
作者: PlasmidDNA (evo n610c)   2014-05-16 09:53:00
德國本來就產煤,況且他們可以買核電,台灣那些蠢人會選德國來學根本是要害死台灣.
作者: sai4311 (zero)   2014-05-16 09:54:00
老調重談
作者: siliver (奶茶貓~~號:)   2014-05-16 10:02:00
反核四不就是純粹的老調重彈 ^^
作者: DCHC (純愛基本教義派♥)   2014-05-16 10:14:00
罵德國有好處嗎?你忘了梅克爾總理曾是化學工程師。
作者: krara (巧克力酥片)   2014-05-16 11:41:00
反核已經是宗教,不是經濟選擇問題了。
作者: krara (巧克力酥片)   2014-05-16 11:42:00
反核 = 潮、是人、為一代著想。這種不理性、沒邏輯、散播恐懼的一群根本沒什麼好講的。
作者: peruman (美麗人生)   2014-05-16 13:07:00
這種文章 吱吱看不懂 一堆小清新只看劉黎兒
作者: MajolicaYu ( 如夢亦如電 )   2014-05-16 22:14:00
(e.on當年贊助過我多)本來就兩面玩法,德家還產煤哩(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