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有人提到核融合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28:16
: → noonee:我知道的有兩家在做 一家是搞一狗票雷射集中一個點 04/23 23:49
: → noonee:另一家是搞強磁場 把重水加緊 04/23 23:50
: → noonee:哪一家比較有望?我認識的人說搞磁場的那家比較有希望 04/23 23:50
不是兩家在做,是兩條技術路線
分別是「磁約束」和「慣性約束」
1.磁約束就是用磁場把電漿給拘束起來
詳細過程請看以下影片(這是TED的演講,不知有沒有找的到中文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m9kC1yRnLQ
磁約束比較好做,現在做相關研究的國家幾乎都在研究這個
(包含在自家車庫做的也是做這種)
國際合作的ITER也是走這技術路線,磁約束都是採用托克馬克裝置
這東西講簡單一點就是一個大線圈,用線圈產生磁場來拘束核融合
反應產生的電漿(電漿溫度有幾億度)
補充一下,目前維持最長時間的世界紀錄是360秒
2.慣性約束就是用大能量的雷射集中照射一個點,產生瞬間能量爆發
詳細過程請看以下影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ixhyPN0r3g
慣性約束,只有一個國家的研究設施在做,就是美國的NIF(國家點火設施)
最大的技術門檻是雷射技術,這項技術門檻高到全世界沒幾國家個有能力做
NIF是用192門雷射發射器,在幾十億分之一秒的誤差內射向一個幾公厘大小
的膠囊,雷射總能量達到1.8兆焦耳
NIF的雷射功率是目前全世界最高的,就知道這門檻高到什麼程度了
而照射精度,就是你從台北丟一個棒球,準確丟到在屏東的補手手套上
就算雷射功率達到了,精度要求也讓不少國家做不下去
再補充一下,核融合也是會有核廢料問題存在
主因是核融合過程產生的中子撞擊反應爐,時間一長,反應爐就會帶有反射性
不過這衰變期很短的啦,之前看資料衰變期約15年左右
等於放著不管他15年後就沒幅射了
(只是反核團體八成還是會出來吵就是了)
下面這部份是從大陸ID叫"電網"的作者寫的文轉過來的,部份內容有講到
中國的EAST我就砍掉了,順便把一些用詞換成台灣用詞
=================================================================
1939年,美國物理學家貝特通過實驗證實,把一個氘原子核用加速器加速
後和一個氚原子核以極高的速度碰撞,兩個原子核發生了融合,形成一個
新的原子核——氦外加一個自由中子,在這個過程中釋放出了17.6兆電子
伏的能量。這就是太陽持續45億年發光發熱的原理。早在1933年,核融合
的原理就被提出,而5年後,改變世界格局的核分裂才被發現。
核融合反應堆的原理很簡單,很好理解,只不過實現起來對於當時的人類
技術水準,幾乎是不可能的。
第一步,作為反應體的混合氣必須被加熱到電漿狀態——也就是溫度足夠
高到使得電子能脫離原子核的束縛,原子核能自由運動,這時才可能使得
原子核發生直接接觸,這個時候,需要大約10萬攝氏度的溫度。
第二步,為了克服庫倫力,也就是同樣帶正電子的原子核之間的斥力,原
子核需要以極快的速度運行,得到這個速度,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繼續加溫"
使得布朗運動達到一個瘋狂的水準,要使原子核達到這種運行狀態,需要
上億攝氏度的溫度。
氚的原子核和氘的原子核以極大的速度,發生碰撞,產生了新的氦核和新
的中子,釋放出巨大的能量。經過一段時間,反應體已經不需要外來能源
的加熱,核融合的溫度足夠使得原子核繼續發生聚變。這個過程只要氦原子核
和中子被及時排除,新的氚和氘的混合氣被輸入到反應體,核融合就能持
續下去,產生的能量一小部分留在反應體內,維持連鎖反應,大部分可以
輸出,作為能源來使用。
看起來很簡單,但有一個問題,你把這個高達上億攝氏度的反應體放在哪
裏?迄今為止,人類還沒有造出任何能承受1萬攝氏度的化學結構,更不要
說上億攝氏度了。這就是為什麼氫彈已經製造了50年後,人類還沒能有效
的從核融合中獲取能量的唯一原因。
好了,人類是很聰明的,不能用化學結構的方法解決問題,我們就用物理
的試驗一下。早在50年前,兩種約束高溫反應體的理論就產生了,分別是
慣性約束和磁力約束。
慣性約束是把幾毫克的氘和氚的混合氣體裝入直徑約幾公厘的小球內,然
後從外面均勻射入雷射,球面內層因而向內擠壓。球內氣體受到擠壓,壓
力升高,溫度也急劇升高,當溫度達到需要的點火溫度時,球內氣體發生
爆炸,產生大量熱能。這樣的爆炸每秒鐘發生三四次,並持續不斷地進行
下去,釋放出的能量就可以達到百萬千瓦級。
另一種就是磁力約束,由於原子核是帶正電的,那麼我的磁場只要足夠強
大,你就跑不出去,我建立一個環形的磁場,那麼你就只能沿著磁力線的
方向,沿著螺旋形運動,跑不出我的範圍,而在環形磁場之外的一點距離
,我可以建立一個大型的換熱裝置(此時反應體的能量只能以熱輻射的方
式傳到換熱體),然後再使用人類已經很熟悉的方法,把熱能轉換成電能
就是了。蘇聯科學家塔姆和薩哈羅夫提出的這種方法相對於慣性約束,目
前世界受控核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這個領域上。
托克馬克
實現磁力約束,需要一個能產生足夠強的環形磁場的裝置,這種裝置就被稱
作"托克馬克裝置"(TOKAMAK,也就是俄語中是由"環形"、"真空"、"磁"、"線圈"
的字頭組成的縮寫),早在1954年,在原蘇聯庫爾恰托夫原子能研究所就建造
了世界上第一個托克馬克裝置。
要想能夠投入實際使用,必須使得輸入裝置的能量遠遠小於輸出的能量才行
我們稱作能量增益因子——Q值。當時的托克馬克裝置是個很不穩定的東西,
搞了十幾年,也沒有得到能量輸出,直到1970年,前蘇聯才在改進了很多次
的托克馬克裝置上第一次獲得了實際的能量輸出,不過要用當時最高級設備
才能測出來,Q值大約是10億分之一。
別小看這個十億分之一,這使得全世界看到了希望,於是全世界都在這種激勵
下紛紛建設起自己的大型托克馬克裝置,歐洲建設了JET,蘇聯建設了T20(後來
縮水成了T15,線圈小了,但是上了超導),日本的JT-60和美國的TFTR(托克馬
克核融合實驗反應器的縮寫)。
這些托克馬克裝置一次次把能量增益因子(Q)值的紀錄刷新,1991年歐洲的
JET實現了核融合史上第一次氘-氚運行實驗,使用6:1的氘氚混合燃料
,可控核融合反應持續了2秒鐘,獲得了0.17萬千瓦輸出功率,Q值達0.12。
1993年,美國在TFTR上使用氘、氚1:1的燃料,兩次實驗釋放的聚變能分
別為0.3萬千瓦和0.56萬千瓦,Q值達到了0.28。
1997年9月,歐洲的JET創1.29萬千瓦的世界紀錄,Q值達0.60,持續了2秒。
僅過了39天,輸出功率又提高到1.61萬千瓦, Q值達到0.65。
三個月以後,日本的JT-60上成功進行了氘-氘反應實驗,換算到氘-氚反應
,Q值可以達到1。後來,Q值又超過了1.25。這是第一次Q值大於1,盡管氘-氘
反應是不能實用的(這個後面再說),但是托克馬克理論上可以真正產生能量了。
"超脫卡馬克"裝置
什麼是"超脫卡馬克裝置"呢?回過頭來說,托克馬克裝置的核心就是磁場,
要產生磁場就要用線圈,就要通電,有線圈就有導線,有導線就有電阻。托克馬克
裝置越接近實用就要越強的磁場,就要給導線通過越大的電流,這個時候,
導線裏的電阻就出現了,電阻使得線圈的效率降低,同時限制通過大的電流,
不能產生足夠的磁場。托克馬克貌似走到了盡頭。
幸好,超導技術的發展使得托克馬克峰回路轉,只要把線圈做成超導體,理論
上就可以解決大電流和損耗的問題,於是,使用超導線圈的托克馬克裝置就誕
生了,這就是超脫卡馬克。目前為止,世界上有4個國家有各自的大型超脫卡馬克
裝置,法國的Tore-Supra,俄羅斯的T-15,日本的JT-60U,和中國的EAST。
混合燃料和燃料的來源
核融合的消耗的燃料是世界上十分常見的東西——氘,也就是重氫。新的問題出
現了,僅僅有氘還是不夠的,盡管氘-氘反應也是氫核融合的主要形式,但我們人
類現有條件下,根本無法控制氘-氘反應,它太猛烈了,所需要的溫度要高得多,
除了在實驗室條件下一次性的實驗外,很難讓它連鎖反應下去——那是氫彈一樣
的威力。還好,人們發現了氘-氚反應的烈度要小很多,它的反應速度僅僅是氘-氘
反應的100分之一,而點火溫度反倒低得多,很適合人類現有條件下的利用。
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氚不同於氘,在地球上幾乎沒有,現在人類的氚都是人工
制造而非天然提取的,人們通常是用重水反應堆在發電之餘人工製造少量的氚
它是地球上最貴的東西之一,一克氚價值超過30萬美元。這麼貴的原料,顯然是無
法接受的,幸好上帝給人類又提供了一種好東西——鋰,鋰的2種同位素在被中子
轟擊之後,就會分裂,他們的產物都是氚和氦,目前為止人類在重水堆中制造氚
,用的就是將鋰靶件植入反應堆的方法。
回核融合上,氚和氘反應後,除了形成一個氦原子核之外,還有一個多餘的中子,
並且能量很高。好了,我們只需要在核融合的反應體之內保持一定比例的鋰原子核
濃度,那麼核融合產生的中子就會轟擊鋰核,促使鋰核分裂,產生一個新的氚,這
個氚則繼續參與氚-氘反應,繼而產生新的中子,鏈式反應形成了。所以,理論上
我們只需要給反映體提供兩種原料——氘和鋰,就能實現氘-氚反應,並且維持它
的進行。
這兩種原料還是比較容易取得的,氘在海水中的含量還是比較高的,我們只需要通
過精餾法取得重水,然後再電解重水就能得到氘。而鋰的資源總量雖然不如氘多,
但是更容易取得一些,一方面海水中就包含足夠的氯化鋰,分離出來即可。另一方
面,碳酸鋰礦也不是稀有資源,更容易獲得。
ITER
說到超托卡馬克,必須提到,2005年正式確定的國際合作項目ITER,也就是國際熱核
實驗反應堆的縮寫,這個項目從1985年開始,由蘇聯、美國、日本和歐共體提出,
目的是建立第一個試驗用的聚變反應堆。註意,ITER已經不是托克馬克裝置了,
而是試驗反應堆,這是一大進步。最初方案是2010年建成一個實驗堆,
實現1500兆瓦功率輸出,造價100億美元。
沒想到因為各國想法不同,蘇聯解體,加上技術手段的限制,一直到了2000年也沒
有結果,其間美國幹脆拍屁股走人——不幹了,ITER陷入了胎死腹中的危險。
直到2003年,能源危機加劇,各國又重視起來,首先是中國宣布加入了ITER計劃,
歐洲、日本和俄羅斯自然很高興。沒幾天美國也宣布重返計劃。緊接著,有點銀子
又有點基礎的韓國和印度也湊了進來,ITER紅紅火火,重張大吉。
2005年ITER正式開始,地點在法國的卡達拉申,基本設計不變,力爭2015年前全面
完成,造價120億美元,歐盟出40%,法、中、日、美各出10%,剩下的想讓別人平攤
,韓國印度不幹,力爭讓俄國也出10%,自己出5%。
ITER湊巧是拉丁語"道路",可見大家對這個東西抱有多大的希望。很有可能,她
就是人類解決能源問題的"道路"。如果ITER能成功,下一步就是利用ITER的技術
,設計和建造示範商用堆,到那時,離真正的商業核融合發電就不遠了。但是ITER
建設中,還有大量的技術問題需要解決,需要有一個原型可以參考,在此基礎上,
各國的先進超托卡馬克裝置就成了設計ITER的藍本。
==============================================================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31:00
終於有人解釋出來了啊(快哭了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4-04-24 01:34:00
深夜ALE廟祝專業文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1:34:00
廟祝你懂的東西會不會太多~~~(驚嚇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34:00
所以還有人認為這不是$坑嗎..........(倒地不起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35:00
這是超大錢坑,台灣等別人做好就好不要想跳下去玩錢坑可能還不足以形容,這是金錢黑洞比較適合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4-04-24 01:36:00
就分攤風險啊(攤手)
作者: tsgd   2014-04-24 01:36:00
想要成為分母還得先秤秤自己的斤兩先(跪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36:00
老喊很簡單實際上維持電漿的拘束力到現在還是死路.....
作者: sinechen (今夜不是上弦月)   2014-04-24 01:37:00
現在只有中美俄有機會做出來,連歐盟都沒機會了吧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4-04-24 01:37:00
就想說看能不能從核彈裏面弄出個甚麼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38:00
歐盟的奶水幾乎是法國+德國+中國...........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4-04-24 01:38:00
北歐都掛了?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38:00
其實不是死路,是己經有一點希望了,美國那個今年才點火成功
作者: tsgd   2014-04-24 01:38:00
1億度 目前維持所需的能量仍大於產出 所以是漫漫長路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39:00
美國的是用雷射,但是沒說的是XD,還是先消耗其他電力XD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39:00
再等個三十年看看有沒有機會活著看到商業化的第一個反應爐建造
作者: ckcheng2   2014-04-24 01:39:00
看完真的是太猛了XD 好大一個$坑
作者: tsgd   2014-04-24 01:40:00
我已經先腦補那些反核融合的人會說什麼了 X~一億度的大火球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1:40:00
在旁邊蓋一個核電廠...(忍不住傻笑了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41:00
烤焦地球啊XDXD,那個實驗階段啦,真的商業化就只有第一個啟動要吃其他電廠的,之後的都是吃其他反應爐的電了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1:41:00
真好 美國輕鬆蓋一個核電做研究 台灣蓋一個核電(嘆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42:00
反核表示:X,這輻射能量太大,反對核能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4-04-24 01:43:00
(爆笑)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1:43:00
tsgd:以前都說知識就是力量 我現在倒覺得台灣無知才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1:44:00
是力量啊... 大火球什麼的 有朝一日真的聽到也不意外
作者: tina1007 (L'appernti sorcier)   2014-04-24 01:45:00
知世很萌的(亂入)
作者: spammer (宇宙霹靂醜男人)   2014-04-24 01:45:00
還好啦,CERN啟動加速器時都有人講會產生黑洞把地球吸進去
作者: byline (科科科科科科科科科科科)   2014-04-24 01:45:00
廟祝真厲害!!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46:00
那各我還記得探索還做過影片= =(眼神已死結果撞出玻色希粒子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46:00
是希格斯玻色子吧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47:00
對,我老偷懶記錯名稱XD(下跪Y
作者: tsgd   2014-04-24 01:47:00
那種東西 一沒能源供應 反應就中斷了 哪來火球可言XD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1:47:00
廟祝你怎麼可以打鬼故事的臉XDDDD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48:00
對啊,這超安全的,你斷電就停止反應,這簡直比火力發電還安全
作者: tsgd   2014-04-24 01:48:00
不過我這種說笑的話 搞不好還真有人會聽 還是別害人好~哈
作者: spammer (宇宙霹靂醜男人)   2014-04-24 01:48:00
Higgs Boson...真好,大學畢業後就沒人可以討論這東西了XD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49:00
沒有啊,我不是專職物理學啊(抹臉只是因為薩克的好所以就(RY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1:49:00
嘛 記錯總比根本沒聽過強大XDDDD(就是我啦!!!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1:49:00
我也不是物理出身的,是平常沒事就看NGC或Discovery,不然就翻
作者: spammer (宇宙霹靂醜男人)   2014-04-24 01:49:00
<- 大學就是念物理系的,我都不知道怎麼畢業的..Orz
作者: sinechen (今夜不是上弦月)   2014-04-24 01:50:00
知識就是力量這句話其實還有下文,總共有三句,完整版是知識就是力量,力量需要控制,控制才能安全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1:51:00
所以我還是乖乖的去開卅克改好了(去投幣戰場之絆
作者: APM99 (血統純正台北人)   2014-04-24 02:00:00
end了 等發展出來在看這絕對是$坑 就跟再生能源依樣
作者: APM99 (血統純正台北人)   2014-04-24 02:01:00
其實所有科技發展都是$$$$$$$$$$$$$就像台灣 乖乖等人家把風機做出來再插 多好
作者: Vicky1016 (蜜雪)   2014-04-24 02:02:00
核融合是我的夢~~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02:00
每次看這種探討微尺度的科學 都覺得人類真他媽天才
作者: peteref (Falcon)   2014-04-24 02:03:00
這東西至少比太空電梯實在多了
作者: APM99 (血統純正台北人)   2014-04-24 02:04:00
是少數人類是天才...
作者: Vicky1016 (蜜雪)   2014-04-24 02:04:00
我記得還有看過一個研究好像是用硼還什麼?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04:00
外星人才是天才,地球考古到有生物最遠是十幾億年,如果外星人這十幾億年中,從地球生出來第五億年就開始維持像現在人類的科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05:00
技水準,現在人類的技術在外星人眼中,就像石器時代一樣每次想到這東西就想外星人應該早就在外星球到處建殖民地不知幾億年了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06:00
別這麼說 如果轉換效率夠高 太陽能真的好取得又很環保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06:00
等你能在外太空建大型的太陽能發電機吧,在這之前要先清太空垃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07:00
圾,人類只要發生一次宇宙大戰,人類就再也上不了太空了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07:00
但為啥不建在地球上啊0.0? 太落後了? 宇宙也要環保?
作者: sinechen (今夜不是上弦月)   2014-04-24 02:07:00
我是真心相信方舟反應爐比太空電梯靠譜多了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08:00
建在太空才不會被雲和一些有的沒的擋住,而且大氣層會阻擋陽光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08:00
(我說外星人殖民地XDDDDDD
作者: APM99 (血統純正台北人)   2014-04-24 02:09:00
外星人應該是強在心智.. 不然早自我毀滅幾億次惹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09:00
太空中真的很多垃圾XD 而且太空垃圾還有危險性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09:00
偶爾來一些科學考察團到地球看看「原始動物」的技術發展XD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09:00
(但是不會告訴你的是,太空有很多東西XD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10:00
(比如太陽風啦.....或是小隕石啦.....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0:00
作者: sinechen (今夜不是上弦月)   2014-04-24 02:10:00
大陸有一部科幻小說,叫做三體,裡面的外星人已經進化到沒
作者: tsgd   2014-04-24 02:10:00
軌道電梯我應該就會去反了XD(活到哪時? 這倒下來可不是開玩笑
作者: sinechen (今夜不是上弦月)   2014-04-24 02:11:00
有形態,都是等離子態,結果人家還是想征服地球啊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11:00
話說地球能源越來越少是既定事實 人類除了窮極物化方法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1:00
不征服地球,不然要怎麼寫下去?難道寫和地球人手拉手共渡和平
作者: tsgd   2014-04-24 02:11:00
而且軌道電梯要不要有防衛武器 擊落小行星之類的
作者: tsgd   2014-04-24 02:12:00
越講越像關鍵時刻了 開始歪樓XD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12:00
XDDDD 衝突就是劇情啊 這是編寫劇本的原理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12:00
電梯?恩.......好問題,掉下來的質量(望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2:00
印像中有個遊戲是讓你設計火箭發射到太空,還會幫你算成本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12:00
之外 有沒有可能往生物方面發展 EX人體光合作用之類的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13:00
"人體練成目前世界各國禁止"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3:00
我寫的話一定是寫,貓耳外星人和地球人繁殖的故事XD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13:00
感謝專業文 現在的Q值多少? 有查到嗎?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13:00
a1eXDDDDDDDDDDDDD 不要突然爆自己的宅點!!!!!
作者: tsgd   2014-04-24 02:14:00
軌道電梯 純粹就是在下鋼彈看太多的後遺症XD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4:00
現在Q值沒查,如果有重大突破的話,科學人應該會刊出來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14:00
要說宇宙的相關作品 還是看宇宙兄弟比較有實感(嘆
作者: gps0110 (堅強善變的人們)   2014-04-24 02:15:00
看台灣唯一的核工系做電漿的都去研究顯示系就知道了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5:00
其實看「月亮的距離」比較好,那個比較貼近現實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15:00
放心,我可是看著可羅尼掉下來(喂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15:00
噢噢 沒看過耶 筆記起來~~~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6:00
「月亮的距離」是講在月球建基地,還有扯到太空競賽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16:00
還有 目前用氘氚似乎是為了好控制 最終目標是要氘氘吧?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16:00
其實我滿支持複製人技術的 撇開道德枷鎖 請給我一打OOO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7:00
最新進度是印巴核戰,全世界陷入核冬天,月球基地那票人成了最大贏家,連美國都要聽月球人的話XD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17:00
嘿嘿 我找到了 23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17:00
另外 根據內文 Q直早在20世紀末就超過1了問題是無法持續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17:00
那最終目標以後會出現跑去外星球取資源..........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18:00
我自己的猜測 要如何迅速的補充燃料和迅速的排出融合廢料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8:00
複製人不好啦,給我一打的由你壓一百式XDXD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18:00
那還是看一下最新的刃牙道吧..........(指指複製誰
作者: a1e (我上了賊船了囧)   2014-04-24 02:19:00
核融合其實沒什麼廢料,因為都燒完了,維持時間才是最難的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19:00
燃料補充其實還好,核融合的廢料其實很低......禁止一打的由你壓!!!!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19:00
怎麼會燒完呢?就變成另一個同位素啊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0:00
別忘了 太陽都有一堆廢料啊!等40億年後我們的太陽燒完後 中間也會留下一個鐵核啊
作者: gps0110 (堅強善變的人們)   2014-04-24 02:21:00
就是像廟助大說的這樣瓶頸在confinement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21:00
意外釣出一堆阿宅XD 正黑都不正黑了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22:00
這篇很歡樂啊XD 又知識又宅氣 我喜歡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2:00
我的想像 我實驗能力一直很糟所以別太相信我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22:00
哪個人不宅啊,我很不宅,我很低調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3:00
就像廢水裏面加冷水就會讓水冷卻不再沸騰一樣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4:00
持續的補充燃料 只要流程不順利 很容易造成降溫太快太慢都會 所以沒辦法讓他持續太久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5:00
所以我的猜徹是燃料如何順利補充應該是關鍵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25:00
是說 太陽那個鐵核 他的本身成分就有鐵不是0.0...?
作者: SMart14043 (聰)   2014-04-24 02:25:00
參考車輪>馬車>火車的進步速度 太陽燒完前應該就移民了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6:00
核融合就是不斷的塞更多的質子中子到原子核裡啊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27:00
大部分的行星理論上都有鐵鎳這類在地核
作者: alanismei (alanis)   2014-04-24 02:27:00
咦?跟S大盧半天的L,怎麼在這篇完全沒出聲?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7:00
核融合的終點就是鐵 所以宇宙裡原子核比鐵重的都不是靠恆星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27:00
我是說...這應該不是核融合的核廢料???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28:00
噢噢~~~ 原來是這樣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8:00
對於反應來說 所謂廢料的意思是 不會繼續參與反應的東西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29:00
啊捏有懂(拇指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29:00
可是一般只的核廢料 核分裂的 就暗示了有輻射不過 我印象中核融合的廢料是沒有輻射的或是輻射很低的
作者: supa64 (淳樸商人)   2014-04-24 02:30:00
很低.....因為撞擊到幾乎燒的很乾淨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31:00
不是靠燒的啦...核反應不是這樣考慮的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33:00
嘛 應該說 先把製造的過程研究出來 再去思考後續應該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34:00
比較有頭緒吧XD
作者: noonee (我和烤肉間只差一撮孜然)   2014-04-24 02:36:00
不過理論上 因為核融合的原料很容易取得 又很乾淨我們可以以此取得大量的能源 這樣就提供很大的想像空間了
作者: aaaazzzzsung (李彧)   2014-04-24 02:37:00
嘛...不過現實嘛...(令人不忍看的台灣((抹臉
作者: koon0919   2014-04-24 04:13:00
進政黑 長知識
作者: chewei1226   2014-04-24 05:11:00
核融核出來,也只會是另一個核爆廠
作者: Enter1942 (1942年的進入鍵)   2014-04-24 07:23:00
錯過篇精彩討論 深表遺憾 但多看探索跟NGC的確易長知識
作者: Enter1942 (1942年的進入鍵)   2014-04-24 07:24:00
有興趣可去圖書館翻翻科學人雜誌 很入門的科普雜誌
作者: cocopi (小玉子)   2014-04-24 08:38:00
太空電梯? 不就是銃夢
作者: Hartmann (銀之朔風)   2014-04-24 08:57:00
大推
作者: pennymarkfox (潘尼老狐狸)   2014-04-24 10:57:00
好專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