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隔夜飯助減重? 研究:「抗性澱粉」降吸

作者: b10485762000 (台北寂寞部屋)   2023-06-03 09:39:28
1.媒體來源:台視新聞網
2.記者署名:台北/楊祥瑜、葉凌帆 責任編輯/吳苡榛
3.完整新聞標題:隔夜飯助減重? 研究:「抗性澱粉」降吸收率
4.完整新聞內文:
白飯或地瓜等澱粉類食物烹煮後再冷藏,部分澱粉會形成「抗性澱粉」,由於難以消化,
因此有助於減少熱量吸收。還有國際期刊指出,煮熟米飯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抗性澱粉
可增加2.5倍,另外一篇國際期刊也指出,抗性澱粉還可預防消化道癌症。但國內專家認
為,抗性澱粉與預防癌症之間是否有直接關聯,還有待查證,而且澱粉類食物即便冷藏,
細菌等微生物仍會繁殖,存放愈久風險愈高。
隔夜飯助減重? 研究:「抗性澱粉」降吸收率
新鮮地瓜冰過之後口感Q甜彈牙,是不少減重族的首選,還有像是白飯、地瓜等澱粉類食
物,烹調後質地變得柔軟粘稠,再冷藏過後,其中部分澱粉回到生澱粉狀態,人體就不易
吸收消化,這就是所謂的「抗性澱粉」。
而國際期刊《亞太臨床營養學雜誌》則指出,煮熟的米飯冷藏24小時後再加熱,抗性澱粉
可增加2.5倍,甚至國際醫學期刊《癌症預防研究》也說,抗性澱粉可預防消化道癌症。
「抗性澱粉」防消化道癌症?台專家看法不同
不過國內醫師有不同看法。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指出,兩者只是有相關性,不代表有因果關
係,抗性澱粉與預防癌症之間是否有直接關聯,還有待查證。
米飯擺室溫1-2小時 當心「仙人掌桿菌」繁殖
營養師夏子雯也提醒,煮熟後的食物保存得特別留意,因為根據資料顯示,白飯、地瓜等
澱粉類食物,放在室溫約30度左右的環境超過1至2小時,就容易讓仙人掌桿菌繁殖,一旦
吃下肚恐怕導致腹瀉、食物中毒的情形。
營養師夏子雯表示,室溫7至60度是仙人掌桿菌很喜歡繁殖的「危險溫度帶」,因此進食
的時間也必須控制。另外,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到,就算把澱粉類食物放進4度的冷藏,
也不一定能抑制微生物滋長,提醒「要吃的時候記得徹底加熱,且溫度超過70度以上。」
醫示警澱粉類「冷藏」久放 仍有滋長細菌風險
醫師提醒,澱粉類食物就算放冰箱冷藏仍有機會滋生細菌等微生物,也建議均衡飲食、多
運動、睡眠充足,才是維持健康與減重的不二法門。
台北/楊祥瑜、葉凌帆 責任編輯/吳苡榛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news.ttv.com.tw/news/11206020029000N
※ 當新聞連結過長時,需提供短網址方便網友點擊
6.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以天為單位),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