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所以台灣還有救嗎?

作者: mizuarashi (米茲阿拉西)   2023-01-07 08:58:05
今天早上看了一篇文,發現台灣問題比想像中的還嚴重。
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2&SerialNo=163136
https://bit.ly/3GMxugX
「相較於1995年,勞方所得份額萎縮了GDP七個百分點,這代表什麼意義呢?以目前GDP超過
新台幣20兆的規模,等於一年有1.4兆從整體受僱者薪水流失到資方口袋。若以目前工業及
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總人數817.3萬人,加計公部門工作者(公務員35.7萬人,各級機關約
聘僱12萬人),則約略等於平均每位受僱者每月流失1.3萬元的薪水,對青年與中低薪族群
來說是一筆很大的數目。」
「經濟果實在勞資之間的流動趨勢,很大程度說明了台灣1990年代後期以來的低薪化、工作
貧窮,以及財富過度往少數人集中(「藏於富民」,非「藏富於民」)的狀況。另一方面,
政府利前稅(即生產與進口稅淨額)占比的急速縮減,其實並非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國的常態
,而是台灣所選擇的發展路徑所導致
全球化時代,各國普遍面臨類似台灣的勞資分配趨勢為一耳熟能詳的主流說法,但事實上鮮
少有國家像台灣如此嚴重。OECD與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 IL
O)於2015年聯合發布一份報告,主題便是針對各國勞方所得份額縮水提出警示與分析 註更
多。報告中某些國家資料可以追溯到19世紀末,以長時段為尺度的話減縮趨勢比較明顯 註
更多。但若以1980年代以降為主要觀察時段,如本研究所整理的下表所示,與台灣相較之下
,各國波動幅度其實相當有限:歐洲國家勞方份額減縮幅度較大的時間為1980年代,90年代
即大致持穩(英國除外,其勞方份額減縮時間延伸到90年代中期之後才穩定下來),瑞士甚
至出現微幅成長,打破上述全球化趨勢迷思;美國勞方份額減縮時間主要發生在2000年以後
,但不算激烈;日本相對持穩;韓國勞方份額原本落後台灣,但近十年已後來居上、超越台
灣。」
「早在一百多年前的古典政治經濟學者即預言,如果薪資報酬一再「被壓縮」,接近維生水
準,工作者將無能力生育下一代,隨之將發生人口減少現象—這項預言正是台灣的現在未來
進行式。古典預言的下半部是人口一旦開始減少之後,由於勞動力短缺所以將帶動薪資上漲
。這部分很可能不會發生在台灣,因為不分藍綠政府因應勞動力短缺的方式,都是擴大引進
外勞移工(最近則是企圖引入更多外國中高階技術人力),持續壓縮整體薪資水準。」
「以現代化國家而言,大概很難找出比稅收占比更能代表國家力量與角色的指標。從以上分
析,不難看出全球化時代中(特別需要國家介入來平衡過大的資本力量以保護民主社會,如
多數國家之作為),國家角色在台灣獨樹一幟地呈現激烈退縮現象,此退縮不僅是相對於自
身歷史與同時代其他國家,而且退縮到一個絕對性低落的程度。這並非「國退民進」,也絕
非執政黨高層素喜吹噓的「輕稅簡政」、「藏富於民」,而是讓財團與富人階級享受超低稅
率環境,留給台灣青年世代一個低薪、低保障、結構性負債、難以成家育兒、以及等在未來
的孤老病貧的老年生活。」
「聯合國為計算各國國民所得帳提出了一個「四階段分配法」,可以做為我們進一步思考國
人相對所得的分析架構。四階段分配法中的初級分配,也就是此文前面所關注的經濟果實一
旦創造出來之後,在勞資之間的分配。同國家稅收能力一樣,對勞方而言,勞動報酬占比的
縮減不僅是相對於自身歷史與同時代其他國家,而是已經退縮到一個絕對性低落的程度。儘
管蔡政府上台至今六年多,基本工資年年調漲,但是在整體薪資調漲幅度持續小於經濟成長
率的情況下,資方所得占比創下歷史新高。」
「下表所呈現的最新資料顯示,OECD國家平均社會政策支出為GDP的20%,法國、丹麥與德國
高出平均水準甚多,日本與英美接近平均值,台灣為最低(11%)。從時間歷程來看,韓國
雖然起步最差(1990年只有2.6%),但後來急起直追,目前已超過台灣。其他國家在過去四
十年間社會政策支出均呈明顯增加態勢(荷蘭除外)。而台灣從2000年以來縱然有些微增幅
,但增加很有限,在原本就薄弱的基礎上,看不出有積極面對青年與民眾需求的施政企圖。

「買不起房,在台灣通常意味著成不了家,也就沒有後續的育兒。綜合以上分析,不難理解
為何當今台灣享有全球最低生育率。有些論點將原因指向時代價值觀念轉變,Esping-Ander
sen (2016)駁斥這類說法,其透過長期且跨國資料的研究成果指出,造成低生育率的原因出
自國家過於偏袒資方,怯於保護廣大勞動社會,以及吝於投資個人教育與家庭政策的結果;
扭轉之道不能只限於鼓勵生育,而是必須建構良好福利國家系統(包含落實性別平等) 註
更多。
事實上,台灣不僅人口已步入負成長,目前工作年齡人口占比較先進國家為高的優勢也將轉
為劣勢 註更多,屆時情勢對青年與未來世代會更形險峻。」
看完文章覺得台灣整體病的比想像中的還要嚴重,這樣台灣還有救嗎?
文章內容也看得出為什麼去柬埔寨的年輕人這麼多,一個對勞工不友善的國家,當然會想去
國外闖蕩看看。
越看越痛苦難過
唉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