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館長搞錯了!只是5年1次工商普查 沒查稅

作者: sammoon (sam)   2022-11-11 09:48:48
備註請放最後面 違者新聞文章刪除
1.媒體來源:
ETtoday
2.記者署名:
記者陳家祥/台北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館長搞錯了!只是5年1次工商普查 沒查稅也無聯合稽查
4.完整新聞內文:
館長陳之漢日前在直播中自爆,名下7間公司同一時間被查稅,但今致歉,並稱派員稽查
的是行政院主計總處。但據了解,館長所指的是每5年1次的「工商普查」,並非查稅、也
非聯合稽查,是由各地方政府派普查員執行,不是中央執行。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10日表示,有關有健身業者聲稱行政院主計總處連續五年對其經營之
公司進行「稽查」,實為嚴重誤解。行政院主計總處為中央主計機關,依統計法之規定,
至少每五年會針對工業及服務業等進行普查(俗稱「工商普查」)。
羅秉成說,此項普查不是查稅,也不是聯合稽查,資料保密僅供統計之用,更不會移作課
稅之用,且若已自行上網填報者(約有7成業者),也不會派普查員訪查。該普查是由行
政院主計總處與各地方政府主計處共同辦理,由地方政府派普查員執行。
今天該業者誤解財政部對其進行查稅後,已請稅政機關向業者說明及對外澄清,但該業者
對於工商普查仍有所誤解,特此補充釐清說明,避免各界誤傳。
羅秉成強調,工商普查的目的,是為了掌握整體工業及服務業最新基本資料,提供政府規
劃工業及服務業發展計畫,作為釐訂有關產業發展策略之參據。相關資訊,也可於行政院
主計處網站上了解。
館長在直播中表示,查稅事件曝光後,很多民進黨的立委或其他朋友,也幫忙打電話到財
政部確認,也很抱歉讓財政部長長官受到很大的壓力。他也說,自己是真的也有受到政府
的聯合稽查,但稽查單位不是財政部,是行政院主計處派員稽查。但實際上,此一稽查為
5年1次的「工商普查」,已經執行近70年,歷史相當悠久,目的是為了瞭解產業動向,以
便訂定輔導發展的政策。
「工業及服務業普查」為依法辦理的基本國勢調查,自民國43年以來,已辦過13次,本次
為第14次普查。歷次普查結果對於重要經建計畫之擬定、工業區開發、產業輔導政策制定
、地方產業發展策略之釐訂、甚至交通路線之規劃等,均扮演重要角色,充分發揮支援政
策之效益。今年度的普查適值疫情起伏及國內外經社環境急遽轉變時期,更具重大意義。
根據主計總處資料,工業及服務業普查是由主計總處及各市縣政府合辦,「所動員的普查
員多為各市縣政府、鄉(鎮市區)公所職員或里幹事,均屬公務人員」。普查員辦理訪查
時,會攜帶普查員證供廠商識別身分。
普查主要問項包括組織型態、開業年月、經營項目、從業員工及薪資、使用派遣勞工或經
營勞動派遣業務、營業收支、實際運用資產、營運數位化狀況、無形投入、專業技術交易
、經營自有品牌、創新情形、區域布局、商品銷售管道、多角貿易值、循環經濟、原材物
料耗用量值及來源分配、及其他各業專用明細項目等。
另外,主計總處也提到,廠商可透過下列管道查證普查訊息:1.向所在地市縣政府主計處
或鄉(鎮、市、區)公所查詢。2.向村里長辦公處查詢。3.上網「110年工業及服務業普
查專區」查詢相關訊息。4.撥打「165反詐騙專線」查證。
主計總處指出,目前工商業登記資料,屬靜態資料,會作為普查名冊之參考,但無法顯示
工商業最近之營運狀況。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資料內容雖部分與普查項目類似,但缺少員
工人數、廠商經營特徵及原材物料等項目,無法提供國民所得、產業關聯表、受僱員工及
工業生產權數統計之編製,難以了解產業經營特徵趨勢,支援政府制定產經政策,因此仍
以輔助普查之功能為主,尚未能完全取代普查。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amp/amp_news.php7?news_id=2377706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