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少兒曾遭霸凌 心理影響為長期

作者: createlight (創輝)   2022-10-06 21:38:29
1.媒體來源:大紀元
2.記者署名:姜琳達
3.完整新聞標題:
20%少兒曾遭霸凌 心理影響為長期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epochtimes.com/assets/uploads/2022/10/id13839757-1-2-600x400.jpg
2022年10月5日,洛杉磯市警局與反霸凌組織共同舉行活動,200多位Resurrection
Catholic學校學生手舉橘色彩帶,反對校園霸凌。(姜琳達/大紀元)
【大紀元2022年10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姜琳達洛杉磯報導)霸凌事件雖屢見不鮮,且
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會造成很大的負面影響。10月5日(週三),正值10月「國際反霸凌月
」,洛杉磯市警局(LAPD)、民間組織與學校聯合舉辦活動,教育孩子如何正確反霸凌,
並呼籲家長對此事多加重視。
由美國司法、教育等部門共同建立的「阻止校園霸凌」(Stopbullying.gov)網站指出,
霸凌非常普遍,多發生於校園及網絡虛擬世界。數據顯示,美國12歲至18歲的學生中,大
約20%的人都經歷過霸凌。
在週三的校園反霸凌活動中,洛杉磯警局霍倫貝克分局(Hollenbeck Division)一級隊
長肯尼斯·卡布雷拉(Kenneth Cabrera)表示:「我們鼓勵孩子看到錯誤的行為,就應
該說出來。」
孩子遭霸凌或霸凌別人都是問題
「霸凌隨時都可能發生」,他說,「任何傷害他人的行為,例如對他人態度惡劣、說一些
不好的話甚至與他人發生肢體衝突,這些都是霸凌。」
卡布雷拉認為,制止霸凌需要各方人員的參與。家長與校方不僅要教育孩子正確反霸凌,
也要留意孩子是否存在霸凌他人的行為。若發現孩子容易陷入肢體或言語等的衝突,或將
自己的問題歸咎於他人,都可能是參與霸凌他人的信號。
霍倫貝克分局三級隊長阿方索·門多薩(Alfonso Mendoza)也說,父母應該經常關心和
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並與老師及警局保持聯繫,避免可怕的霸凌演變成更嚴重的犯罪

「有時孩子們意識不到,但無論因為什麼,對他人說了一些負面的話,這些負面的話也會
孤立其他孩子。」他說,遇到不公之事,可以選擇報警,交由警察處理。
與人為善、尊重他人 是防止霸凌的有效方式
警方表示,如果有孩子正在遭遇任何形式的霸凌,首先應該告訴老師、管理員和父母,以
便採取進一步的應對措施。
與此同時,學校與父母也應該教育孩子尊重他人,以一顆善良的心與他人相處,這樣也可
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效防止霸凌事件的發生。
卡布雷拉說:「善待他人是有感染性的。我們需要做的是『對人友善』。彼此間伸出援手
才會使社區更穩定。」
門多薩也告訴學生,霸凌他人的人不是英雄,而是一個攜帶著負面信息的懦夫,不應該對
這種人抱有任何「崇拜」心態。只有與他人友好相處,彼此間才會建立起良好的關係。
霸凌對青少年有長期影響
「阻止校園霸凌」(Stopbullying.gov)網站提到,霸凌影響著所有年輕人,包括霸凌者
、被霸凌的人,甚至目睹霸凌過程的人。這些影響可能會一直持續到孩子的成年期。
一篇發表在學術出版社施普林格(Springer Link)的研究表明,長期受霸凌的兒童和青
少年更有可能經歷抑鬱、焦慮和自卑。他們也更可能感到孤獨,而且想要逃避上學。
研究還發現,長期霸凌他人的兒童和青少年出現強烈的反社會行為的風險更高,例如藥物
濫用和攻擊性行為等。◇
責任編輯:方平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epochtimes.com/b5/22/10/6/n13839755.htm
6.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