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沒人發現台灣工時超長是一切罪惡根源嗎!

作者: Glamsight (安穩殘憶)   2022-09-04 22:34:09
為什麼法國人那麼懶,整天休息,法國國內生產總值還那麼高,科技還那麼發達?
來源:https://bit.ly/3CRN0GS
因為你把不工作的時間定義為懶。
法國這幾年都在流行每周35小時工作制,為此的罷工也是此起彼伏。
住過歐洲的都知道,歐洲的週末或公休日簡直就是災難,商店餐廳全關門,出門去玩幾乎
什麼都空空蕩蕩。 有時候夏季的七月八月一度假,各種店一關就是兩個星期一個月的,
似乎針對不想賺錢了。
和國內不同,在法國很少有人願意創業,因為實在是高稅收高人力。法國的富人稅可以
徵到70%。 而雇一個員工,除了基本月工資1500歐加以外,還要付各種保險養老金,單個
每月成本可以上萬歐。 並且法國一般簽長期終生合同,一旦簽下員工表現不好都很難辭
退,辭退以後工會來協商,很可能你的賠償跟他後面的工資也差不多了。當然也有聰明
的企業簽短期,但前陣子有新聞,某公司連續簽了3個短期員工而不雇傭長期被告上法庭

剛來法國的時候真的無法理解,這樣子經濟不癱瘓才怪!
我所在的戛納,到16年才開起第一家星巴克,而這一整個黃金海岸地區,沒有一家宜家
。 為什麼? 因為當地法國人集體反對大型集團入駐,認為會損害當地的經濟利益。巴
黎地區亞馬遜開通24小時送達服務隨即被限制,認為是對當地其他公司造成不正當競爭。
這些新聞,對中國人來說簡直不可思議。 然而隨著住的時間越來越久,和法國人交談越
來越多,漸漸開始理解他們的觀念。
法國是一個非常注重哲學思辨教育的地方,哲學是必修課。 如果你看過網上法國高考題
,應該會比較熟悉。 這個起源來自於公民社會,最初統治者認為,公民社會由公民集體
做出決定,因此每個公民必須有獨立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正因為這種教育,法國社會充滿了哲學氛圍。 在巴黎有很多哲學咖啡館,定期舉辦沙龍
進行哲學討論。 電視上節目也很多哲學辯論。 論題從政治到婚姻都有。 耳哲學明星則
享有如同搖滾明星的地位。
這種環境下的法國人,大部分認為:
人的價值和身份有很多種:作為工作的員工,作為家庭成員,作為愛人,作為社會的一員
,作為本我,作為藝術家......
他們認為:員工的身份只是自己諸多身份當中的一種,他不應該成為一個人人生的全部。
因此,他們會要有足夠的時間,和家人相處,和愛人相處,和自己獨處,參加遊行以及發
展自己的愛好。 他們認為,這些時間,應當大於等於自己作為員工身份的時間。
這裡插個題外話,比如和愛人相處與和家人相處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即使有了孩子和父
母,和妻子在家庭時間相聚,是不同於和妻子像戀人一樣相聚的。
比如我的公公婆婆,雖然常常和我們一起吃飯或出遊,但他們還是會常常兩個人看電影,
吃個燭光晚餐,度過兩個人的時光。 有時甚至為了兩人時光推掉我們的約......
耳大部分法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以及二重身份:一個銀行高管可以同時是網球業餘賽手,
餐廳廚師是樂隊及鼓手,房屋仲介晚上是話劇演員......
在他們看來,作為員工身份的自己是用來賺錢支援自己的獨立生活,這種身份往往是機械
的,非自我的。 但事實上很少有人會喜歡自己的工作,會喜歡機械地日復一日,以職業
的身份說話或微笑。 這種身份雖然必須,但不應該佔領生活的全部。
我之前提到的,法國人普遍保守,反對大型企業,也是基於這個道理。大型企業會以資
產優勢,壓垮當地的小型企業或家庭作坊,這會造成大部分人失業以後擁到大型企業做螺
絲釘,因為人數多競爭大,大企業可以壓低工資減少福利,這會讓很多人失去對“職業身
份”的選擇,被迫去做更不喜歡的工作,並面對更低得薪酬。
那麼,那些被我們定義為「懶」的法國人,用職業身份之外的時間,在做什麼?
閱讀,思考,聊天。
法國人真的非常非常話痨,什麼都能講,什麼都要講,講了還真有人願意跟你討論。
每次和我各種各樣的法國朋友聊天,就像打開一個新世界的大門:有的朋友對魚有各種瞭
解,有的是對各種植物,有的在研究催眠,有的跑去蒙古修過薩滿,有的對阿拉伯文和文
化瞭若指掌,有的則熱愛天文學在做自己的飛船模型......
這些都是成年人,平時有各自的工作,然而工作之外的另一面,卻一直有著好奇喝求知欲
。 這其中有幾個人在自己寫書(雖然不知道會不會出版),有人做過展覽,有人參加演
出。
在他們影響下,我也開始每周跑圖書館,以及參加一些交流會,也被婆婆帶去她的藝術館
畫畫裸模,偶爾去跳個salsa...... 這種狀態,説明我有專注的時間,暫時忘記錢和工作
,進入充電和自樂的時間。 雖然並沒有很多年,然而這些時間以來,能感到獨立思考能
力,想像力,關聯里力以及知識範圍的擴展。
我相信這種「懶人」模式下長大的人,眼界,創造力,思考能力,以及專注能力都是充足
的,在此基礎上,無論前沿科技還是藝術,都是很容易拓展的領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