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沒認識確診者就是沒朋友!醫師預言疫情

1.媒體來源:
ETT
2.記者署名:
記者柯振中/綜合報導
3.完整新聞標題:
沒認識確診者就是沒朋友!醫師預言疫情「6大變化」:別太訝異
4.完整新聞內文: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6269/d6269895.jpg
▲本土疫情近日相當嚴峻,醫師預言未來生活的6項變化。(示意圖/記者屠惠剛攝)
近日新冠疫情嚴峻,本土確診每日上千例增加,甚至還有醫師說,未來身邊沒人確診就是
「沒朋友」。對此,ICU醫師陳志金說明,未來國內生活可能產生「6項變化」,更舉例國
外大流行時,友人見面還會開「怎麼還沒確診?是不是沒朋友」的玩笑,讓民眾不需太過
訝異。
北市聯合醫院醫師姜冠宇日前說,以目前的疫情狀況來看,每個人身邊的朋友都可能被感
染過,若身邊沒有被感染過的朋友,意味著「你沒朋友」。
對此,陳志金也在臉書上說明,台灣第一位院長染疫,出現了大篇幅報導,後續可能又出
現第一位縣市首長、第一位部長、行政院長、指揮官、總統、副總統染疫的消息,民眾也
無須太訝異,因為在其他國家早就發生過,無論是總理、總統還是國王,都可能會染疫。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4705/d4705991.jpg
▼陳志金說,接下來身邊出現誰確診,都不用太訝異。(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陳志金提到,接下來民眾身邊可能出現同學、同事、朋友、家人,或是誰誰誰確診,也不
需太訝異,國外大流行期間,友人間見面的問候,並非「你確診了嗎」,而是互相開玩笑
,詢問「你怎麼還沒確診?是不是沒朋友」等等。
陳志金說,等到了這個階段,也不會有人想要了解誰確診了沒,但國人仍要慶幸,比國外
還晚發生,就有辦法從各個國家的經驗當中,挑選有幫助的政策來執行。
陳志金提及,按照國外的經驗,未來可能會出現「6項變化」,分別如下:
一、現在一旦有人確診就停班、停課的模式,未來會改變。
二、確診者的隔離時間也會逐步的縮短。
三、快篩會取代PCR做為確診或解隔離的依據。
四、民眾會依染病後的風險(年紀、免疫疾病、是否完成疫苗注射),分級健康管理。
五、保存醫療量能,風險低的族群「自我管理」,醫療院所則著重在重症病人的治療。
六、民眾維持正常生活、國門大開、疫情記者會停開、報導變少,再也沒有人在乎確診數
字。
陳志金說,目前要關注的,則是這6項變化進行步調的快慢,從新加坡的防疫狀況來看,
無症狀、輕症感染者確診後自我隔離、自行填寫同住家人、親密接觸者表單,72小時後測
試快篩,若陰性即可解隔,因此確診到解隔最快時間為3天,若72小時後快篩陽性,就要
繼續隔離,直到篩出陰性、或等滿7天解隔。
陳志金指出,新加坡的隔離政策當中,若沒完整注射疫苗,也不願意天天快篩,就要14天
才能解隔,自我感覺症狀明顯、或高風險確診族群,則建議到診所,由醫師評估分級建議
及安置。
▼陳志金說明,國外大流行時,朋友間見面的玩笑,就是「怎麼還沒確診?是不是沒朋友
」。(示意圖/記者林敬旻攝)
https://cdn2.ettoday.net/images/4901/d4901175.jpg
至於親密接觸者的部分,陳志金表示,新加坡的親密接觸者會收到簡訊通知,24小時內要
進行快篩,陰性就能正常活動,往後5天內每天快篩陰性才能出門。
陳志金說,若新加坡民眾不曉得怎麼辦,可以上網填寫4個問題,分別是「你覺得還好嗎
」、「是否檢測陽性」、「幾歲」與「是否完整注射疫苗」,接著由系統給出建議。
陳志金表示,從新加坡的防疫政策中,可以看見仰賴大量快篩、人民自律自主、手機App
、網路資訊系統的協助,可以減少許多匡列、疫調與追查足跡的人力,也能減少大量的停
班停課,「我們準備好接受這樣的轉變了嗎?」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需放媒體原始連結,不可用轉載媒體連結: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422/2235165.htm
6.備註:
我邊緣 我驕傲
恐慌仔是不是要開始遠離人群 過上閉門不出的生活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