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那AZ跟莫德納有多少個注射後主動脈剝離阿

作者: fdtu0928 (黑米)   2021-08-26 20:08:50
文長,若不想看數據,可以直接跳結論。
https://www.cdc.gov.tw/File/Get/XXF0uzdtKwKriYkwDjyUAA
這裡有比較新的資料(2021/08/25, 資料截止日是 2021/08/18,應不包含高端)。
我們看一下第8頁,死亡方面(沒將AZ/莫分開):
  年齡   18<50 50<65 >=65 TTL
=============================================================
死亡數    30 77 533 641*
接種劑數   4,009,353 3,015,665  2,961,636 9,986,414
每十萬劑死亡數 0.75 2.55 18.0 6.4
*總死亡含一例女嬰餵接種疫苗母乳後死亡
就是說你不論死因,AZ+莫,在施打完1000萬劑後,總共死亡640人(約)
若以30萬劑為準,AZ+莫,50以下約死亡 2.25人;50-65 死亡約 7.65人。
** 這裡我修一下:因為我也不知道高端那三十萬劑年齡分配,就當全部
打在65以下好了——那麼大約是:
18<65
  AZ+莫 每30萬劑死亡約 4.6
高端 前30萬劑死亡約 4   
當然,這是從施打以來的數字/期限很長(最長約90天),
且幾乎什麼原因好像都會被通報。
而光這一星期,AZ 與莫的死亡個案好像都有每天個位數的增加。
=>這是與 AZ+莫 的比較。
=====================================================================
特殊關注不良事件部份(AESI),就沒有下分到年齡,取前三項最多個案數字:
=>注意:不是死亡原因,死亡原因等下講。
腦血管中風 208人,每十萬人約 2.08人
急性心肌梗塞  86人,每十萬人約 0.86人
顏面神經麻痺  42人,每十萬人約 0.42人 
其他如深層靜脈栓塞(42)、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紫斑症(29)
肺栓塞(34)、過敏性反應(25)、癲癇/痙攣(19),
則是20例左右以上的特別關注不良事件。
這一點,高端在新聞中好像就很少聽到。實際數據要等下一期報告。
===================================
死亡部份:報告只有分器官系統,列前五項:
心臟疾病          221
感染       100
呼吸道,胸部與縱膈疾病       84
神經系統疾病       46
其他(如自然死亡,多重器官衰竭)  29
以上五項佔所有死亡原因之 75%
值得注意的是:另有一項是血管疾病    21
我不確定主動脈剝離算在這還是算在心臟疾病,若算,那每十萬例死亡數是 0.21 人
(在下面既有病史中,血管疾病包含了高血壓,動脈硬化等。)
====================================
結論:高端三十萬劑相對於AZ+莫德納一千萬劑注射來說——
1. 以全分齡/不限理由來說,目前高端四天,死亡四人,表現暫尚比 AZ+莫好。
  但數據還太少/時間太短,任一死亡個案都會嚴重影響統計結果。
有一說是高端大多都是年輕人打,這點沒看到報告不確定。至少我個人注射現場,
多數看起來是五十左右,三十或以下相對少,這可以等確實數據再議。
2. 以特殊關注不良事件與死亡原因來看,高端相關新聞報導尚少且不具多樣性,
或許看不出高端相對其他疫苗是否安全。但我看了一下不良案例通報數,
  高端明顯較少是事實(數據要等下期告)。
  但,如果特別把兩例主動脈剝離算在血管疾病(我不知是不是),那在小數據個案
  看起來,數字的確高了點(30萬人約0.63 v.s. 2, 另兩例還不確認)
  不過,相對而言,最常見的心臟疾病與感染/呼吸道疾病並未看到,或許要把時間拉長
  來對比;或許,可以等週末再打二十萬劑/時間再拉長一個月看看。
3. 台灣有關疫情統計數字其實很豐富,有空可以多上疾管署網站看看,可以幫大家省掉
很多猜疑與互罵口水。
4. 最後,台灣2020死亡共 17.3萬人 / 總人口數2357萬人。
  不限年齡/死因,每三十萬人一個月平均死亡 183人左右——當然,大多數是老年人。
以上提供參考囉。
 
※ 引述《IronCube (翠綠的韭菜)》之銘言:
: 欸欸
: 我搞不太懂欸
: 有人說這幾個猝死的跟高端沒關係
: 那請問一下有人有統計有多少人注射疫苗後兩天內主動脈剝離死掉的嗎?
: AZ跟莫德納不是共注射次數是高端的十倍 那應該會有三十人吧(?) 不是很好撈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