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走向世界?蔡英文鬆口10年後的台灣是什麼

作者: zxcelephant (阿光)   2021-08-10 11:51:58
※ 引述 《stevenchiang (史帝芬姜)》 之銘言:
:  
:  
: 1.媒體來源:
:  
: 三立新聞網
:  
: 2.記者署名:
:  
: 記者黎冠志/台北報導
:  
: 3.完整新聞標題:
:  
: 走向世界?蔡英文鬆口10年後的台灣是什麼國家
:  
: 4.完整新聞內文:
:  
: 總統蔡英文日前以視訊方式接受日本「文藝春秋」月刊專訪,途中她也有感而發,表示希
: 望10年後的台灣是能尊重民主、人權,平等的社會;是能促進區域和平與安全的國家;最
: 重要的是即使遭遇許多困難與挑戰,台灣依然能毅然地生存,成為受到世界人們認同的典
這是 2011.08.22 蔡英文說的東西
文長,節錄幾個段落,有興趣的可以看全文
https://bit.ly/37v3LGP
發布十年政綱 蔡英文:強化台灣、凝聚共識
「十年政綱」總結了民進黨過去八年執政的經驗與教訓,同時也是對台灣未來十年,甚至於
是更長一段時間的發展,進行全面性的檢討與省思。如果以2002年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WTO)做為一個分水嶺,過去的十年,是台灣面對全球化與自由化考驗最嚴峻的時刻。
隨著資訊、技術與資本的快速移動,以及新一波新興工業化國家的興起,包括大家所熟悉的
「金磚四國」的崛起,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空間已經遭到嚴重的擠壓,產業大量外移,失業
率居高不下,貧富差距不斷擴大,加上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的迅速到來,一再凸顯台灣現行
的政治、經濟和社會體制,亟需進行結構性與長期性的調整與改變,以新的思維去面對一個
劇烈變動的未來。
然而,現在執政的馬政府卻始終以選舉的邏輯來推動政府的施政,不斷以短期、冒進,甚至
是即興式的措施來因應台灣所面臨的長期性和結構性的問題,台灣現在領導人的思維與台灣
社會的現實老實講是嚴重脫節,而政府本身更成為國家發展與進步最大的障礙與阻力。
過去一段時間,很多人跟我說,「講政策沒有票!」「民眾聽不懂也不想聽!」但是民進黨
身為台灣最大的反對黨,未來很快將再次執政,我們有責任把我們的理念和我們的主張向人
民做一個清楚的報告,讓台灣社會共同參與討論,進而凝聚未來發展的共識。
這是一個負責任的政黨最起碼的工作。我誠摯的希望社會各界能夠給我們批評與指教,讓台
灣的政治早日能夠擺脫政治口水的泥沼,進一步朝向理性辯論深化與提升。
在這裡我必須要強調,在過去幾次選舉,包括去年五都選舉還有我自己參與的新北市選舉的
過程中,我深刻的體驗到台灣整體的社會其實在往前走,我們的選民在思考上更成熟、理性
,對於他們所關切的生活、工作、教育等事情,都很在意,也很仔細的聆聽執政者或在野黨
或者是候選人他們所想表達、所想做的,讓我感覺到整體台灣社會的理性不斷的增加,我們
選民的成熟度更提升,這是一個可以期待的台灣社會。也是因為這樣,我們敢於嘗試十年政
綱,我們也敢於把十年政綱拿出來供社會大眾討論,也希望在這個討論的過程中,我們有更
好、更周全的政策思考。
「十年政綱」除了總論之外共分十八篇,其內容涵蓋了六大主軸,包括:就業導向的優質經
濟、公平分配的互助社會、永續發展的安全環境、多元開創的教育文化、人民參與的民主深
化、以及多邊穩定的和平戰略。這些主軸並不是各自獨立、彼此切割的個體,而是一個相互
連結、有機結合的整體,並且以「面向世界」、「公平正義」這兩個核心理念貫穿全部主張

「面向世界」:台灣身為一個新興的民主國家,一個以對外貿易為經濟命脈的海洋國家,台
灣的發展不可能自外於國際社會。我們不但要以對自由、民主、人權與綠色等普世價值的追
求做為對外交流與合作的基礎,更要進一步鞏固與民主國家的戰略夥伴關係,強化與亞太國
家的區域合作,以戰略互利的思維,「和而不同,和而求同」,謀求改變與中國對峙的態勢
。透過多層次、多面向的交流逐步建構「兩岸和平穩定互動架構」,尋求建立穩定且建設性
的雙邊關係,善盡作為一個國際社會成員共同維護和平發展的義務。
台灣的對外經貿戰略布局,應平衡布局全球,兩岸經貿應該是這全球布局中的一環。與世界
建立多元、平衡、持久與對等的經貿關係,是台灣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因此,在與中國發
展經貿關係的同時,應尋求與美國、歐盟、日本、以及東協等國家和區域組織簽訂自由貿易
協定(FTA)以及其他雙邊或多邊協議。更重要的,我們必須嚴肅的面對兩岸經貿所造成的
薪資停滯與所得分配惡化的效果,加強對弱勢產業與弱勢族群的扶助,確保兩岸經貿的正面
效益由全民所共享。
簡單來說,在十年政綱中,我們主張「從世界走向中國,與中國戰略互利」的國家安全戰略
;同時對於兩岸經貿的主張,我們也以「自主的經濟發展,互惠的開拓往來」為基調。台灣
作為海洋之國,必須要以這樣的多邊而穩定的和平戰略,來立定根基、面向全世界。
「公平正義」:台灣社會今天所存在最大的鴻溝,不在於統獨立場或藍綠之別,而在於人民
對於公平正義的訴求沒有辦法獲得實現。經濟成長的果實只有少數人可以享用,辛勤工作的
受薪階級、勞工和農民,卻得不到應該有的回報。好的工作機會大量流失,社會貧富差距不
斷擴大,愈來愈多的民眾深陷在工作貧窮之中。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所面對的不是光明的
未來,而是不斷高漲的房價與生活費。由於發展前景黯淡,台灣去年的生育率已經降到1以
下,只剩下0.895,正式超過德國成為世界生育率最低的國家,台灣人民已經無奈到以不生
小孩來表達他們對生活壓力的抗議。
這些困境絕大部分來自於自由化與全球化的衝擊,但我們不能就此把所有的責任推給「市場
機制」而毫無作為。公平正義的實現,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有責任主動去導正市場機制的缺
失,對弱勢者、對有需要的人、對年輕的世代,提供更完善的照顧與協助,積極去體現所得
、居住、土地、環境,乃至於世代之間的正義。
過去一個禮拜,我們陸續發表了「十年政綱」中有關財稅、區域發展、住宅和教育等篇,具
體提出:「四年財政赤字減半、八年財政平衡」,「不增加自用住宅稅賦,落實不動產交易
實價課稅」、「首都減壓」、「公共住宅」、「公辦都更」、「托育幼教公共化」、「十二
年國教八年全面免試入學」等政策主張,加上過去發表的「2025非核家園」,我相信各位可
以感受到我們的用心與決心。
深入去看我們的主張,會看到民進黨與國民黨在本質和信仰的不同。國民黨向來迷信GDP的
成長,擁抱泡沫經濟帶來的假性繁榮;但民進黨認為,人民的幸福來自於充分就業和生活品
質,所以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經濟發展策略。我們也認為台灣必須調整經濟結構,不能
只以對外貿易支撐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們要繁榮在地經濟、擴展內需市場、創造在地就業。
國民黨相信的是市場機制,政府要挺的是財團,讓財團挺勞工、挺人民,但在全球化的今天
,這並不是全然有效的政策邏輯。民進黨堅信,我們要有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提供更多的公
共服務與照顧,因應市場的失靈,減輕家庭沉重的負擔,讓人民在「風險社會」裡不需要獨
自面對生活壓力和危機。我們也比國民黨更堅持,負責任的政府要能管控支出的浪費,將資
源進行公平有效的分配。
國民黨擁抱的,仍然是竭澤而漁的「唯開發主義」,可以輕易犧牲環境正義和人民安全;但
是我們認為,台灣的發展必須和自然環境相互調適,國土復育、能源結構、農業發展都必須
提升到國家安全的層次來思考。我們選擇放棄核能,是為了生態的永續,更是為了人民的安
全。
國民黨的教育政策仍然重視考試篩選人才,並試圖以傳統的國族主義消弭台灣文化的多樣性
;民進黨則主張、也是信仰,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具有獨立思考與知識創新的國民的過程,並
應該在多元的文化環境中,去塑造台灣文化的獨特性格。同時,我們也比國民黨更相信民主
的力量,堅信民主制度應該持續深化,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
「十年政綱」是對台灣未來的願景,更是對下一個世代的承諾。雖然它是由民進黨所提出,
但仍然可以是強化台灣、凝聚共識的開始。我誠摯的希望大家能夠以嚴肅的心情來看待它,
不要把它窄化成選舉攻防的口水。政治的對立已經讓台灣空轉太久了,現在應該是動手做事
情的時候,讓我們以「十年政綱」為基礎,為我們和我們的下一代開創一個不一樣的台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