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中國明末之後的鍛刀技術為什麼輸給日本?

作者: peter080808 (peter)   2021-07-17 20:50:00
※ 引述《WAXNSIM (金門王 木宏)》之銘言:
: 大家都知道 日本武士刀是非常珍貴的文化遺產
: 採用不同軟硬度鋼鐵的夾鋼技術 所以會有夾鋼線
: 刀刃部份採用特殊比例元素鍛打而成的高碳鋼,稱為玉鋼
: 玉鋼依顏色有不同部位,用來打造刀刃的不同段落。
: 非刀刃部份稱為地金,採軟鐵製成,
: 但細看其實是鋼鐵經褶疊鍛打形成的非天然大馬士革花紋鋼
: 又產生不同的花紋,名稱複雜。
: 熱處理部份,還會用稻泥塗滿地金,再焠火,
: 利用稻泥造成不同加熱、降溫差異,
: 使刀刃硬化,但卻能防止地金硬化,此步稱為燒刃,
: 進而產生燒刃紋,燒刃紋還有各稱紋路的不同,
: 非常複雜。
: 而且光是刀刃長度及弧度,也是一門學問。
: 連中國愛國古代片《急凍行者二》、《蕩寇風雲》
: 都直接承認明朝中晚期中國鍛刀技術不如日本。
: 請問為什麼當時中國鍛刀技術會輸日本?有沒有八卦?
因為中國古代很早就掌握了坩堝煉鋼法這種高效率去除雜質的煉鋼法
既然雜質在煉鐵階段就被去除了
何必像日本人用低效又費時鍛造時不斷敲打把雜質去除呢?
再來因為坩堝煉鋼法可以直接產生液態鐵水,使得武器與金屬甲量產變得非常容易
對古代中國軍隊來說刀劍就是便宜耗品,壞了直接換就好了
如果說日本古代武器有多精良的話 萬曆朝鮮之役明朝應該會有詳細記載
但朝鮮之役明朝文獻都沒提到日本刀劍有多好,反而是對日本火槍印象深刻大大誇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