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只有我聽不懂陳時鐘在說什麼嗎?

作者: charliekidd (Blackie)   2021-06-18 15:31:35
※ 引述《Aaso (每度あり)》之銘言:
: 看2點記者會 記者提問
: 常常記者問A 時鐘答B
: 剛剛記者問他台積電是不是也要透過上海購買BNT
: 時鐘答:國人對德國制的比較有信心
: ?????
: https://i.imgur.com/ZcgS3jd.jpg
: 聽不懂是我的問題還是正常的?
看記者會也看了一年,
今年疫情爆發後,對這種狀況也習以為常了。
不過跟15:30的台北市記者會比較一下:
1. 時間
中央-不用說了,去年沒疫情,大家對你遲到就沒意見;
今年爆發成這樣還天天遲到,感受不到你的誠意。
北市-大部分提早5~8分鐘時市府官員就在位子上排排坐好等開始了。
2. 流程
中央-周志浩:「呃...感謝大家今天與會....我們今天依然是陳指揮官來主持....」
然後就沒有人管流程了。
官員親自主持開始,然後陳時中決定何時結束發問。
北市-會有司儀主控流程,向大家問候之後,依序請官員做報告,再代替記者提問,
最後也向市民做結尾的問候語祝福,感受不一樣。
3. 報告
中央-把板子拿出來就照著唸過去,有時還看不清楚。
北市-除了圖表板子之外,還會額外做出電子檔案同步放在電視畫面中,一目了然,
而且常常柯文哲一講到哪個部分,相應的圖表就會show出來,很明瞭的報告方式。
4. 記者提問
中央-記者想到問什麼就問,一次問好幾題,有時還不知道在問什麼,還有代替發問。
這種狀況很容易就給官員呼嚨過去的機會。
北市-明顯是有「事先」跟媒體收集提問並整理,
類似的問題合併一起發問,發問也「一次一題」、表達清晰有條理,
既不帶有情緒,也讓官員沒有閃躲問題的機會。
另外我還發現,柯文哲有可能也有事先拿到媒體的提問,
他有時會看著桌上的資料,問題一問完他就馬上回答,
明顯是有看過問題、「能事先準備回答」。
對中央跟北市的記者會觀感不一樣不是沒有原因的,
好的報告需要有人主控流程、需要讓問題與討論變得精緻且有效率,
讓收看的人能用最輕鬆的方式得到最正確的資訊,
這些都是主持會議的技巧與能力。
必須要說,這是水準的問題,
中央不是最會跟著地方的政策跑了嗎?
拜託學學吧,每天的記者會不是例行公事而已,好好經營才真的會有效益。
我講完了,
可以貼我標籤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