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還未在台灣普及的對岸庶民小吃?

作者: racers (racer)   2021-03-20 23:45:27
甑糕,涼皮,肉夾饃,油潑面,油糕
陝西關中有名的小吃,基本都是碳水炸彈。
在我的老家,每年二月二龍抬頭,流行吃“棋子豆”,一種像棋子一樣大小的炒麵豆。
二月二龍抬頭吃棋子豆的習俗主要存在於關中平原和汾河谷地一帶,《本草綱目》記載“壁土拌炒,借土氣助脾”。所以民間傳統醫學一般認為炒棋子豆,對於腸胃功能有一定的保健作用。老一輩的人在外出時會帶一些棋子豆作為乾糧,因為棋子豆裏好有自鄉的水土自鄉的面,可以防止水土不服。
記得小時候,我媽媽炒棋子豆也是這種古法炒制,從陳年老宅的土牆上批下土塊來碾碎。在院子支起大鍋,把篩過的細土先炒熱至冒土泡。再倒入切好的麵豆,一直翻炒至焦黃,就可篩土出鍋。圍在旁邊的我已經灰頭土臉,卻有迫不及待地要抓起一把塞進嘴裏。
炒麵豆一般是用發麵,加入雞蛋,油,鹽,五香粉,茴香粒。將發好的麵團擀成0.5~1釐米的麵餅,再切成寬0.5~1釐米的麵條,再將長條切成小方丁,就可以炒了。
小時候一到二月二,村裏的主婦劈土支鍋炒棋子豆,村裏的小夥伴們上學都帶著自家的棋子豆分享給同學,比比誰家的好吃。也可以兼用作課間打鬧的攻擊武器。
來到上海很多年了,好久沒有吃到家鄉的棋子豆了,媽媽老了,離開了村裏,去市區的姐姐家生活了,也沒有條件炒了。
前幾天,收到媽媽寄來的快遞,說是龍抬頭了,該吃棋子豆了,她在本地的超市買了一些,寄給我。
然而,現在的棋子豆基本都是按照鍋巴的油炒方法做的了,再也沒有了當年的味道。
隨著城市化率提高和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這種鄉土記憶只會越來越少。
※ 引述《raneshiran (夢使者)》之銘言:
: 不是指四川料理還是雲南料理那些台灣到處都有的
: 而是像煎餅果子、烤冷麵之類
: 感覺台灣人接受度應該很高卻很少看到有人在賣的對岸庶民小吃
: 最近看YOUTBE一堆XX探店的美食頻道
: 看著看著就很想吃
: 甑糕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Cs2gfrseqw
: 流口水
: 真想買來當早餐吃
: 還有什麼看起來很好吃的對岸小吃呢?
作者: LoveMakeLove (愛製造愛)   2021-03-20 23:47:00
家鄉味
作者: YishengSu (快樂的多多)   2021-03-20 23:47:00
螺獅粉還不錯吃 很像在吃三媽臭臭鍋
作者: REALJOINGO (我異常的大)   2021-03-20 23:57:00
不錯的分享
作者: jefe (jefe)   2021-03-21 00:14:00
馬上一個支那帳號可以b
作者: carlcala (柴柴之光照亮我)   2021-03-21 00:37:00
想念西貝的餐點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