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煮好的綠鬣蜥還有寄生蟲?

作者: whitelady (Ladurée)   2020-12-20 11:11:27
參考美國佛州對於綠鬣蜥的作法,
綠鬣蜥對當地來說也是外來種,跟台灣一樣沒有天敵,
全島從零隻,繁殖約160萬隻,不但會破壞農作物,
還會破壞堤岸、建築物和公路的地基和排水結構。
不要再認為它是無害的了.......
https://tinyurl.com/y96kbw55
佛州向綠鬣蜥宣戰:格殺勿論!
07/03/2019
https://imgur.com/ObeLbWb.jpg
■外來入侵物種綠鬣蜥在南佛州快速繁殖,成群結隊的擠滿了房屋的
前後園;它們咬電線、佔領堤壩、還往泳池裏排糞便,讓居民頭疼不已
受惠於去年溫暖的冬季及今夏炎熱天氣,佛州的外來物種綠鬃蜥(green iguana)
數量正在暴增中,已達失控地步。牠們沒有天敵,危害農作物、肆虐菜園
,又常於河邊挖洞產卵,造成排水設施結構及堤岸損壞,破壞力強。本周一
(1日),佛州魚類及野生動物保育委員會(Florida Fish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Commission,FWC) 公佈,在自家物業範圍看到綠鬃蜥,可以格殺勿論!
FWC同時亦公佈,全年任何時間,在南佛州22塊開放給公眾的政府土上,
可以不必持有許可証,隨時獵殺綠鬃蜥。法例唯一禁止是虐殺行為。
https://imgur.com/KTv1l8t.jpg
FWC的生物學家奎因(Dan Quinn)說,不知道佛州有多少綠鬣蜥,但知道牠們
造成的種種嚴重問題。綠鬣蜥在南佛州幾乎沒有天敵,幼體吃蟋蟀、小動物的蛋
,成體食量大,會危害農作物、肆虐菜園,也吃掉居民栽種的花園。
南佛州已有多宗司機在路上閃避綠鬣蜥而發生交通意外事故;綠鬣蜥的糞便帶
有致人器官衰竭的沙門氏菌(salmonella)。不過,綠鬣蜥造成最大的威脅,就是
牠們愛在佛州縱橫交錯的運河挖洞產卵,破壞排水設施及堤岸結構。
他呼籲:「一定要快阻止綠鬣蜥數目增加!」
「這從很多面向來看,這都是很嚴重的問題。」佛羅里達大學的科學家瓦司樂斯
基(Joseph Wasilewski)指出。
「氣候變化正在幫助綠鬣蜥在南佛州迅速擴散。」瓦司樂斯基已經研究了40年的
綠鬣蜥。他是佛羅里達大學「Croc Docs」科學家團隊的一員;團隊專門在佛州和
加勒比地區研究野生動物。
華氏40度下不能生存
原產中南美洲和加勒比東部的一些島嶼的綠鬣蜥,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已在佛州
出現,但近年來牠們的數量一直飆升,已達失控地步。
瓦司樂斯基指出,加勒比海的英國海外屬地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
在2000年本來沒有綠鬣蜥,但被牠們侵入之後,到了2018年,全島繁殖了160萬隻。
當地政府去年向綠鬣蜥宣戰,下令全民殺蜥,一年內殺掉80萬隻,略見成績。
綠鬣蜥是日行性爬蟲類,會隨環境改變體色,體長可達5呎,重17磅;3年即具
繁殖能力,壽命10至20年。瓦司樂斯基指出,綠鬣蜥每次可產卵70粒,且在產卵
前挖掘長達80呎的地底安全洞。這些洞穴若出現在房屋地基、公路、堤岸之下,
可構成塌方及地陷危險,是FWC下格殺令的主要原因。
邁阿密動物園的動物學家馬吉爾(Rob Magill)表示:「北佛州冬季溫度較低
,不適合綠鬃蜥生存,故牠們集中在南佛州大量繁殖,在郊區或市區都很容易看
到牠們。」他表示,綠鬃蜥個性溫馴,不少人將之當寵物飼養;牠們遭攻擊時發
出嘶嘶聲或甩尾、抓咬攻擊者。
若冬季連續4日氣溫在華氏40度以下,才會將涼血的綠鬃蜥凍死,故北佛州沒有
綠鬃蜥問題。2009 年的寒流曾經令南佛州的綠鬃蜥數量大減,不過近幾年的和暖
氣候又讓數量回升。
根據統計,自2005年以來,佛州東南部總共有約 30,000多隻的綠鬃蜥被民眾
目擊並通報。當地的鬃蜥管控單位(Iguana Control)也表示,這是他們近10年
來最忙的一季。
https://imgur.com/wKIoI0K.jpg
■韋建斯(左)及高拉托合作開捕獵綠鬣蜥公司。
私人捕獵公司其門如市
綠鬃蜥數量失控,私人捕獵公司也因此而其門如市。Redline Iguana Removal
公司去年成立,收取每隻50元費用,幫南佛州居民捕捉綠鬃蜥。公司的兩名負責
人——韋建斯(Blake Wilkins)是包和縣的生物學家,高拉托(Perry Colato)是
消防員。兩人自小相識,共同嗜好就是捕捉綠鬃蜥,如今合夥,可謂駕輕就熟。
韋建斯說,綠鬃蜥入水能游,爬樹快速,挖洞更加拿手,可以不停地四處破
壞房屋。
兩人以鐵籠放入西瓜及芒果做餌,捕捉到綠鬃蜥再用槍將之射殺。
另一個解決這種綠鬃蜥過度繁殖的方法之一就是:吃掉牠們。
「如果大家希望有便宜又好吃的蛋白質來源的話,也許就能藉此控制牠們的數量
。」馬吉爾表示。
事實上,綠鬣蜥在原產地中南美洲的巴拿馬、哥斯達黎加、委內瑞拉甚至是
哥倫比亞,一直都是當地人補充蛋白質的來源。
在美國,只要經過FDA(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檢驗,也可以合法進口波多黎
各的綠鬣蜥食用,每磅要價6元。
諷刺的是,在波多黎各當地,則因為衛生部門擔心有沙門氏菌感染的疑慮,
遲遲未通過相關法案,加上波多黎各人對吃爬蟲類也多有顧忌,因此才有人積極
推動食用綠鬣蜥、免費狩獵,以解決農民的心頭大患、保障生態。
巴拿馬人則把綠鬣蜥當成土雞飼養,也有大規模的養殖場,是很好的肉類來源
,還形容「吃這種史前爬行動物的滋味就像在吃『長在樹上的雞肉』。」
有廚師表示:「綠鬣蜥聞起來像魚肉、口感像雞肉,但看起來又像紅肉,所以
對掌廚者來說,是蠻特別的烹調經驗。牠的脂肪含量很少,具高蛋白質,可以煎
炸、燉煮甚至拿來烤。」至少,嚐過綠鬣蜥肉的客戶,都讚不絕口。
https://imgur.com/TLFr0mM.jpg
■中南美州人吃綠鬣蜥急悠久歷史
作者: DragonQuest (尚未認證通過)   2020-12-20 11:13:00
當土雞養我笑了
作者: benomy (Benomy)   2020-12-20 11:16:00
感覺很難處理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20-12-20 11:16:00
等下有人會說中南美洲沒有重金屬污染
作者: BF109Pilot (德軍王牌飛行員)   2020-12-20 11:19:00
什麼時候會有蜥本人士出現
作者: palapalanhu (宅宅史萊姆Lv.1)   2020-12-20 11:22:00
原來是長相特別的土雞啊
作者: m4365 (HaHaHa~)   2020-12-20 11:22:00
宣布可以壯陽
作者: everyday98 (黑白不白黑)   2020-12-20 11:34:00
宣布可以大奈奈巨肌肌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