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4.4億次點擊:中國五星紅旗在月表動態展示

作者: leocean9816 (阿光)   2020-12-07 22:12:39
1.媒體來源:DW
2.記者署名:凝煉/石濤(德新社)
3.完整新聞標題:4.4億次點擊:中國五星紅旗在月表動態展示
4.完整新聞內文:
嫦娥五號探測器在月球表面成功動態展示五星紅旗畫面激動了億萬中國民眾。至週一(12
月7日),約4.4億人次閱讀了微博中有關閃亮的五星紅旗在月表豎起的新聞。一評論稱,
「若有一種代表奇跡的顏色,那就是我們國旗的紅色。」
在此次非載人登月使命中,上週四(12月3日),上升器起飛前,一面寬2米、高90公分的
紅旗從著陸器中彈出豎立。上世紀60末、70年代初的阿波羅使命中,美國太空人將旗桿固
定在月球表面上。此次,中國國旗則固定在留月球的登陸器展臂的旗桿上。月球地平線背
景下,一台攝影機攝下了這面紅旗的動態畫面。分別於2013年和2019年實施的登月使命中
,嫦娥三號和四號也展示過五星紅旗,但它們都是印製在探測器表面的圖案。此次是紅旗
首次在月球上"飄揚"。
目前,以中國傳統神話中月神命名的"嫦娥五號"還在繞飛月球。根據計劃,它將於本月中
旬返回地球,帶回約2公斤的月球表面土壤。
這是40多年來,人類再度將月球采樣帶回地球。如果此次使命成功,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
前蘇聯之後的第三個登月大國。
那些褪色銷蝕的旗幟
美國宇航局稱,美國太空人留在月球上的6面旗幟估計均已被歲月銷蝕。參與"阿波羅11"
人類首次載人登月使命的太空人埃德溫‧阿爾德林在回憶錄中寫道,在與阿姆斯特朗一起
從月球升空時,他們豎起的星條旗被火箭發動機的噴氣颳倒了,"我看了很長時間,旗幟
如何傾翻。"
https://static.dw.com/image/49519617_403.jpg
1969年執行登月任務的美國太空人阿爾德林
其它旗幟都該因紫外線和月球上零下150度至零上150度的極端溫度而褪色且銷蝕。1969年
,"阿波羅11"使用的尼龍制的星條旗以5.5美元從一家商店購得。2009年的月球探險器所
作的觀察結果顯示,"阿波羅12"、"阿波羅16"、"阿波羅17"留下的旗幟雖已不在,但旗桿
倒還豎著。
"嫦娥五號"豎在月表的這面中國旗幟經特殊研製,據稱,其材料和顏色都能歷時更久。據
中國媒體報導,國旗展示系統技術負責人程昌指出,用於地球的普通旗幟無法承受惡劣的
月球氣候;一名中國宇航專家稱,在月球展示國旗是對"我們取得的成就和突破的認可,
它將是最有價值的事情。"
中國航天的"五年計劃"
https://static.dw.com/image/18485140_303.jpg
月球背面
12月27日發布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中,提到中國計劃在2017年實現月球表面著陸
並采樣返回、2018年實現在月球背面軟著陸。在此之前,還從來沒有任何航天器在月球背
面著陸。
https://static.dw.com/image/17264699_303.jpg
玉兔長眠
而在月球的正面,已經有許多各國的探測器甚至載人飛船成功著陸。圖為跟隨嫦娥3號一
同登上月球的中國第一艘月球車—玉兔號的模型。玉兔號在月球表面工作972天後,已於
2016年7月31日晚停止工作。
https://static.dw.com/image/19497256_303.jpg
遙遙在望
白皮書也再次提及了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測計劃,計劃在2020年發射首顆火星探測器,並表
示此後還要開展火星采樣返回的關鍵技術攻關——人類至今沒有任何航天器從火星返回地
球。這是2016年8月公佈的中國火星任務的探測器外觀設計構型圖。
https://static.dw.com/image/19497253_303.jpg
「全副武裝」
在2020年發射的中國首枚火星探測器中,還將攜帶一台火星車。按照設計,火星探測器還
將攜帶13台科研載荷,其中包括火星全球遙感相機、火星地表下探測雷達等設備。
深而益遠
除了火星和月球,白皮書中還提到要在今後五年內開展小行星探測、木星系及行星穿越探
測等的方案深化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適時啟動工程實施,研究太陽繫起源與演化、地外
生命訊息探尋等重大科學問題。圖為木星及其衛星。
https://static.dw.com/image/36254113_303.jpg
重型火箭
而在運載火箭方面,中國同樣也雄心勃勃。白皮書中計劃,今後五年內,將展開重型運載
火箭工程。迄今為止最重的中國火箭長征5號已於今年11月從海南文昌發射, 其發射重量
超過800噸。
https://static.dw.com/image/19357563_303.jpg
全新基地
值得注意的是,用於發射重型航天器的海南文昌發射場已經於今年6月投入使用。圖為今
年6月從該基地首飛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長征7號。
https://static.dw.com/image/36122005_303.jpg
空間站
令人驚訝的是,白皮書對載人航天只是寥寥數筆:發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
實驗室進行對接;完成空間站各艙段主要研製工作,開展空間站在軌組裝建造和運營;提
升載人航天能力,為載人探索開發地月空間奠定基礎。圖為今年10月神舟11號載人飛船與
天宮2號實驗室對接的合成照片。
https://static.dw.com/image/36056749_303.jpg
成熟技術
不過,白皮書中花了較多筆墨描寫了過去5年中載人航天領域的成就,稱「中國已突破掌
握載人天地往返、空間出艙、空間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航天員中期駐留等載人航天領
域重大技術。」圖為10月17日,即將搭乘神舟11號開始太空旅程之前,兩名太空人陳東和
景海鵬(右)向歡送人群揮手致意。
https://static.dw.com/image/16896029_303.jpg
太空女俠
在過去五年間,中國還先後將兩名女性太空人送入太空:劉洋與王亞平(圖)。
https://static.dw.com/image/17337386_303.jpg
導航系統
白皮書還提到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表示中國計劃在2020年前後,完成35顆衛星發射組網
,為全球用戶提供服務。
https://static.dw.com/image/36889213_303.jpg
國際合作
中國原本計劃在導航系統上與歐洲合作,共同開發伽利略衛星導航系統(圖)。然而,由於
歐洲各國之間協調不暢,項目進展緩慢,導致中國決定「單干」。不過,在27日公佈的白
皮書中,中國方面強調將進一步加強國際航天合作,並且提到中國與歐洲已經簽署了《
2015-2020年中歐航天合作大綱》。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reurl.cc/D653DQ
作者: makinoyui (大商共主・仙劍哥)   2020-12-07 22:13:00
好的 紅色
作者: js52666   2020-12-07 22:13:00
還有快10億的小粉紅偷懶!
作者: FannWong (AJ~1985)   2020-12-07 22:13:00
讓祖國再次偉大 祖國萬歲
作者: ghj10625 (blindgrass)   2020-12-07 22:13:00
偉大祖國
作者: mopigou (mopi)   2020-12-07 22:13:00
月球:媽的,不要亂丟垃圾
作者: funkD (放可)   2020-12-07 22:14:00
還有8億多人還沒點 是不想要信用點數嗎
作者: eyesg (彌十郎)   2020-12-07 22:14:00
笑死 各種維穩轉移
作者: darkbrigher (暗行者)   2020-12-07 22:18:00
ㄟㄟㄟ 這是不是表示中國有10億人無法上網XDD
作者: leonhsu (小徐)   2020-12-07 22:18:00
月球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自古嫦娥即定居在那
作者: gankgf (幹客女友)   2020-12-07 22:23:00
人家美國45年前就登月了 支那現在拿出來吹 笑死
作者: dbdudsorj (..)   2020-12-07 22:26:00
好啦隨便
作者: grant790110 (歷史的過客)   2020-12-07 22:31:00
還我河山
作者: gaddafi (格達費™迎未來 點亮臺灣)   2020-12-07 22:32:00
幹你娘機掰 ptt墮落到這種程度 幹你娘
作者: OsakaLife (WHing)   2020-12-07 22:33:00
這下好了 連月球都染毒了
作者: everOrz (紅的喜氣)   2020-12-07 22:41:00
支那愛國廚每看到一次就尷尬一次
作者: OPPAISuki (OPPAISuki)   2020-12-07 22:52:00
祖國威武 超越美國啦!
作者: chadhsieh (謝老闆)   2020-12-07 22:57:00
讚啦 至少黃種人還能 探月 有核彈 聯合國安理會五常之一 日本人還辦不到呢!
作者: telboy (....)   2020-12-07 23:14:00
病毒也要傳給月球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