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台大學生六都占逾8成 教育真能翻轉人生?

作者: amordelcor (heyheyhey)   2020-08-22 11:52:24
教育該學的是面對事情的態度
有正向的思考
朋友舉幾個例子:
1. 台北市沒什麼好的 高雄才有規劃
2. 台大沒什麼了不起 郭董也不是台大的
3. 窮人也是可以翻身 阿扁不也是翻身了?
4. 人生不是只有錢 有錢不快樂有用嗎?
就像現在蟑螂控制輿論
洗掉反政府的任何意見
但至少不會像白色恐怖一樣
還有命在
*知足常樂*
自然能翻轉人生
懂?
※ 引述《smallcan (I am tired)》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聯合報
: 2.記者署名:
: 馮靖惠
: 3.完整新聞標題:
: 台大學生六都占逾8成 教育真能翻轉人生?
: 4.完整新聞內文:
: 台灣大學統計,今年透過指考分發進台大的學生中,有85%來自六都,其中台北市占32%

: 台最高。不少相關研究都顯示,台大學生的家庭所得高於公立大學平均值,醫學等熱門

: 學生平均家戶所得相對較高,想靠教育翻轉人生,現實似乎日益困難。
: 台大學生家庭所得中位數約150萬 高於公私立大學
: 教育常被認為是「脫貧」的方式之一,有助促進階級流動。但當家庭背景、經濟能力影

: 受教育機會的比重愈來愈高,教育促進階級流動的作用,就沒有預期中的大。
: 台大教授林明仁2019年曾發表相關研究,探討親代所得與資產如何影響子代(1993至19
95
: 出生世代)教育取得的機會。該研究分析財稅資料中心2000至2015年資料,串連親代所

: 、資產及子代就學資料後,發現家戶所得及資產與高等教育的就讀機會呈高度相關。研

: 指出,台大學生的家庭所得中位數為150萬元左右,高於全體公立大學的110萬元,也高

: 私立大學的100萬元。
: 另一份台大教授駱明慶2016年發表的研究發現,2011至2014年間,台北市18歲人口成為

: 大生的比率,是花蓮的是7.37倍,其中北市大安區更是花蓮的12.83倍,也就是住在都

: 精華區的人進台大的機率遠高於偏鄉。
: 義務教育國小階段 呈現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景況
: 當家庭所得嚴重影響階級流動,極可能造成「貧窮世襲」。台灣在義務教育剛開始的國

: 階段,就明顯呈現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景況。
: 教育部統計,即將開學的109學年度,就有四所國小廢校或整併,主要位在偏鄉或人口

: 流嚴重的社區。因為連續招不到新生或學生人數太少,被政府勒令裁併,主要理由不外

: 是以經濟效益作考量,認為「小校人少,為何還需要花這麼多經費和資源。」
: 政府有責任讓偏鄉或弱勢 接受相同品質的義務教育
: 但當政府資源落差愈來愈大,惡性循環下,偏鄉家庭為了孩子的未來,有能力者就趕快

: 移,沒能力繼續留下的,當學校招不到新生,自然走上廢校一途。小校廢校後,已入學

: 學生只好轉介到鄰近的大校,後續的學習成效如何、有沒有受到妥善的照顧,幾乎看不

: 政府追蹤。
: 教育一直以來被視為弱勢家庭子女是翻轉個人命運的鑰匙,就國家發展而言,政府有責

: 顧及社會公平正義,讓偏鄉或弱勢家庭子女,能有機會和其他人民接受相同品質的義務

: 育。
: 國教、高教都沒做好 如何追求世界卓越?
: 但現今的教育體制太僵化,國教、高教都沒做好。高等教育經費不足、太「鎖國」,即
使
: 經費較充裕的頂大,也只能「穿小鞋」打國際盃,如何追求世界卓越?
: 至於國民教育,更仍用早年大校觀念在經營小校,不夠多元且因地制宜;應讓學校自主

: 混齡教學或適性學習、線上學習甚至自學等新的學習方式,才能幫助台灣教育走出新路

: 政府也應投入足夠資源,讓偏鄉小校發展特色。否則在人口外流、集中都市的必然趨勢

: ,小校被迫關閉的悲歌,只能在偏鄉繼續下去。
: 5.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 https://udn.com/news/story/120888/4799385
: 6.備註:
: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 ※ 備註請勿張貼三日內新聞(包含連結、標題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