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工輔法排審 環團痛批為年底選舉買票

作者: ueewen (ueewen)   2018-10-22 21:00:00
1.媒體來源:
民報
2.完整新聞標題:
工輔法排審 環團痛批為年底選舉買票
3.完整新聞內文:
涉及違章工廠合法化問題,爭議多時的《工廠管理輔導法》(簡稱工輔法)修法,繼今年
4月排審後,今(22)日再度被排入立法院經濟委員會的審查中。今天多個環保團體上午
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痛批自辦理「臨時工廠登記」以來,未登記的農地違章工廠數目仍
直線上升,新專案「即報即拆」也成效不彰。直指政府此次急修工輔法,只一味放寬登記
期限、沒有其他配套,就是在為年底選舉買票。
今日多個環團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指出今天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本會期由國民黨立委陳
超明擔任召委)在選舉前夕的預算會期,突然排審《工廠管理輔導法》(簡稱工輔法),
環團痛批,在跨部會討論條文、經濟部已編列預算以及明年全面清查違章工廠的前夕,這
次排審是要再拖累台灣多少年?
環團表示,今年4月,上會期的召委國民黨立委廖國棟以突襲排審詢答,目前三個修法版
本,有兩個是國民黨立委所提,分別是要參選彰化縣長的王惠美委員以及南投選區的許淑
華委員;另一個版本則是民進黨林岱樺立委的版本,其中林岱樺版本的主張,幾乎是一輩
子都可以「假合法」。環團質疑,國民黨執政60年、擺爛60年,而民進黨執政已累計10年
,真的有要解決台灣農地違章工廠問題嗎?
http://cdn.peoplenews.tw/collection/1540196540.png
目前三個修法版本,有兩個是國民黨立委所提,分別是要參選彰化縣長的王惠美委員以及
南投選區的許淑華委員;另一個版本則是民進黨林岱樺立委的版本,其中林岱樺版本的主
張,幾乎是一輩子都可以「假合法」。圖/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提供
時代力量立委高潞・以用說明,從2005年研議《工輔法》修法到2010年修法通過,台灣環
境資訊協會以有製造業者稅籍但沒有工廠登記的企業,推估每年以4000~6000家暴增,
2017年新增有5700多家,2018年算到六月底已有3100多家。合法工廠設置數量不斷突破新
低,更於2016年低於500間(274間),國民黨馬英九執政搞爛台灣農地,讓台灣產業發展
變成「比誰敢違法」、「比誰敢惡質」。
http://cdn.peoplenews.tw/collection/1540196722.png
http://cdn.peoplenews.tw/collection/1540196879.png
高潞・以用指出,藍、綠兩黨的修法版本並不是想處理這7000多家的違章工廠,而是想塞
更多違章工廠,時代力量黨團認為,應該務實進行,確切擬定現有取得臨時登記工廠如何
被輔導,加強取締農地興建違章工廠的條文,並針對相關不同產業、廠商規模研擬不同財
政工具及輔導策略讓台灣廠商有合理、合法且不窒礙難行的生產環境。
地球公民基金會山林國土組專員吳其融指出,《工輔法》不僅無法改善違章工廠,反而數
量暴增。在台灣的發展過程中,民間團體不否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產業,在國民黨的階段
被遺忘了,只當作繳稅的工具,導致缺乏對於「小廠加工、大廠組裝」的產業發展策略及
用地配套,更在地方政府及中央政府默許,台灣農業被作為「培養工業」的犧牲品下,但
違章工廠法律觀念不好去違規使用農地,其實只讓問題更難解,也使嚴峻的農業發展環境
持續惡化。
吳其融強調,違章工廠就業人口60萬、農業從業人口80萬,違章工廠產值1.2兆、農業產
值0.6兆,目前的《工輔法》條文設計,就是農地工業化法,缺乏配套,若政府要顧60萬
的違章工廠就業人口,就是枉顧80萬的農業從業人口,政府要顧違章工廠的產值1.2兆,
就是枉顧0.6兆的農業產值,更罔顧台灣人民飲水、糧食安全。
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研究員湯琳翔表示,違章工廠的問題除了檢討《工輔法》及土地
使用管制的執行面,面對過去的歷史共業,更要能夠遏止更多的違章工廠誕生。行政院去
年10月底整合各部會共同推出「保護農地——拆除農地上新增違規工廠行動方案」。內政
部根據衛星資料土地使用變異點指認有287處疑似違章工廠,最後更只公佈僅17間違章工
廠點位,與環團研究每年動輒上千家新增違章工廠,相距甚遠。
湯琳翔指出,即報即拆作業第一波公布17家,拆了15家。第二波名單從去年底說要公布,
至今仍未公布,更沒後續的評估確認行動方案實施一年後,是否有效遏止違章工廠的增生
。湯琳翔說,如果政府仍繼續忽視違章工廠的蔓生,以及用臨登展延這種沒有任何輔導配
套成效方法來搪塞業者和社會,再多10年也無法真正解決違章工廠的問題。他呼籲行政院
應立刻公布第二波應拆除的違章工廠名單,同時提出行動方案執行一年後,方案成效以及
全國違章工廠的新增建情形。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專職律師郭鴻儀表示,《工輔法》應保障合法登記工廠權益,對於未登
記工廠,應落實工廠管理輔導法的裁罰取締機制,確實執行停水、停電等措施,遏止未登
記工廠數量增加。2010年臨時登記制度實施已8年,取得臨時工廠登記的有7,216家,根據
經濟部2018年2月資料,成功輔導不到40家遷廠到工業區、7家就地合法,證明工輔法幾乎
是一個完全失敗的政策。郭鴻儀說,除了一再對農地或地政主管機關要求鬆綁土地管制外
,看不出主管機關有什麼對臨時登記工廠協助合法輔導轉型的具體措施。
郭鴻儀指出,這些要取得臨登資格的違章工廠,投入污染防制設備、消防及水土保持等成
本,並接受政府管制,雖仍有諸多問題,但還有更大一批不願接受政府規範的廠商,這些
惡質的未登記工廠寧可躲在檯面下繼續生產製造,也不願意浮出檯面接受臨登輔導。現階
段,如果連願意浮出檯面接受輔導的臨登工廠都沒有辦法輔導轉型合法,就更別談其他未
登記工廠要透過展延、放寬臨登來處理。一再展延臨登,放寬更多未登記工廠取得臨登資
格,惡質廠商投機心態將繼續違法使用土地,合法登記工廠也將失去對政府的信任,這無
疑是飲鴆止渴、捨本逐末的爛方法。
民團呼籲,立即停止審議林岱樺委員、王惠美委員及許淑華委員的錯誤《工廠管理輔導法
》修法版本;已取得臨時登記證的違章工廠不得展延,在2020年6月2日前輔導合法,進駐
工業區;新增建違章工廠全面即報即拆,中高污染違章工廠限期拆遷或遷入工業區。
http://cdn.peoplenews.tw/collection/1540196585.png
http://cdn.peoplenews.tw/collection/1540196620.png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s://tinyurl.com/yaxd77yl
5.備註:
宗教基本法和工輔法是兩大買票利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