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小行星命名沈君山 學界緬懷一代人文科學

作者: asd245438 (不要問,一切都是幻影~)   2018-09-12 21:04:06
媒體來源:中央社
小行星命名沈君山 學界緬懷一代人文科學家
知名物理學家、前清華大學校長沈君山今天辭世,他是具有人文素養的科學家,甚至太空
裡有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沈君山」,表彰他對天文學的貢獻,他的逝去,令學界緬懷不
已。
清華大學前校長、物理學家沈君山今天上午10時病逝於新竹馬偕醫院,享壽87歲。
沈君山的父親(沈宗瀚)是農業專家,曾任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今農委會)主委。沈君
山和父母來台後,在台灣大學取得物理學士學位,後赴美深造,於馬里蘭大學取得物理博
士學位,任教於普度大學。回台任教後,於民國83年上任清大學長,致力發展通識教育,
並讓理工為主的清大,兼具人文學風和藝術氣息。
中央大學前副校長、天文所教授葉永烜表示,沈君山本來在美國可以有很好的發展,但他
卻選擇回到台灣,帶動台灣的研究和教育,影響了一個世代的學者。
葉永烜表示,沈君山在學界一路走來,都非常有魄力,出版、翻譯了許多重要書籍,也寫
了很多文章,將天文學知識介紹到台灣,可以說台灣的天文學研究,最先是由沈君山一手
促成的。
沈君山致力於科普推廣,好文筆也讓人津津樂道,曾著有「浮生三記」、「浮生後記」、
「浮生再記」等。葉永烜回憶自己在念大學時,讀過沈君山一本介紹反物質的書,看完非
常興奮,激起他找尋更多相關的書籍來看,沈君山寫過很多科普文章,啟迪許多台灣學生
,對天文產生興趣。
中央大學鹿林天文台曾將一顆新發現的小行星(編號202605),於民國98年命名為沈君山
(Shenchunshan),如今地球上的沈君山已消逝,但太空裡的「沈君山」仍持續存在星海
中。
沈君山除了是物理學家,也是橋藝、圍棋高手,引領清大發展人文學風,教育部長葉俊榮
表示,沈君山不只是科學家,也關心社會和人文議題,是學生們效法的對象。
葉俊榮在台灣大學任教時,曾在一些機會與沈君山針對國家核能政策有些討論。他回憶沈
君山雖然是物理學家,但關注的層面卻不只侷限於物理現象、科學上的詮釋,而是包含社
會、人文等議題,對他非常敬佩。
葉俊榮表示,沈君山是一個傑出的物理學家、教育家,在清大校長任內,充分展現愛大學
、愛學校、愛學生的情懷,更重要的是他心胸非常開闊、興趣非常廣泛,時常成為學生和
社會討論與模仿的對象。
葉俊榮也提到,最近除了沈君山,包括胡佛、胡勝正、楊國樞等「老師輩」的自由主義學
者接連去世,在台灣發展過程中帶領後輩做思考、做實踐,都非常值得景仰。他們都在80
歲左右高齡去世,是台灣社會的損失,教育部門也希望把他們的想法和典範延續下去。(
編輯:陳清芳)1070912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na.com.tw/news/ahel/201809120189-1.aspx
5.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水桶,請注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