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柯文哲:人生而平等,這句話其實是放X

作者: jeromeshih (以謹慎態度來面對問題)   2018-09-10 17:20:58
人的不平等很多啊
外表、家世、天分、性格的差異造成的影響就很深遠了
個人天分就決定可以獲得的知識速度,也影響可以爬升的範圍
家庭差異也影響很多
a.一個是視野
b.一個是做事習慣(ex:紀律)
c.一個是社交能力
d.家庭資源
兩個差不多智商的人,一個生長在家境良好,資源充足,有較適當的教育和人格培養的。另外一個生長在家境不好,環境也不好的人。
就算兩者智商一樣,但絕大多數來說也會拉開,經過效果加乘後越拉越遠,也就是所謂的馬太效應:「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凡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去。」
拿很常被討論的階級差異的氣質來說,這個需要透過文化資本的長期累積才能養成
普通人要培養出上層的階級,不知是否有比0.000001還高
因為氣質可能幾個部分
1.念書
2.視野以及價值觀
3.打扮以及穿著
4.生活的經驗
5.社交技巧
其實念書是會最好解決的,因為還是吃一部分的天分,但是基本上還是有機會達成,成功大約1/100
社交的部分看是否能夠和人輕鬆融入,這部分一樣還是有機會,成功機率至少1/10,ex:各種業務人才就是這樣能夠打入上層社會
再加上1/100的運氣可能有機會,因為有些差距其實是受資源影響,而這又影響互動的話題
所以念書1/100,社交1/10,運氣1/100
就剩0.000001了
而且從上面來說2 3 4難度更高,舉例如下
a.人家提到CK香水以及Jo Malone的氣味差異,這個沒體驗過要怎麼回答
b.有人提到某某某全身行頭超過百萬,光手錶就XX萬,衣服就是OOO品牌
c.去年夏天我跑去大堡礁潛水,感覺環境不錯,不過上次朋友說跑去極光看這個體驗比較特殊喔,還是明年要去冰島呢
d.我覺得小孩從小就是要有啟發的玩具,像樂高我替他買的,讓他從做中體驗感覺認知能力有增強
e.其實我親人朋友,雖然在國外念書,但還是覺得台灣比較適合居住所以就搬回來了
f.我有認識XXX,他說最近土建融的案子上升,感覺景氣變好,你上次買的那間看來應該未來可期,這樣你又多一些裝潢費可以改造一下你家了
g.我說最近都走工業風,不過我還是比較偏好傳統的木作搭配鐵件,感覺要找到好設計師也不容易,還是要走鄉村風加一個壁爐呢
h.我覺得之前看過這間公司,雖然技術方面還算不錯,但是公司制度看起來有點問題,而且老闆以前的評價聽說不太好,擔心有掏空的可能
而且東西方其實都有類似諺語描述這情況
西方:
It takes three generations to make a gentleman
東方:
富過三代,才知吃穿(台語)
畢竟人的生命有限,沒有別貴人幫忙,基本上很難大幅突破。詩畫、木材、建築、古玩、石頭等等,如果都要靠自己學會的時間成本以及學習成本要投入多少?
而且在不同的長輩造成的氣質薰陶也差異很大
以上,還只是部分距離敘述,有些侷限塑造出的氣質是難從一般家庭培養出的,因為這也是資源落差
而上層的人還可透過不同方式進行階級壟斷,有幾個面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