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為什麼台灣的教育沒有教理財

作者: citywall (轉角處的驚嘆號!!)   2018-07-07 08:30:27
常聽人說到"你不理財, 財不理你",
但真實世界中, 絕大數人往往經歷的是 "你不理財, 財不離你"
原文問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不從小教育投資理財?
雖然是事實, 但本篇不寫什麼教育不以金錢出發, 這種唱高調的論點
按: 教育與學習時, 確實該以學習能力出發, 一開始就想錢的人, 書往往念不好
事實上這也並不是富人的陰謀論, 富人根本不擔心窮人去學投資理財
他反而很希望窮人多學點投資理財, 學了幾招歡喜進場, 結果被當養分
對一般人而言, 投資理財的道理其實大巧不工, 就是四個字"開源節流"
所謂開源, 是指只要有做, 就有正回報的
所謂節流, 是指只要不做, 就不會消失的, 就跟運動節食減肥, 是同樣道理
節流這部分相對簡單, 就是控制慾望, 規劃輸出
而開源這部分之所以很難,
是因為它關係到個人能力, 眼光, 資源基數, 和運氣, 且長時間累積的結果
其關鍵的道理, 就在"交換"的能力, 殘酷的現實是, 別人為什麼要把資源交換給你?
人類社會的經濟運作, 就是各種交換, 世界到處都在進行對手交易,
當你進場, 就有一個對手與你交易, 最後看誰把資源搶到手
如果你看清這一點, 就會懂得為什麼一樣能力的窮人與富人,
在投資理財上為什麼富人最後會勝出, 因為人家基數大機會多, 請的人能力也高
而富人勝出, 就代表輸的是窮人, 這就是你不理財, 財不離你的根本原因
理財這件事, 完全不是靠你學過理財, 就會成功的
而上面一段其實也寫出了一般人的晉身之道,
那就是依附在富人身邊, 當那個被請的人, 幫忙付出能力
工作就是你付出時間與能力, 去交換金錢, 只贏不輸穩當當的
要知道人沒有十全十美的,
人有錢, 那就不見得有能力, 有錢又有能力, 就不見得有時間,
這些都是可拿來交換的目標
"投資自己"說起來很漂亮, 像是唱高調,
但其實這對一般人來說, 是最務實的方法, 投資做事的效率就是創造時間,
投資做事的能力就是增加產能, 投資幫忙做事的人脈就是擴充交換管道,
換句話說, 投資身體健康, 也是在增加時間, 降低未來醫療支出
這些都可以視為投資自己, 那金錢是源源而來, 至少你不會輸
而有悟性的人, 在學校教育中, 就會學到上述各種能力, 讓你自由運用
這相較一般人對投資的想法不太一樣,
一般人覺得投資就是看對標的, 看準時機, 甚至看到未來
然後把錢投進去, 最後變成大富翁, 這就是所謂的理財
而這就是一般人啊
你真想從沒錢變有錢, 就不該當個一般人啊
※ 引述《Xuxxin (Xuxin)》之銘言:
: As title 最近娃娃機的風氣十分的興盛,連我最愛吃的鹹酥雞攤都淪陷變成了夾娃娃

: ,對此本肥深感不滿
: 聽到同學說他想要投資夾娃娃機,或者是投資比特幣都讓我覺得很納悶,平常在說股票

: 危險的人竟然覺得這些東西比股票安全,更扯的是還有人把運動彩券當成投資,這些期

: 值小於零的東西怎麼是投資呢,而且這些人很多都是在考試上數一數二的人,理應是頭

: 好的一群人
: 有沒有八卦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