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與上帝最近距離仍翱翔天際的U2高空偵察機

作者: idunhav1 (你知道天空為什麼是藍的?)   2018-01-21 09:51:56
1.媒體來源:
中時
2.完整新聞標題:
與上帝最近距離 仍翱翔天際的U2高空偵察機
3.完整新聞內文:
https://imgur.com/qrGmX26
美軍現役的U-2高空偵察機,暱稱為「Dragon Lady」。(圖/美國空軍)
2018年01月20日
在軍事衛星和無人機出現以前,要探知敵軍的機密,此時就需要出動一架偵察機,因美蘇
冷戰(Cold War)而生、服役長達60年的U-2偵察機(Lockheed U-2),就是美軍最富盛
名的一款偵察機。不僅美軍使用,對處於兩岸對峙的台灣而言,U-2因「黑貓中隊」而聞
名,卻也為此付出我方多位優先飛行員的性命。去年初病逝的華錫鈞上將,當年曾在美受
訓駕駛U-2,因為機身故障迫降柯爾特斯鎮(Cortez),穿著全套壓力衣走出機艙的他,
意外成為該鎮長年「外星人傳說」的來源。也使這架能在21,000公尺高空執行偵察任務的
U-2,更讓人好奇她這傳奇的一生。
https://youtu.be/aFmKh5uQfNM
隨著雷達、防空飛彈技術日趨先進,讓原先在領空有許多漏洞的蘇聯(USSR),從1950年
起全面執行「嚴格防空政策」(severe air defence policy),迫使美國空軍必須開發
新型高空偵察機,能在2萬公尺以上高速飛行、並精準執行監控與拍攝任務。由凱利·詹
森(Clarence "Kelly" Johnson)設計、本被空軍拒絕的洛克希德(Lockheed)CL-282設
計案,最終逆轉擊敗貝爾飛機(Bell Aircraft)與費柴爾德公司(Fairchild Engine
and Airplane),於1954年被艾森豪總統(Dwight D. Eisenhower)批准,並由中情局(
CIA)出面簽約,讓U-2正式誕生。
https://imgur.com/VQvw03L
美軍U-2高空偵察機曾嘗試降落於美軍美利堅號航母。(圖/美國海軍)
https://imgur.com/GUuHcDG
由於飛行高度達2萬公尺,迫使U-2偵察機飛行員必須穿著全套壓力衣,才能抵禦低溫、低
壓和空氣稀薄。(圖/美國國防部)
美軍選擇了U-(utility,多用途)代號,將CL-282更名為U-2。U-2機身是以F-104星式戰
鬥機(F-104 Starfighter)為藍本,配上一對類似滑翔機的超修長機翼,讓U-2擁有滑翔
機的特性,卻成為飛行員們最大的挑戰。為了保持70,000英尺的飛行高度,U-2A和U-2C必
須以最高速度飛行,經常因為失速或飛行問題,造成後來的任務中,U-2被敵軍偵測或機
身解體的問題;即便安全返航,由於機身與機翼特性,降落也成為駕駛技術的一大挑戰。
https://imgur.com/Xmvtotj
從U-2機艙往外看的地球高空相貌。(圖/美國國防部)
https://imgur.com/2qXxLks
現役美軍U-2高空偵察機駐紮於南韓烏山空軍基地。(圖/美國空軍)
從1956年投入服役起,U-2初期用在對蘇聯領空偵查,曾長驅直入到基輔、莫斯科等地,
最早期蘇聯還不相信,能有飛上兩萬公尺高空的飛機。直到1959年底,蘇聯防空軍裝備
S-75新型防空導彈後,美軍即在隔年吃了大虧,一架深入至葉卡捷琳堡(Yekaterinburg
)附近的U-2被SA-2防空飛彈擊落,飛行員弗朗西斯·鮑爾斯(Francis Gary Powers)成
功跳傘逃生後被俘,由於機體、相機與底片都仍保持完整,也讓美國長年隱瞞的偵察計畫
徹底破功。而在雙方情報機構私下運作下,於1962年在德國,以交換俘虜的方式,讓鮑爾
斯返回美國,也就是電影《間諜橋》(Bridge of Spies)的劇情。
美國於1962年由中情局出面,與遷台的中華民國政府合作,推出「快刀計畫」,成立別名
為「黑貓」的空軍第35中隊。直到1974年計畫裁撤為止,我國空軍共派出28名飛行員、駕
駛U-2偵察機深入大陸進行220次偵察任務,雖成功拍到大陸一二次核試爆、並遍及三十多
省份的影像,但卻也因此付出折損12架U2偵查機和10位飛行員的慘痛代價,包含陳懷生、
李南屏等人,葉常棣與張立義等人被擊落俘虜多年。
U-2偵察機屬於單座飛機,機翼寬度達30公尺長,最高時速能達到821公里,最大航程則可
飛行5,633 公里,因為重量限制,機身上並無掛載武器。雖然服役已達60年,但考量全球
鷹無人機(Global Hawk)技術上仍未能全面取代她,美國政府決定撥款延長U-2偵察機服
役年限。目前除部份機型屬於航太總署(NASA)使用外,還有一部份的機隊駐紮於南韓烏
山空軍基地,用於監控北韓的一舉一動。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80120001976-260417
5.備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