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愛爾蘭跟英國之間有什麼仇恨嗎?!

作者: decorum (Festina Lente)   2017-12-31 11:49:11
※ 引述《mmc109815038 ()》之銘言:
: 這個課本不會教
: 因為太細了
: 早期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都是凱爾特族
: 信奉的是德魯依教
: 德魯依教是地方原始宗教
: 信仰動物神 會用敵人俘虜來獻祭
: 後來來自中歐的盎格魯薩克遜人入侵英格蘭
: 把凱爾特族原住民趕到蘇格蘭跟愛爾蘭
: 然後盎格魯薩克遜人又入侵北愛爾蘭
: 土地上的糾紛讓英國人跟蘇格蘭人還有北愛爾蘭人整天在打仗
: 情況就這樣 英國人跟蘇格蘭人民族不同
: 因此不算是朋友 也不是好鄰居
: 就醬
大概情況是如此,但說法不精確。
盎格魯薩克遜人入侵英格蘭時,凱爾特族原住民其實
多數已經信奉天主教了。當英格蘭被「蠻族」征服後,
沒被征服的愛爾蘭人還保持天主教的傳統,尤其愛爾蘭的修會
將古典拉丁文保存得很好,成為日後古典拉丁文復興的基礎。
義大利因為被蠻族入侵,當地人說的拉丁文受到外來語言的影響,
反而沒有愛爾蘭教士學的古典拉丁文純粹;愛爾蘭的修會制度
後來也成為歐陸天主教修會改革的模範。因為這些原因,
愛爾蘭人是很驕傲的,他們認為自己是歐洲文明的拯救者。
另外,我們現在看英格蘭及愛爾蘭間的仇恨,傾向當作
民族間的衝突,其實是受到19世紀以後興起的民族主義
扭曲的結果。雙方的衝突雖然一直存在,但他們不認為
這是民族間的衝突,而是宗教的衝突:先是基督教和異教的
衝突,後來是正統與異端的衝突,尤其是16世紀宗教革命後,
英倫三島分裂為英國國教和天主教,新舊教廝殺不斷,
雖然信仰分佈和民族大抵是重合的,但宗教情緒遠比民族意識強烈多了。
直到19世紀中,大多數歐洲人還是把宗教當作定義社群的最主要標準。
很多的資料都顯示當被問說「你是什麼人時」,一般歐洲人直覺想到的答案
幾乎毫無例外是「我是基督徒」;再追問下去,他會回說「天主教」
或「正教」或各種新教系統,然後是職業、所生的城市或農村,
民族或國家的觀念幾乎要百般誘導才會出現,而且還不明白那是什麼觀念。
像巴爾幹半島在19世紀先後脫離土耳其的統治而獨立,好幾個新成立的
國家不是自己人當統治者,而是從西歐的王室家族裡迎來新國王,
可沒想自己的族群當家作主的觀念。
等到民族主義在19、20世紀更為發揚時,這些國家就陷入許多歷史糾結了,
比利時就是這樣:一個德國外來的王室,統治著本土南部天主教和北部的新教徒。
以前比利時王室還能實質統治,以聲望和武力壓制雙方的衝突,
民主化以後,天主教和新教徒鬥得不可開交,相對之下,鬼島臺灣算是穩定的了
作者: ccl007 (.......)   2017-12-31 11:51:00
中華民族這概念也是如此 這樣講 光小小台灣在古早交通不便區域差異跟隔閡就已經不小 何況是整塊中國大陸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