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有沒有稅改圖利富人沒人注意的八卦

作者: auditore (虎妹)   2017-12-15 04:06:35
搜尋過版上的文章 真的很少對於此做討論
媒體(記者)也沒本事寫出什麼樣的專題
但台灣稅改很有可能在年底通過 於2018年實施
主要改革內容依照對象別如下
1. 個人
(1)調整扣除額
(2)刪除45%最高稅率(最高降到40%)
(3)股利課稅新制(最高26%分離課稅)
2. 營利事業
(1)未分配盈餘稅從10%降低到5%
(2)營所稅稅率自17%提高到20%
(3)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取消
我們逐條來看
在個人調整扣除額的部分算是各黨派打廣告搶選票的戰場
因為調整扣除額可以讓大多數受薪民眾感覺良好 卻又不會影響到財團利益
而侵蝕稅基的程度又很有限
目前標準扣除額可能會從 9萬 調整到 11萬
薪資所得扣除額可能會從 12.8萬 調整到 18萬
身心障礙扣除額可能會從 12.8萬 調整到 18萬
最後一項一般人比較少用到 我們先就前兩項對於一般受薪階級來討論
本來就未達繳稅級距的22K就不用說了,政府改善所得才對這個群體有幫助
以年薪80萬使用標準扣除額的普遍上班族來說
一整年的稅賦不過就是從(800,000-90,000-128,000)*0.12-37800=32,040
變成
(800,000-110,000-180,000)*0.12-37800=23,400
(尚未公佈新的稅率級距區間,故以現行薪資稅率級距計算)
於是ㄧ般民眾為了一整年可以省下8,640(降低幅度達27%)
高呼德政 因為一般民眾也不會用到45%稅率,手上也不會抓滿股票,所以後面的稅改政策

我們先來看一般靠薪資領到一年30,000,000最高級距的人會有什麼影響
稅率會從原本的
(30,000,000-90,000-128,000)*0.45-1,345,100=12,056,800
變為
540000*0.05+(1,210,000-540,000)*0.12+(2,420,000-1,210,000)*0.2+(4,530,000-2,42
0,
27000+804,000+242000+633000+10,072,000=11,778,000
差距是278,800,降低幅度為2.3%
這更是讓民眾高潮了,降低45%到40%也沒什麼嘛~蠻公平的啊
但你有想過「真●有錢人」是靠領薪資過活的嗎?
但我們來試算一下若你是ㄧ個不靠薪資,一身充滿皺摺,只靠股利領到最高稅率級距的肥

假設此肥宅一年靠股利領到50,000,000
他的稅賦會從原本的
(50,000,000-90,000-128,000)*0.45-1,345,100=21,056,800
變成
50,000,000*0.26=13,000,000
直接降低了8,056,900的稅賦,降低幅度達38%
這合理嗎?當然這個政策是配合營利事業所得稅中的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廢除的緣故,但

此外一般公司因為股權分散,也大半的股權都是ㄧ般百姓持有,所以股東可扣抵稅額帳戶

股利收入在台灣也不過就是財團老闆、官二代富二代主要的收入來源「之一」
另一個主要的部分就是來自於不動產增值
這也是台灣年輕人買不起房子的主要原因,因為資本家持有成本過低,他大可以放著跟你

如果說稅改想要的是擴大稅基,最公平的課徵方式應該就是「空屋」稅
當然很多人說台灣的非住屋房屋稅已經課徵到2.4%~3.6%,與美國的1%~4%並無差異,但我

只要能將房屋課稅限值以附近成交實價平均計算,將資本家每年持有之成本拉到市值的4%

不過 立委諸公們
應該還是會繼續吵扣除額要多幾千還是少幾千,繼續忽視空屋稅的必要性
畢竟那才是大多數有選票的人才看得懂,又不會打到自己跟金主
希望大家能注意即將三讀通過的稅改
也歡迎版上高手對文章勘誤
作者: formatted (ゴミ丼 わがんりんにゃれ)   2017-12-15 04:07:00
好 幫高
作者: nestea911399 (打爆日本 前進舊金山!)   2017-12-15 04:07:00
看不懂
作者: bagajun (八嘎囧)   2017-12-15 04:07:00
先噓等等補推
作者: AlHorford15 (第6號試片員)   2017-12-15 04:09:00
記者晚點就要開抄了
作者: barbarian72 (barbarian72)   2017-12-15 04:10:00
早就看到了 但 又能如何?看久就習慣了
作者: hosen (didi)   2017-12-15 04:10:00
你算錯了營所稅從17%漲到20%,哪來的5000萬可以領股東投資減免本來可以扣除,現在取消了
作者: bluetory99 (BLUETORY)   2017-12-15 04:16:00
問題你要如何評定市價?房子又沒賣出去你怎麼知道多少難道參考對面還是附近的賣多少嗎?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17-12-15 04:17:00
股利這項對稅基影響也不是很大
作者: popeyewowo (紅塵阡陌)   2017-12-15 04:17:00
太晚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17-12-15 04:18:00
最好的稅改還是緩慢提高地價稅,臺灣地價稅太低不過個人也支持你說的空屋稅,持有稅的課徵很重要
作者: hosen (didi)   2017-12-15 04:23:00
腦殘沒藥醫,股利不就是從企業稅後純益分配而來的,被多課3%,不就連帶的股利變少了。不懂財政部的規劃,收的稅還是要一樣多,只差在從誰的口袋拿出來而已,從財團課稅,你是在不爽什麼
作者: tryagain24 (wilson156)   2017-12-15 04:27:00
立法的就吱吱富人 你要他砸自己的腳???
作者: hosen (didi)   2017-12-15 04:29:00
真是腦殘,解釋了還聽不懂,一直在扎稻草人,大股東少課的稅已經先從企業顆到了我講的事實,建議去聽聽別人的看法,就知道自己錯了到現在還聽不懂?企業賺1000萬原本被課170萬,830萬分給股東,改制後剩800萬股利分給股東,分得錢就變少,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想來認證就來認證
作者: x001611 (x001611)   2017-12-15 04:40:00
綠畜拿中國錢辦事啊 要讓台灣人活不下去
作者: XDDXDD (哈哈哈哈哈哈哈)   2017-12-15 04:41:00
半夜還能這麼認真 只能推惹QQ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4:51:00
45本來就太高,可以去參考其他國家的稅率台灣這種投資環境怎麼吸引富人留下?
作者: christopherl (Crystal~++)   2017-12-15 05:02:00
看不懂+1 求懶人包
作者: kevin05233 (kk)   2017-12-15 05:03:00
我想原po想表達的是相對剝奪感的概念,受薪階級夫妻倆ㄧ年辛辛苦苦賺個來了80w減個千把萬塊當小雀幸,大股東大地主輕輕鬆鬆年賺5000萬省的稅還更多(說真的我看不懂算式寫的省38%) ,雖然說股利收入少了3%..資本社會就是這樣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17-12-15 05:04:00
你是不是故意不提廢除兩稅合一,還是你忘了?
作者: tryagain24 (wilson156)   2017-12-15 05:07:00
呵呵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07:00
別眼紅了,那你怎麼不噴新加坡的低稅率之前那個畸形的股利稅率早就該改,一堆弊病人家國家是一直在招商引人才進入台灣是用稅制趕跑一堆有能力有錢的人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17-12-15 05:10:00
省38%那邊應該是算錯了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10:00
哪一個外來的高階白領想在台灣繳重稅
作者: bluetory99 (BLUETORY)   2017-12-15 05:11:00
兩稅合一就ICA啊他有提,不過稅制本來就這樣你只能一步一步慢慢改不能一次到位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12:00
奉勸一句話,所得稅再怎麼改,你也改變不了富人的避稅方式,即使新版全球肥咖出來也一樣
作者: bluetory99 (BLUETORY)   2017-12-15 05:12:00
我記得這個版本已經是五個裡面衝擊最小的了而且只領股利且拿到這麼多的也不到100人不過我個人是反對這次稅改啦營所稅應該升到25然後取消未分配盈餘稅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16:00
原po就喜歡放大這一小撮富人來仇富你相信就繼續相信,看香港、中國、新加坡甚至以後的東南亞把人都吸過去,只因爲台灣民眾仇富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17-12-15 05:19:00
你即然知道廢除兩稅合一,那為什麼你還會算錯?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19:00
如你文章所述,所得稅制不是問題,房地產那邊才是所得稅不可能改到十全十美,你著重在圖利富人那怎麼不說未來可以吸引很多白領人才來?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17-12-15 05:22:00
你知不知道你那降幅38%是算錯了嗎?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22:00
台灣百分之兩百會以一個名義進入全球肥咖,不用擔心跟當年一樣,牽扯「利」這個字,中國不可能放過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17-12-15 05:23:00
CRS?
作者: kevin05233 (kk)   2017-12-15 05:25:00
房屋土地如果是自由買賣的商品,就不應該逞罰長期持
作者: bluetory99 (BLUETORY)   2017-12-15 05:25:00
哪邊是只圖利==你不也算到受薪階級也有減稅嗎
作者: bluetory99 (BLUETORY)   2017-12-15 05:26:00
況且個人全部減稅稅收還不增反減為什麼?法人多繳了啊
作者: kevin05233 (kk)   2017-12-15 05:26:00
作者: bluetory99 (BLUETORY)   2017-12-15 05:27:00
如果這樣你還是覺得稅改"只"圖利富人階層那我無話可說*不減反增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44:00
看到勝文少繳好幾千萬好幾億就跳腳其他受薪階級都受惠,存股也是假借討論稅負弊端,實則仇富罷了
作者: urgrandpa (林鄒公)   2017-12-15 05:57:00
原來是個SJW啊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5:57:00
我的邏輯很簡單,税,尤其是所得稅,不是完全公正公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17-12-15 06:04:00
#1QClJM4c 我的回應,請你指教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05:00
股利滾入綜所稅計算就是一隻牛被扒好幾層皮你一個台灣公司高階白領,有能力有腦袋一人產值吊打幾百個領22k,請問他為什麼不去稅負優勢的國家,很多中高階白領同時也擁有公司股票這樣股利滾入綜所稅,被扒一堆皮,分離課稅才正常去查查台灣高階人才2010-2017外流多少,會嚇死你這個稅改「只」圖利富人? 你抓一個特定族群出來不就是二分法的一種,還好意思照你的意思台灣可比照北歐國家,每個最高稅率都五十以
作者: zero7810 (aa)   2017-12-15 06:12:00
只能說 你體會跟理解的不夠深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12:00
上,這樣就公平正義了嗎?那該有的高福利和高發展呢?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17-12-15 06:13:00
麻煩大家看一下我這篇 #1QClJM4c ,然後認為誰算的比較對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13:00
稅負絕對是一個全球高階人才考慮的重要原因
作者: zero7810 (aa)   2017-12-15 06:13:00
你定義的有錢人 其實是老實繳稅的高階中產階級 你心中想打的有錢人 你怎麼改稅法都課不到稅的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18:00
低所得和高工時是我討論的高階白領外逃原因?的確,以所得來講台灣連高階也被屌打,但稅負就是影響實質所得的重要因素,兩個因素都很爛當然離開現在稅改要把其中一個因素改的更有吸引力,不過我看你眼中只有四個字,「圖利富人」
作者: fj73309 (阿笨)   2017-12-15 06:24:00
推!有發現,對這蔡府已經放棄了。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31:00
下一篇已經打臉你的算法,快去回啦zz
作者: Vassili242   2017-12-15 06:34:00
民進黨意外嗎 誰叫你要投民進黨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35:00
就說你理盲而仇富你還不信欸欸,起床叫你律師教你稅法,還要告人咧XD你提律師我就就舉你的律師啊,你要找會計師也可以
作者: turgnev   2017-12-15 06:53:00
地主進步黨,你還要期待什麼?地價稅又要調降了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53:00
Imputation Credit Account你要講的是這個對吧
作者: auditore (虎妹)   2017-12-15 06:55:00
google的很快 但你可以繼續研究一下那個怎麼算嗎 加油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6:56:00
股東可扣抵帳戶取消
作者: bluetory99 (BLUETORY)   2017-12-15 06:57:00
很現實如果列入綜合所得課徵那就大家都不用改回家睡覺 就看你覺得都不改比較好還是改這樣比較好up to you不過綜合所得的"綜合"根本是個笑話資本所得都分離課徵之後就叫薪資稅好了根本也沒綜合到lol
作者: LINPINPARK (lalalo)   2017-12-15 07:01:00
這部分都還在研擬,我想不應改成為你稅法算式的依據甚至還在討論有過度期,還是沒有不是嗎?我支持稅改,廢除兩稅合一扣抵制度
作者: rwhung (畫一隻雞)   2017-12-15 07:25:00
我大概了解你的算法。 但你原始文章提供的訊息和你後來提供的圖,資訊也差太多
作者: a8960609   2017-12-15 07:30:00
幫推
作者: oooo83415 (藍綺)   2017-12-15 07:32:00
不懂,但似乎有討論空間,推
作者: aas (Damon)   2017-12-15 07:35:00
哇 意思是要鼓勵炒股喔
作者: aegis43210 (宇宙)   2017-12-15 07:36:00
就是該懲罰長期持有的人呀,土地要換手才能創造財富每個人都在養地就會是一灘死水,降低交易稅,提高持有稅才是最好做法
作者: coolorphen (楊梅職訓99期電機控制)   2017-12-15 07:50:00
高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