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轉錄] 川藏鐵路隧道工程

作者: gvaccine (瓦辛)   2017-08-31 02:02:04
※ [本文轉錄自 Railway 看板 #1Pfjit0v ]
作者: ted5566 (ted) 看板: Railway
標題: [轉錄] 川藏鐵路隧道工程
時間: Wed Aug 30 23:35:16 2017
http://www.suidaojs.com/CN/Y2017/V37/I8/1049
鄭宗溪,孫其清. 川藏鐵路隧道工程[J]. 隧道建設, 2017, 37(8): 1049-1054.
1. 工程概況
1.1 川藏鐵路概況
川藏鐵路線路佈置見圖1,從成都經雅安、康定、昌都、林芝、山南到拉薩,依次穿越二郎山、折多山、高爾寺山、沙魯里山、芒康山、他念他翁山、伯舒拉嶺、色季拉山等8座高山,經過大渡河、雅礱江、金沙江、瀾滄江、怒江、易貢藏布江、雅魯藏布江等7大江河,地勢北高南低、西高東低。全線建築長度1742.39 km。
https://i.imgur.com/OXvuyJT.jpg
圖1 川藏鐵路線路佈置圖
川藏鐵路主要技術標準推薦表見表1。
https://i.imgur.com/GQCwDB0.jpg
1.2 川藏鐵路隧道工程概況
川藏鐵路全線隧道共計198座,總長1223.451 km,佔線路總長的70.2%;特長隧道46座,長724.441 km。各段隧道具體情況見表2。
https://i.imgur.com/GJVRKlv.jpg
未開工建設段重點隧道有折多山隧道(20.008 km)、海子山隧道(32.541 km)、芒康山隧道(30.534 km)、業拉山隧道(23.243 km)、伯舒拉嶺隧道(28.000 km)和安久拉山隧道(20.089 km),以上隧道長度均為初步方案擬定,最終方案仍在持續研究中,也可能出現更長的隧道建設方案;已開工建設段重點隧道有桑珠嶺隧道(16.449 km)和達嘎拉隧道(17.310 km)。
川藏鐵路特長隧道面臨的工程難題主要有高烈度、高地應力岩爆、軟岩大變形、高地溫和活動斷裂。其中:高地溫隧道10座,地溫為28.7~86.0 ℃;高地應力隧道35座,隧道最大埋深2600 m;跨活動斷裂隧道7座;同時受上述工程難題耦合作用的隧道12座。
2. 工程沿線自然環境及地質特徵
2.1 工程沿線自然環境
川藏鐵路依次經過四川盆地、川西高山峽谷區、川西高山原區、藏東南橫斷山區、藏南谷底區等5個地貌單元。線路經過區域山高谷深,地形條件極其複雜。
青藏高原具有高寒、大溫差、強紫外線、氣候乾燥等特點。線路所經過地區高原氣候垂直分帶顯著,冬季極端最低氣溫為-32.2 ℃,夏季最高氣溫為40 ℃,晝夜最大溫差可達35 ℃。高原區降雨量為450~1127 mm,部分地區年平均降雨量僅為400 mm,且具有分配極不均勻的特徵。
2.2 工程地質特徵
川藏鐵路所經區域地勢跌宕起伏,跨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3江並流的橫斷山區,地處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碰撞隆升形成的青藏高原中東部,沿線山高谷深、地層岩性混雜多變,新構造運動劇烈,深大活動斷裂廣泛分佈,內、外動力地質作用強烈,強震頻繁,震級大、烈度高,崩塌、滑坡、泥石流等(誘發)大(巨)型不良地質體(群)和特殊岩土發育,其種類及規模均屬罕見;河谷斜坡穩定性差,氣候惡劣且急劇多變,建設難度前所未有。
2.2.1 地層岩性
川藏鐵路沿線地層岩性分佈見圖2,從第四紀至震旦紀均有分佈,以碎屑岩、板岩、千枚岩、花崗岩類岩漿岩、火山岩為主,岩石破碎,裂隙發育。
https://i.imgur.com/9lvH71t.jpg
圖2 川藏鐵路地層岩性分佈
2.2.2 大地構造
川藏鐵路區域大地構造見圖3。具體分區為: Ⅷ揚子陸塊區、 Ⅴ羌塘—三江造山系、Ⅵ班公湖—雙湖—怒江—昌寧對接帶、 Ⅶ岡底斯—喜馬拉雅造山系等4個一級構造單元;瀾滄江斷裂、雅魯藏布江斷裂2個板塊結合帶(也稱縫合帶)斷裂,龍門山斷裂、金沙江斷裂、怒江斷裂等3個地殼拼接帶(也稱縫合帶)斷裂。
https://i.imgur.com/oRsqVS6.jpg
圖3 川藏鐵路區域大地構造
2.2.3 深大斷裂
川藏鐵路沿線區域地質構造見圖4。深大活動斷裂密集發育,主要分佈有龍門山、鮮水河、玉龍希、理塘、甘孜—理塘、巴塘、金沙江、瀾滄江、班公湖—怒江、八宿、嘉黎—易貢、雅魯藏布江、沃卡等10餘條深大活動斷裂帶。
https://i.imgur.com/Z4mPtim.jpg
圖4 川藏鐵路區域大地構造
2.2.4 地震
川藏鐵路沿線區域地震震中分佈見圖5,主要穿越青藏地震區的龍門山地震帶、鮮水河—滇東地震帶、藏中地震帶及喜馬拉雅地震帶。沿線地震活動強烈,大地震頻發。據史料記載,該沿線區域發生7級以上地震至少22次。
https://i.imgur.com/bls4x3I.jpg
圖5 川藏鐵路沿線區域地震震中分佈(M≧6.0,公元1128—2012年)
《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顯示(見圖6),川藏鐵路沿線總體位於高烈度地震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4)g,其中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2g佔比53.57% 。最大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4g,主要集中在波密—林芝段(帕隆藏布)和康定—瀘定段(大渡河瓦斯溝段)。
https://i.imgur.com/oZXi712.jpg
圖6 川藏鐵路沿線地震動參數分佈
2.2.5 高地溫
川藏鐵路所經地區屬地中海—喜馬拉雅地熱帶,熱泉(水)主要沿深大活動斷裂帶出露(集中在沃卡、八宿、巴塘、康定一帶)。全線有約50個對線路有影響的高溫熱泉,約15個隧道可能存在高溫熱害,已開工建設的拉林線桑珠嶺隧道開挖最高岩溫達86 ℃。桑珠嶺隧道岩溫探測見圖7。
https://i.imgur.com/dnlXxvl.jpg
圖7 桑珠嶺隧道探測孔溫度
2.2.6 高地應力
川藏鐵路沿線穿越8座高山,隧道埋深從數百m至2600 m,深埋長大隧道面臨的高地應力問題不可避免。沿線隧道在高地應力作用下的破壞情況見圖8。
https://i.imgur.com/Lxi3KNp.jpg
圖8 高應力隧道破壞
2.2.7 凍土
川藏鐵路沿線分佈有季節性凍土,主要在新都橋和理塘盆地(見圖9),最大凍結深度為1.6 m。凍土區地下水隨季節變化,對隧道洞口段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影響較大。
https://i.imgur.com/K018IbP.jpg
圖9 理塘盆地凍融地貌
2.2.8 崩塌
川藏鐵路沿線崩塌分佈廣泛、類型多樣,目前共統計到236處,其中高山峽谷區危岩體海拔高,落石能量大,危害特別嚴重。瀘定—康定段危岩落石及高位岩崩如圖10所示。
https://i.imgur.com/stVcWWC.jpg
圖10 瀘定—康定段危岩落石及高位岩崩
2.2.9 泥石流
川藏鐵路沿線目前共統計到各類泥石流溝238條,雅安—康定段(瀘定新城泥石流堆積扇如圖11所示)和然烏至通麥段(泥石流溝分佈如圖12所示)泥石流最為發育。
https://i.imgur.com/CoTqP6J.jpg
圖11 瀘定新城泥石流堆積扇全貌
https://i.imgur.com/URuuRDl.jpg
圖12 然烏至通麥段泥石流溝分佈
3. 可能出現的典型長大隧道(未開工段)
川藏線未開工建設的雅安—康定段、康定—林芝段可能出現的長大隧道方案分佈見圖13,包括:瀘定—康定段郭達山隧道(39 km)、康定—新都橋段折多山隧道(40 km)、雅江—理塘段沙魯裡山隧道(69 km)、理塘—巴塘段海子山隧道(37 km)、八宿—波密段伯舒拉嶺隧道(59 km)、然烏—通麥段易貢隧道(50 km)。以上可能出現的長隧方案均是在初步研究的基礎上進行比選的結果,方案的可行性還在持續研究中。
https://i.imgur.com/Bcgh6w7.jpg
圖13 川藏鐵路沿線特長隧道方案分佈
3.1 郭達山隧道39 km方案(瀘定—康定段)
瀘定—康定段線路長度為58.7 km,沿大渡河瓦斯溝蜿蜒緊坡展線。瓦斯溝為川藏鐵路的高位岩崩、危岩落石、岩堆重點分佈區域,溝內共發育高位危石崩塌災害34處,主要為花崗岩硬質岩類崩塌。高位岩崩成為制約隧道選線的關鍵因素。結合瀘定—康定段的地形、地質等情況,研究了郭達山隧道(約39.2 km)方案,該方案基本規避了瓦斯溝內高位岩崩、危岩落石、岩堆、滑坡等不良地質對隧道運營安全造成的風險。
3.2 折多山隧道40 km方案(康定—新都橋段)
康定—新都橋段線路長度為50 km,穿越折多山。結合地形地質條件、越嶺高程、控制性隧道輔助坑道條件、工期、線路走向、車站設置和運營條件以及地方意見要求等,研究了折多山隧道(40 km)方案。該方案線路長度最短,線位基本正交穿越鮮水河斷裂分支、玉龍希活動斷裂,洞內圍岩條件相對較好。隧道線位規避了長距離與活動斷裂並行以及熱泉、洞口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質對隧道運營安全造成的風險。
3.3 沙魯里山隧道69 km方案(雅江—理塘段)
雅江—理塘段(104.1 km)受雅礱江河谷快速下切影響,山高谷深,重力不良地質發育,危岩落石、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山地災害顯著。地層岩性以三疊系板岩、砂岩為主,隧道建設及運營期間存在極大難度。根據調研,在該山區已有的公路剪子灣隧道建設期間遇到了大變形。結合該段的地形、地質等情況,研究了沙魯里山隧道(69 km)方案,該方案較好地規避了泥石流、危岩落石、滑坡等不良地質對隧道運營安全造成的風險。
3.4 海子山隧道37 km方案(理塘—巴塘段)
理塘—巴塘段線路長度為49.1 km,山高谷深,危岩落石、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山地災害顯著,尤其存在泥石流災害及堵江危險,隧道建設及運營難度極大。該段屬高山原河谷地貌,地層岩性主要為砂岩夾板岩、頁岩、灰岩、炭質頁岩及煤層等。隧道主要工程地質問題為危岩落石、泥石流、斷層破碎帶坍塌掉塊及湧水、有害氣體和高地應力。結合該段的地形、地質等情況,研究了海子山隧道(37 km)方案,該方案較好地規避了泥石流、危岩落石、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
3.5 伯舒拉嶺隧道59 km方案(八宿—波密段)
八宿—波密段線路長度為140.8 km,受然烏—通麥段泥石流災害影響以及冰川泥石流潰決風險、越嶺隧道長度及工期、納木錯—仲沙及嘉黎—然烏區域性斷裂、嘉黎然瑪北火山岩油氣富集區、車站設置及運營條件、地方意見及國防要求等因素控制,地層岩性主要為變質砂岩、泥岩夾灰岩、花崗閃長岩和二長花崗岩等。結合該段的地形、地質等情況,研究了伯舒拉嶺隧道(59 km)方案,該方案線路長度較短,可有效規避日曲河谷、帕隆藏布峽谷的崩滑、泥石流,特別是冰川泥石流等重力地質災害的影響。
3.6 易貢隧道50 km方案(然烏—通麥段)
然烏—通麥段線路長度為52.2 km,山高谷深,高位岩崩、危岩落石、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災害顯著,尤其存在泥石流災害及堵江危險,隧道建設難度極大。本段地層岩性主要為閃長岩、片麻岩、片岩和花崗岩等。結合該段的地形、地質等情況,研究了易貢隧道(50 km)方案,該方案線路靠山內移,具有較好的輔助坑道條件,避開了深切溝谷段並完全規避了深切溝谷的泥石流、危岩落石和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有利於運營。
4. 工程工期及目前進展
成都—雅安段41.184 km於2014年底開工建設,建設總工期3年,預計2018年通車運營;
雅安—康定段299.482 km已完成可行性研究工作,建設總工期8年,建設時間待定;
康定—林芝段998.61 km(預計康定—昌都段普貨200 km/h單線、昌都—林芝段普貨200 km/h雙線)已完成預可研工作,建設總工期8年,建設時間待定;
拉薩—林芝段403.11 km(普貨160 km/h單線)於2014年底開工建設,建設總工期7年。
作者: neon7134   2016-08-31 00:56:00
這蓋成了 中橫高沒理由蓋不成
作者: joshua5201 (炸蝦子)   2016-08-31 01:02:00
真狂
作者: hinajian (☆小雛☆)   2016-08-31 01:55:00
不要那麼愛比啦
作者: CatEatDog (屏東GD)   2016-08-31 02:02:00
尼豪窩豪打家豪
作者: oijkue ()
RIP
作者: michellehot (小廢物)   2017-08-31 02:03:00
這軌道工程讓我想到古斯塔夫巨砲
作者: Gorbachev (戈巴契夫頭髮最長!)   2017-08-31 02:03:00
好煩喔 就是要有效控制藏族啊 干我屁4
作者: NEX4036 (Ryotsu)   2017-08-31 02:04:00
太長 但還是推
作者: BDG (畢帝姬)   2017-08-31 02:05:00
孫文表示
作者: deeplythink (deeplythink)   2017-08-31 02:13:00
孫文大嘴砲早就死了。
作者: BigPanda (地球熊貓人)   2017-08-31 02:14:00
反觀台灣東部鐵路 跟 南迴鐵路
作者: idam1983 (伊天)   2017-08-31 02:54:00
交管系的論文
作者: upeo (時雨音高夜難眠)   2017-08-31 02:55:00
這個工程比較難 還是台灣能高隧道比較難?
作者: jehow (疑)   2017-08-31 03:01:00
當然是中國的 台灣難在不破壞地理 都不評估硬蓋一下就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