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中國人看得懂繁體中文嗎?

作者: Historia (歷史本文)   2017-07-04 21:27:06
: 有八卦?
有的,我這裡有關於簡化字的幾個八卦。
1.簡化字是從繁體字簡化後產生的。
答:不完全這樣喔,簡化字在以往的歷史上就出現過,很多是把行書體或草書體
楷書化,而不是把繁體字簡化來的,只有一部分的字是新造的。
2.簡化字是中國共產黨的政策。
答:中國國民黨就曾經試編簡化字表,但是中國國民黨大老戴季陶強烈反對作罷。
另外戴季陶就是主導中華民國在台黨國版(國編版)課本的一大推手。
3.很多中國人都看不懂繁體字。
答:其實1964年才開始使用簡化字,所以很多中國人民在1964前就上過學的,
他們是能夠流暢的使用繁體字的。
4.簡化字只有推行過一波嗎,有沒有第二波?
答:依照共產黨的國際主義,中蘇交惡之前的字體改造目標是消滅漢字,完全使用
西里爾字母來發音,但是因為中蘇交惡計畫作罷。
大guy4這個樣子。
另外發表我個人對漢字的一點點看法。
其實我認為完全使用漢字的效果不好,為什麼呢。
因為對外來事物的吸收太慢了。
因為儒教的尚古超保守主義,壓制知識分子的思想,導致創意的喪失,
東亞地區的新事物幾乎都是外來輸入的。
但是有一些器物或觀念輸入的過程你找不到相對應的概念。
比如說「共和」這一詞彙,res publica 拉丁文原意是人民的公眾事務。
但是在儒教文化圈從來都沒有人民來管事的前例。
「共和」的辭源來自於根據《古本竹書紀年》
「厲王既亡,有共伯和者攝行天子事」,又載「共伯和干王位」。
其實就是當時的周厲王太GY了,不讓老百姓開採自然資源,結果百姓暴動。
厲王逃跑了,大家只好找共伯和這個諸侯代為行政,共伯和就召集六卿議決國政。
(另外一種說法是召公與周公代替厲王)這是暫時的。
所以在民國肇建的時候,很多人還以為共和是暫時的,之後還是要有皇帝的。
這就是文化差異所造成的理解障礙。
再舉一個例子,今天我們說上帝,你想到的是基督教的上帝。
但是上帝這個詞彙是來自於
儒教經典尚書:「惟上帝不常,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上帝是天子、帝王、君主中的至上神,(有點像是界王與界王神的關係)
又稱「帝」、「天」、「天帝」、「昊天上帝」,是仁義禮智信的神。
這又是一個翻譯上的落差了,而且今天儒教中的上帝被耶教的上帝襲奪了。
日本能夠快速地吸收西方文化的重要原因就是脫亞入歐,
最重要的就是擺脫儒教的尚古史觀。不要凡是都覺得古代三皇五帝最好,
這樣社會才有發展的可能。
日文很輕易就能用片假名吸收外來新事物,這點就是華文所不及的地方了。
作者: aa1052026 (專罵藍綠垃圾黨)   2017-07-04 21:33:00
其實很多中國人都看得懂繁體 像我每次上SIS留言都沒人
作者: Change1224 (沒事兒)   2017-07-04 21:33:00
不到流暢使用,看的懂,未必能寫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7-04 21:34:00
跟保守無關 就單純現在最強勢的語言是英文 所以絕多數的
作者: Change1224 (沒事兒)   2017-07-04 21:34:00
中國人看得懂啦,按比例來說不高就是了,要算人數當然就多了
作者: Change1224 (沒事兒)   2017-07-04 21:35:00
不過有些即使看得懂,都會裝傻說頭暈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7-04 21:35:00
就會虛耗很多功跟時間 如此而已 也就是說假若現在漢文是世上最強是的語言 那狀況就會相反 跟語言保守完全無關然後你說什麼片假名吸收外來新事物 根本好笑 片假名就注音
作者: prelight (I am a crawler.)   2017-07-04 21:37:00
華人這種搞法比日本好 你去看日本人的週期表就知道照音翻爛到爆 笑死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7-04 21:38:00
文而已 請問立可白是liquid paper的音翻 這詞彙沒解釋這東西沒解釋最好有人知道在講啥鬼 片假名也是一樣請問我用立可白修改錯字 跟用liquid paper修改錯字兩句話有任何不同膩? 看不懂立可白這字的人都一樣看不懂另外我個人認為 現在已經是世界地球村了 中英夾雜體沒什麼
作者: yuponkimo (沈俠)   2017-07-04 21:43:00
注音文超強
作者: Barolo (Barolo)   2017-07-04 21:43:00
不好 像DNA就不用硬翻成中文 不會比較好懂
作者: darKyle (飄向星空)   2017-07-04 21:54:00
日本二戰前也是大量用漢字啊 翻譯就算音譯也都會套漢字人家能快速吸收新知是制度問題 跟用漢字與否關係不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