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統媒的「一帶一路」恐慌症?

作者: takase (............)   2017-05-17 16:37:07
※ 引述《Beingfree (不在不在去買菜)》之銘言:
: 小弟有使用過這條"絲路",因此想虛心討教,不談一代一路,政治,只論這條鐵路需求。
: 先談數據,以重慶作為代表城市,去年鐵路出貨至歐洲約15億美金,今年則預估成長一倍
: ,這數字當然跟海運沒得比,但至少可以看出需求是成長的。其他關於鐵路推廣,當地
: 物流中心設置,鐵路連結方案等等都還未完善,因此現在要判定其效益還太早。
現在是賠本賺吆喝
各地方政府/中歐班列都在拚補貼,壓運費
但是成效還是那副樣子,好像卡到透明天花板一樣,跟當初遍地開花時的預期有落差
現在表現比較好的大概就是渝新歐 蓉新歐這兩條,今年全年應該都可以達到500列
相當於每天都出車
年貨運量....也應該都能達到2.5萬TEU
: 至於實務上,我個人覺得鐵路的需求對於許多產業有極大的幫助,"鐵路只比空運便宜一半
: 卻只比海運快兩倍,這是想要取代什麼?"我認為是比較不負責任的結論,因為實際上他能
: 取代的東西很多。首先,以我個人使用一次的經驗大約是35~40%空運的價格,時間大
: 約也是海運40%的時間,價格部分Forwarder都說鐵路只會越來越便宜,時間部分,實際車
: 上的時間確實是海運的一半,但實際收到貨的時間比海運快一倍不止,這原因在於船不是
: 每天都開,清關時間海運也比較長,不過這些也不是重點,重點是有第三種運輸選項我認
: 為已經有很大的操作空間了。
在"推廣期"內,對小批量高價值商品進出口是蠻不錯的
我必須說 中國的官員真的蠻努力地去推這個東西
但往後如何其實不是很明朗,也不可能永遠靠地方政府補貼運費吧
: 至於"有沒有讓其他國家互蒙其利,把所有國家當白痴?"這段我就不是很理解了,如果
: 能把歐洲當作一個國家的話,中歐之間本來就是互相數一數二的貿易進出口區,現在鐵路
: 進出口比大約是2:9(中->歐),但實際總進出口比例不是如此,"單方面推銷中國商品到歐
: 州"那是2C還是2B的市場?,我在歐洲進口中國零件,中國賺個8%~10%,歐洲再裝一裝貼一
: 貼牌子賺個40~50%賣去中國,這樣是誰比較賺?(只是舉例,貿易不是單向的)。
: 如果鐵路真如中國認定的那樣有美好未來,那當然會給鄰近國家和其地理範圍外的國家帶
: 來壓力,但我不是很清楚要讓它們互蒙其利的點是?
以現狀而言,去程不提,大家都會想辦法塞,比較麻煩的是回程
回程是從歐洲進口高附加價值產品,或者從沿線國家進口土特產比較多
如橄欖油啦,進口車啦,葡萄酒這類
問題是單靠這些,根本沒辦法cover營運成本,歐洲也沒有那麼多東西可以出口
你說把沿路國家民眾都"共同富裕了",會用淘寶下訂單,透過中歐班列運都還比較有說服力....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7-05-17 16:39:00
這中國也知道 不過總是要逐個夢
作者: noabstersion (感恩獅腹 讚嘆蝨蝮)   2017-05-17 16:40:00
協助建設"一帶"沿路有什麼問題? 能說詳細點嘛?
作者: takase (............)   2017-05-17 16:42:00
建材不走公路走鐵路?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7-05-17 16:44:00
問題多得很 就算是在台灣 也不是你想建就建
作者: versailles94 (versailles)   2017-05-17 16:44:00
你忽略亞洲人口啦... 飛機根本不夠飛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7-05-17 16:45:00
一代一路 必須要讓中國的影響力打進去當地政府
作者: xiaohan85298 (gooduo)   2017-05-17 16:45:00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隨便找個媒體看看就知道了,負面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7-05-17 16:46:00
更不用說很多地方 也不是政府說了算XD
作者: ianlin45 (Ian)   2017-05-17 16:48:00
建材為何不能走鐵路?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7-05-17 16:48:00
個人覺得 就現代版的鄭和下西洋 宣揚國威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6:49:00
不用比了 海運不用建設沿線鐵軌 不用付建設線路成本
作者: richjf (jeff)   2017-05-17 16:50:00
公路運輸成本比鐵路高啊…運煤什麼都走鐵路的。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6:50:00
只要付般隻本身的費用 線路就海水免費 要開就開要停就停
作者: demonlogy (HammerOfWrath)   2017-05-17 16:50:00
中亞是有靠海喔?一直跳針海運成本低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6:51:00
但鐵路 建設要費用 維持要費用 人事要費用 開了就付到賠歐洲有靠海啊 一直跳到中亞幹嘛
作者: richjf (jeff)   2017-05-17 16:52:00
可能他開的是宇宙戰艦大和號 XD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6:52:00
又不是87
作者: demonlogy (HammerOfWrath)   2017-05-17 16:53:00
巴基斯坦港口轉鐵路的效益當作沒看到就是了,反正發展中國家都當作死人,台灣人還想推新南向 ㄏㄏ
作者: richjf (jeff)   2017-05-17 16:53:00
海口被封的出路…不然絲路都斷幾百年了。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6:54:00
中國新聞自己挑出來的樣本報導 中國出發88櫃 到達倫敦14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5-17 16:54:00
人家比海運的原因就是要到歐洲啊 你只到中亞幹嘛?
作者: ianlin45 (Ian)   2017-05-17 16:54:00
目前鐵路就現成的,資產活化何樂而不為
作者: ianlin45 (Ian)   2017-05-17 16:55:00
而且一帶一路也有海運好嗎?希臘跟巴基斯坦都有99年經營權耶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6:56:00
ian45就9.2 中國搞得建設多爛你都會挺啦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5-17 16:56:00
原來古絲路是為了到中亞賣絲綢啊 我還以為是歐洲呢
作者: ianlin45 (Ian)   2017-05-17 16:57:00
海運要等45天 空運又超貴…… 折中選擇一定有需求啊
作者: magamanzero (qqq)   2017-05-17 16:57:00
就正面看待吧 能成是好事 不能成也不易外
作者: richjf (jeff)   2017-05-17 16:57:00
只要卡你新加坡、蘇伊士你要多繞半個地球
作者: ianlin45 (Ian)   2017-05-17 16:59:00
還好現在我川親華,還要參與一帶一路,海上貿易也沒問題啦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7:00:00
誰親華了 都有國家表明只是參與而已 不會投資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5-17 17:00:00
28國名單出來了沒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5-17 17:02:00
成本沒效益啦 只有時間效益 快遞公司可能會考慮簡單數學嘛 各1萬個貨櫃分別由陸運海運 求總時間&成本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7:05:00
成本效益目前也是假 將來政府補貼取消才會反應真正成本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5-17 17:06:00
但是現代要求快遞的都是空運了 要求時間效益極大化
作者: ckbdfrst (ckbdfrst)   2017-05-17 17:07:00
就再觀察吧 它的天數有點尷尬 也要14天 也快不到哪去產量大量的貨運都不可能挑鐵路 一次就88櫃而已
作者: david1230 (好難想)   2017-05-17 17:08:00
既使現在有補貼 陸運成本效益還是高過海運啊說反了 海運高過陸運XD因為用1萬個貨櫃來算 88櫃也要跑114趟 通關費就爆表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