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灣電子業進入轉型潮

作者: Bruce (布魯斯)   2017-01-14 21:18:07
1.媒體來源:CTIMES
2.完整新聞標題:台灣電子業進入轉型潮
3.完整新聞內文:
數位經濟風暴來襲
【作者: 邱倢芯】 2017年01月13日 星期五
台灣一直以來都是知名的硬體大國,但隨著物聯網的萌芽與茁壯,以及網通技術的精進,
使得台灣企業不得不正視數位轉型的重要性;無論是產業生態、技術與產品,甚至是服務
模式等,觀察國際情勢的變化,不難看得出來現代人「吃硬也吃軟」的觀念已逐漸形成。
工研院IEK即認為,未來應進一步掌握資通訊產業往Softwarization(軟體化)發展的新
趨勢,善用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軟體定義網路)、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網路功能虛擬化)、Mobile Edge Computing(行動邊緣運算),以及
人工智慧等新一代關鍵智慧化科技。
透過軟硬技術整合與迅速複製創新解決方案,成為新政府「五加二」創新產業與「亞洲.
矽谷」方案最好的起點與推動力,啟動台灣內需與出口之雙引擎,帶動產業轉型與升級。
新創崛起 台灣企業轉型中
根據Dell Technologies(戴爾科技集團)發表的研究指出,在接受該集團調查的全球企
業中,有78%的公司認為數位新創產業將對自身企業造成潛在威脅,更有45%的企業擔憂
在未來三到五年內會因數位新創公司的崛起,而遭到市場淘汰。過去三年間,數位科技和
萬物互聯曾使半數以上企業所處產業經歷重大的業務衝擊,而全球48%的企業不清楚其所
在產業未來三年的發展前景。
78%企業已經感受到網路、數位公司已經逐漸地侵蝕掉傳統企業的生意版圖;而有62%的
受訪者認為已經有新的競爭者準備好要進軍其生意領域,這也顯示出為何有45%的企業對
於未來三至五年感到非常的焦慮。台灣戴爾總經理廖仁祥表示,雖然該集團的研究報告並
無調查台灣企業,不過國際情勢想必也可套用在台灣應用當中。
工研院IEK副組長楊瑞臨也表示,該單位近期較為專注於觀察新創事業的發展,新創事業
是一個相當重要的指標,台灣企業應開始著手部分數位經濟的相關的布局。
產業更迭的快速發生,促使企業必須積極導入創新資訊技術以因應新創廠商破壞式營運模
式的挑戰,在轉型的過程中,資料的掌握與分析成為企業能否脫穎而出的重要關鍵。
企業需要投注更多心力進行顧客關係的經營來提高忠實客戶比例,這使得掌握顧客個人行
為與資訊成為企業經營顧客關係管理的重要資產。近年來網路服務業者透過掌握顧客資訊
,進而分析顧客需求進行廣告投放甚至推薦行銷,都為網路服務業者帶來極大的利潤。
不過楊瑞臨也強調,數位經濟的發展並不是一蹴可及,台灣企業要發展至完善仍需十至十
五年的時間。但是凡事都有個開始,無論是從社群媒體、數位市場出發,或者是從物聯網
、區塊鏈起頭都可以;而且,並不能單單只借鏡新創ICT(資通訊)公司的商業模式,必
須跨領域的研究,能源或是醫療等,都是值得台灣企業學習的目標。
消費模式丕變 企業由硬轉軟
新創公司往往帶來的都是創新的商業模式,對此,Dell Technologies表示,以往的市場
經營模式,消費者得到的產品品質取決於其付出的金錢多寡;隨著物聯網的興起,創新者
趁是突破過去經濟模式的窠臼,對於復出低廉成本的消費者也提供高品質的服務,以創新
的作法破壞現在既有的產業,舉例來說,Airbnb並未曾擁有自己的飯店,而Uber則是沒有
車輛的計程車行。
根據IDC全球物聯網2015~2020年預測報告,到了2020年全球將有300億「物件」互聯。萬
物互聯(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趨勢所引起的爆炸性資訊,驅動了第四次工業
革命。廖仁祥表示,如果企業無法跟上變革的步伐,即有可能會遭受市場的淘汰。
廖仁祥認為,數位轉型不只在發生製造業者身上,也會在金融、銷售、車廠、醫療等各式
各樣的產業發生,這些都在在顯示著企業的數位轉型勢在必行。
那麼,是什麼因素驅動企業必須轉型呢?廖仁祥解釋,最大的轉型動能在於外部新創公司
的競爭,以及客戶的要求,而非企業內部提出的轉型計畫,因為是非自發性的轉型,所以
更非做不可。
未來幾乎所有企業都將具備軟體開發技術與專業的核心能力,當中不乏有許多新創公司。
然而其他在過去20年來完全沒有程式撰寫經驗的企業,將會經歷一場重大的變革。新的數
位產品和服務將推動IT基礎架構的變革,暴增超過1,000倍的使用者和超過1,000倍的資料
,均將考驗企業有效管理的能力。
跨境電商來襲 台灣準備好了嗎?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台灣企業為什麼應該要好好正視新經濟的發展;隨著網路品
質改善、主流社群媒體的傳播,以及消費者養成網購習慣,跨境電商服務的趨勢銳不可擋
;而現在全球網友的消費有兩大動機,一是跨境購物有時候可購得更低廉的產品,其二則
是為求購買高品質的非仿冒品,在兩極化的產品需求下,台灣相關業者是否已做好打世界
盃的準備?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產業情報研究所分析師張筱祺表示,在跨境電商的潮流之下,業
者面對的是全球消費者,其蘊含了龐大的商機,然而卻也代表了必須與四面八方的競爭者
一較高下。
全球消費者的購物動機可分為二個面向:在英、德、美,與加拿大之類的已開發國家中,
消費者在乎的除了在本地市場無法購得某項產品,而必須跨境購買之外,他們更加關注的
是透過跨境購物以購得更佳低廉的產品;而在中國大陸與俄羅斯此類的新興市場和開發中
國家,消費者使用跨境電商,為的是追求產品品質,以及非偽品。張筱祺認為,跨境消費
的動機往「價格」與「品質」兩個大方向發展。
張筱祺表示,看準跨境消費動機的兩大發展方向,台灣業者的自我定位需要更加鮮明,才
能抓緊全球消費者的心,並能讓他們願意購買商品;而且跨境電商發展趨勢影響的並不只
是電子商務業者,即便是沒有意願跨出海外銷售的廠商,在此波趨勢浪潮下,國外業者也
可能與他們搶奪消費族群,所以這是值得所有的台灣零售業者,以及傳統服務業者關注的
趨勢。
據了解,隨著全球網路基礎環境的改善、行動裝置普及,以及社群與網購行為活躍,皆有
利於新經濟的發展,讓整體網路商務活動較以往更加多元化;張筱祺認為,消費者可透過
不同的裝置(個人電腦/行動裝置)、不同的入口(入口網站或是社群媒體等),甚至是
AI(人工智慧)接收新資訊,進而推波跨境交易的發展。
新經濟帶動新應用 台零組件廠找出路
數位化的新經濟趨勢,提升的不只是軟體的重要性,也進而帶動了硬體的新發展。舉例來
說,當Google、Apple、Audi,以及Toyota等國際大廠相繼推出自動駕駛車輛,連帶著汽
車電子產值的提升。
根據工研院IEK預測,2016年台灣汽車電子產值將可達新台幣1,850億元,此一數據直逼台
灣整車產值,同時也帶動資通訊和車電零組件對車輛新興科技應用。
看好車聯網和自動駕駛汽車市場不斷成長,汽車製造商需要具備高運算能力、低功耗且有
經濟效益的先進技術。台灣IC設計大廠MediaTek(聯發科技)也宣布投身車用晶片市場,
以協助相關廠商製造出更安全且更能保護駕駛人的交通工具。
聯發科技副總經理暨新事業發展本部總經理徐敬全表示,車聯網或是自動駕駛汽車皆須導
入高科技電子元件來加以體現,而這些電子技術的展現需要半導體的供應才有辦法將這些
技術實現在車輛上。往後可看到越來越多半導體零件搭載在汽車上,這些趨勢對於該公司
而言是一大好機會。
徐敬全認為,該公司過去在System on Chip(SoC,系統單晶片)、半導體先進製程、運
算/通訊平台,以及多媒體相關技術中,擁有二十多年的經驗累積;且聯發科技認為,利
用過往的經驗可順利地將技術帶入汽車應用領域中。
據了解,聯發科技過去擁有許多高效能的平台,同時擁有良好的軟硬體整合技術,所以以
往無論是在手機或是平板的發展過程中,可帶給客戶上市時間快速的好處;而且在整合度
高的情況下,也可以減少與周邊元件搭配上的困擾。
在通訊元件方面,無論是遠距還是短距的通訊該公司皆可提供相關技術。徐敬全說明,在
長距通訊中,2G、3G、4G、LTE,以及即將到來的5G,該公司皆有完整的通訊技術布局;
短距的技術中,Wi-Fi、藍牙(Bluetooth)與NFC等也有一定的技術累積。
在多媒體部分,徐敬全表示,無論是聲音、影像,靜態畫面或是動態訊號的處理,該公司
在家庭視聽娛樂與行動裝置上,都有相當多的IP的積累,也有許多專利佈局,這些影音壓
縮技術,皆可協助聯發科技在車用多媒體的布局中能佔有一席之地。
聯發科技認為,目前車用市場上未有晶片供應商可提供完整且高度整合的解決方案,導致
汽車製造商只能同時與多個供應商合作,而須耗費額外資源解決不同產品或系統之間的溝
通與整合。該公司投入車用市場可讓汽車製造商擁有更完整的解決方案,以降低開發人力
和成本的投入。
台達提金融資料中心基礎設施解決方案
台灣硬體廠商看好新經濟發展的不單單只有聯發科技,電源管理與散熱解決方案廠商
Delta(台達電子)也看好未來Fintech(金融科技)的發展性,並且算準了金融機構在這
幾年走到了機房設備需汰舊換新之時,提出了金融資料中心基礎設施解決方案;提供了
End-to-End基礎設施整體解決方案一站是購足模式,為金融機構的資料中心提供設計、建
置、維運,以及管理檢測等服務。
台達關鍵基礎架構事業部總經理蔡文蔭表示,因應Fintech相關運用隨之而來的IT系統升
級等相關需求大幅成長,台灣已有許多金控業者提出其資料中心需與國際接軌的需求。適
逢金融機構機房設備需改朝換代之時,且近年來Fintech相關議題火熱,該公司認為,此
時投入相關市場的好時機。
蔡文蔭進一步表示,該公司已從單純的硬體設備供應商逐漸朝全方位機房諮詢顧問的策略
定位移動,近年來也推動了End-to-End整體解決方案一站購足模式,勢必會受到金融業者
青睞。
此外,有鑑於企業在推動機房升級或轉型時,常因缺乏全面性設備檢測,以及忽略營運耗
能成本而有許多無謂的損失。台達提供了國內金融企業金融資料中心普查的服務;針對企
業機房的空間利用、系統架構、設備使用、營運環境與耗能等五大面向評估,以提供改善
基礎設施生命週期、維護與監控層面的改善建議。
另一方面,蔡文蔭也認為,該公司的經營模式須從單純銷售設備,轉型成提供完整解決方
案的廠商。舉例來說,以往台灣廠商只有單純提供零組件等硬體元件,但是現在也須從元
件供應商轉型,提供系統化產品,甚至也須提供相關諮詢服務。
在台灣廠商憂心自身未來出路之時,或許可好好參考國外新創廠商的商業模式,並緊抓數
位經濟的新發展節奏,適時地跟進;當然,傳統企業主也會擔憂太過於創新,反而會將公
司推入泥淖之中。不過台灣企業需要思考的是,守舊並不是不是壞事,不過也需要適時的
創新;在許多國外與台灣企業的創新實例中可發現,守舊與創新並不是背道而馳的概念,
而是可並存的兩種營運模式。
4.完整新聞連結 (或短網址):https://goo.gl/tnbwkH
5.備註:台灣現在還滿危急的,不轉型就會GG惹
作者: GalLe5566 (給力5566)   2017-01-14 21:21:00
雖然說重要 但我不看好就是了 台灣人對軟體的消費非常沒有概念...
作者: newstarisme (Say it's forever)   2017-01-14 21:22:00
台灣要轉型還久,代工轉型成功的有幾間?
作者: clubbox (史上最強7788 )   2017-01-14 21:25:00
gg做大比較實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