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蘭嶼核廢料爭議 帶你一次看懂

作者: gankgf (幹客女友)   2016-08-15 11:19:40
1.媒體來源:
聯合報
2.完整新聞標題:
蘭嶼核廢料爭議 帶你一次看懂
3.完整新聞內文:
http://i.imgur.com/xOWMFfu.jpg
蔡英文總統今天將親往蘭嶼,實地回應核廢問題。圖為廢核大遊行時,有蘭嶼雅美族原住
民抗議核廢料汙染問題。圖/本報資料照片
蔡英文總統今天將親往蘭嶼,除走入部落再次道歉,也將實地與原民談到長久以來的核廢
問題。但到底這些核廢料為什麼會貯存到蘭嶼?從各部會的官網資料,或可一窺歷史原貌

蔡總統8月1日代表政府向原住民道歉時曾提到,會要求相關部門針對核廢料儲存在蘭嶼的
決策經過,提出真相調查報告,也會親自回應族人想法,並提出補償的原則。
依原能會、台東縣政府及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官網資料顯示,蘭嶼舊稱紅頭嶼,位於東經
121.3度緯度22度。離台東南方49海浬、西距台灣本島最南端的鵝鑾鼻僅41海浬,北方隔
海距離40海浬處與綠島互為犄角、南臨巴士海峽與菲律賓巴丹島遙遙相望,東為一望無際
太平洋。島嶼呈掌腕由東南向東北,環島全長為36.5公里,僅次於澎湖島,是台灣第二大
島。
低階核廢料是指受到放射性污染的用過手套、工作服、廢紙、廢樹脂、濃縮廢液及更換零
組件等,醫學、農業、工業、學術研究等也會產生。原能會官網指出,為因應國內原子能
民生用途日漸普及,民國61年,原能會邀請學者專家就未來原子能民生應用產生的低放射
性廢棄物,研究解決之道。
經二年餘的研究結果,就廢棄礦坑、廢棄坑道、高山、無人島或離島等地點逐一檢討評估
,決定先採取離島暫時貯存,同時積極研發當時若干先進國家已在進行的投棄處置技術。
換句話說,當時規劃蘭嶼只是個中繼站,最終是要將這些核廢料投海處置,原本預計用船
載往台灣東南方的的菲律賓海域上,找到約6000公尺以上深度的海溝,將廢料桶拋入大海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80年時國際社會開始禁止將核廢料海拋,85年更透過「倫敦公約」
的修訂,進一步限縮可海拋的項目;所以這些原本「暫放」的核廢料只好續留蘭嶼。
原能會表示,蘭嶼龍門地區因具有三面環山、一面向海的地形封閉、5公里範圍內無民眾
居住、面積達一平方公里以上符合投資效益,全程可採海上運輸安全可靠等諸多優點,經
學者專家審慎評估後,決定於該地設置低放射性廢棄物貯存設施,並於64年底獲行政院核
准進行施工規劃。67年8月再獲行政院核准進行各項工程。第一期工程於民國67年動工,
計有23座貯存壕溝,可存放13萬3728桶低放射性廢棄物。
貯存場自71年正式展開廢棄物接收作業,蘭嶼接收了第一批約 1萬桶核廢料。
蘭嶼貯存場於70年成立之後,早期由原能會的放射性待處理物料管理處經營管理,民國79
年7月台電公司依據行政院頒布的「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方針」接管經營,原能會負責安全
監督工作。
不過,蘭嶼當地耆老表示,核廢料放到蘭嶼根本是以「魚工廠罐頭工廠」名義騙鄉民。原
能會則澄清,貯存場建場之初,原能會對外行文,從未使用「罐頭工廠」一詞,向行政院
陳報及向台灣省政府、台東縣政府協調規劃貯存場時,均明確指出為闢建「蘭嶼國家放射
性待處理物料貯存場」,從當時的「施工規劃報告名稱」及「施工地點豎立的大型看板」
作為佐證。外傳原能會當時假借「罐頭工廠」之名,蓄意欺騙蘭嶼民眾,實為以訛傳訛。
蘭嶼貯存場所貯放的低放射性廢棄物除少數來自醫、農、工以及研究單位所產生廢棄物外
,大部分來自核能電廠運轉過程中產生的溼性廢棄物(濃縮廢液或廢樹脂),均以水泥或
柏油固化後密封於55加侖的鋼桶內。85年2月最後一船次接收後,貯存場共存放低放射性
固化廢棄物9萬7672桶。
76年雅美人在蘭嶼機場抗議台電收買蘭嶼鄉代、鄉代赴日觀光,蘭嶼反核廢運動拉開序幕
。77年2月17日雅美人發起第一場歷史性的示威「220反核廢驅逐惡靈」運動,並在隔年、
78年舉行第二次「220反核廢驅逐惡靈」運動。
80年蘭嶼核廢料貯廠發生輻射外洩事件,83年貯放在蘭嶼的核廢料有4000多桶發生鏽蝕,
安全亮起紅燈。84年達悟族(雅美人)發起正名運動,同年8月要求台電履行91年核廢料
完全撤出蘭嶼的承諾。
90年8月蘭嶼核廢場回饋金新台幣2.2億元匯入蘭嶼鄉公所,台電承諾未來每3年編列一次
回饋金。
由於蘭嶼地區天候高溫、潮濕、多鹽份,且貯存場已經啟用30餘年,早期貯放的放射性廢
棄物桶外表已有油漆剝落或鏽蝕問題,原能會於85年4月蘭嶼貯存場不再對外接收貯存廢
棄物桶時,即要求台電公司積極進行檢整重裝作業,於85年10月開始研訂「低放射性廢棄
物桶檢整重裝作業要點」,同年12月核備台電公司所提廢棄物桶試驗性工作計畫書,並於
86年2月14日公布施行。
96年9月台電公司完成檢整重裝作業發包程序,同年12月13日展開正式的檢整重裝工作。1
00年11月底,完成全數檢整重裝回貯作業。其中有狀況較不理想的廢棄物桶需要重新破碎
固化後盛裝於新桶,體積因此增加,目前在貯存場共回貯10萬277桶低放射性廢棄物,台
電公司在101年6月完成場區復原工作,恢復原先蘭嶼貯存場的靜態貯存狀態。
原能會輻射偵測中心表示,自68年起針對蘭嶼地區進行環境輻射背景調查工作。71年5月
起開始貯存低放射性固體廢棄物,偵測中心加強實施蘭嶼地區全面性的環境輻射監測作業
,確保輻射安全。
每年並訂定執行蘭嶼地區及貯存場周圍環境輻射監測作業計畫,監測項目包括環境中直接
輻射的度量,定期採取飲用水、地下水、農漁產物、土壤、海水、岸沙等進行放射性分析
,每年取樣超過500餘個樣品。歷年來偵測結果均在自然環境背景輻射變動範圍內(環境
背景值為0.2微西弗/小時以下,蘭嶼背景值介於0.027~0.041微西弗/小時)。
物管局要求台電公司於102年底前在蘭嶼各村落增設即時環境輻射顯示系統,讓民眾隨時
瞭解環境輻射狀況,並將各項即時資訊公開於蘭嶼地區環境輻射監測網頁。
經濟部101年核定台東達仁及金門烏坵列為低階核廢料建議候選場址,但延至今無法完成
當地公投。因台電遲遲無法找到最終處置場址,原能會在今年7月底開罰台電1000萬元。
台電表示,未來將選擇台灣無人島或準無人島,蓋「集中式貯存場」解決問題,屆時貯放
在蘭嶼的10萬277桶桶核廢料,會優先在第一期設置貯放。
4.完整新聞連結 :
http://udn.com/news/story/1/1895713
5.備註:
重點整理:
1:蘭嶼原本只是核廢料中繼站 但因國際公約禁止海拋核廢料 故繼續放於蘭嶼
2:當年興建時並沒有用興建罐頭工廠的名義欺騙住民 並有當時的公文及「施工規劃報告

稱」及「施工地點豎立的大型看板」作為佐證
3:未來將選擇台灣無人島或準無人島 蓋「集中式貯存場」解決問題 屆時貯放在蘭嶼的10
萬277桶桶核廢料 會優先在第一期設置貯放
4:狗報
作者: sionxp ( )   2016-08-15 11:26:00
完全不想看
作者: jennywalk   2016-08-15 11:29:00
所以從民國68年起就有連續性的背景輻射調查了!
作者: xgodtw (礦工)   2016-08-15 11:38:00
我還以為是蘭嶼辛香料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