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FB] 彭文正 有關胡顧問捐贈的文件

作者: Abu5566 (阿部)   2016-03-11 10:47:19
經過一晚稍微流覽一下大家的意見
大至上可以分成
雪姬老師的學術派 VS 鄉民組的正義派
看起來兩邊很難論斷對錯
只有立場的問題
學術派站在文件的保存跟求證
需要更多的時間來處理跟討論
否則一旦文字被非專業人士片面錯誤解讀
很容易造成不必然的糾紛
而沒有適當的處理很容易造成毀損
結果將來要回來查詢原件時
只能看著失去的部份興嘆
正義派站在轉型正義的時效性
希望可以盡快掃描 公開上網
否則被害者家屬漸漸凋零
想要知道長輩或自己當初如何被迫害的原因
卻等到進了棺材還沒被公佈
含恨而終
現在彭P(還是洽吉?)拿到這些資料了
會不會想出兩全其美的方法呢?
另外
雪姬老師之前到手的228史料
在現在龐大的壓力下
有沒有可能提前公佈呢?
還是繼續小心求證
兩三年出一本書呢?
也許兩三周後
大家就不再在意這些話題了.........
※ 引述《mugenji1005 (佔著茅坑不拉屎)》之銘言:
作者: widec (☑30cm)   2015-03-11 10:47:00
先公開 再研究 會怎樣嗎...
作者: supersupport   2016-03-11 10:48:00
明晃昨天說了 下禮拜就沒人注意了 所以現在很重要
作者: ienari (jimmy)   2016-03-11 10:50:00
可以同步啊 公開就不能做研究?
作者: ckz (老廢柴)   2016-03-11 10:51:00
主要是"否則一旦文字被非專業人士片面錯誤解讀"←這點吧?
作者: ienari (jimmy)   2016-03-11 10:51:00
片面錯誤解讀 專業的發打臉文就好
作者: iphone5c   2016-03-11 10:52:00
公開,每個人都可以看到,為何只能一次給一個人研究
作者: ckz (老廢柴)   2016-03-11 10:52:00
我是對檔案局不會公開這點存疑另外像是受害者要去調資料的話 會不會檔案局不給調我個人也是支持一樓說的 先公開再研究
作者: adchi (......)   2016-03-11 10:55:00
檔案局給調阿,但是重要的人名全部貼住不給看,有用嗎?
作者: t95912 (Alan(阿倫))   2016-03-11 10:55:00
公開 為什麼就不能研究? 只規定給一個人研究喔又不是每個人都這麼閒 而且一推高手根本在民間
作者: adchi (......)   2016-03-11 10:56:00
請見姚立明說他調資料的經驗
作者: sd09090 (河馬阿河)   2016-03-11 10:56:00
交給姚立明
作者: ckz (老廢柴)   2016-03-11 10:57:00
這也是胡顧問不相信政府 要先公開資料後才捐給檔案局的原因吧
作者: reallurker (一個好人)   2016-03-11 10:57:00
鄉民記憶大多不超過一週 上週的大事不搜尋早忘了
作者: polyasia (風忍)   2016-03-11 10:59:00
先掃描跟學術研究有何衝突?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0:59:00
擔心文件受損的話,處理文件時就推人出來看啊,不是問題
作者: polyasia (風忍)   2016-03-11 11:00:00
家屬想看的 就給他文件電子檔啊有什麼不能看的?怕被尋仇?到時自然有法律制裁他嘛~
作者: adm123 (Administrator)   2016-03-11 11:01:00
學術派就不會解讀錯誤?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02:00
我不否定歷史專業,也認為文本比對很重要
作者: hw1 (hw1)   2016-03-11 11:03:00
同時做啊 一份文件備份十幾份 備份完送入檔案室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04:00
但是公開出來有明顯的優點,想研究的人就能取得一手資料
作者: dsa3717 (FishCA)   2016-03-11 11:05:00
我是希望學術機構整理過後再公開比較安全啦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06:00
而且生活上有碰過的資訊,馬上就能辨認出來,像戈正平
作者: polyasia (風忍)   2016-03-11 11:08:00
不要避諱去談白色恐怖 歷史是普羅大眾編織成的不是"專家學者"獨有的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10:00
有新的史料公布,國外有興趣的學者也能夠過來研究,
作者: polyasia (風忍)   2016-03-11 11:14:00
感謝 原來掃描強光會損毀文件 請提供資料來源供證明 thx
作者: hw1 (hw1)   2016-03-11 11:17:00
備份一次就好啦 其他的只是分散風險用 用備份來備份就好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6-03-11 11:18:00
很多人都沒考慮到偽證問題。一旦偽證被公開,被斷章取義,後續看大家要怎麼收尾。別傻傻以為史料會說話所以公開就好。史料會說話但是你聽不懂啦!真那麼簡單還需要歷史系所喔?
作者: hw1 (hw1)   2016-03-11 11:18:00
弄成電子檔根本就是要幾份就有幾份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19:00
對於台灣在國際能見度上也會有一定的提昇(這就扯遠了…如果公文書裡有偽證,更能證明台灣公文作假早有先例,對修編歷史來說,都是好事啊~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6-03-11 11:24:00
想研究跟會研究的一樣嗎?先想想你有沒有那個能力,有沒有受過相關訓練。不要搞到最後變成王曉波者流徒敗壞名聲而已真的專業的是馬雅、馬雅五六,還有胖虎(忘記ID)。有個n開頭的大大應該也是專業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27:00
如果說那些文件真這麼脆弱,裝紙箱帶著四處跑不就散了?而且從翻拍的照片來看,有用鋼筆寫,也有用鉛字印的,不惡搞那些文件,應該不會那麼快爛掉才是。再來,從台史所許研究員發表的那篇論文來看,她也是照買
作者: polyasia (風忍)   2016-03-11 11:35:00
已拜讀 但以各國處理方式 都是要有電子檔的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6-03-11 11:36:00
結果號召一點相關學養都沒有的鄉民來搞?這不像監票那麼簡
作者: polyasia (風忍)   2016-03-11 11:36:00
關鍵只在於最少損壞 而不在不得掃描
作者: polyasia (風忍)   2016-03-11 11:37:00
可google 數位化發展對檔案典藏與保存之影響我說...你就從了吧,我會溫柔一點的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41:00
來的原貌,「未予以調整」出自該論文P.189第四行「保密局臺灣站二二八史料」 的解讀與研究<--論文名稱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6-03-11 11:44:00
喔拜託別搞得好像歷史系一點都不懂得數位化。檔案編排歸類設關鍵字關鍵人名考證真偽。連本科生都很難做到完美了,更何況一般鄉民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44:00
真的不放心,就找個雙方信得過的翻攝人,再推人出來監工要到真正數位化建資料庫到能用,那也是翻攝保存之後的事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6-03-11 11:46:00
真這麼行,先去戶政抓直系血親的戶籍謄本來看看,看需不需要找人幫忙解釋專有用詞和日文。這還是比較不需要考慮到真偽問題的資料喔
作者: jetalpha (月迷風影)   2016-03-11 11:47:00
仔細想想好像也不衝突?
作者: shyuwu (El Cid)   2016-03-11 11:50:00
你要數位化要公開給受害者家屬很好,但是未經考證就要公開,搞出一堆誤會是要怎麼收尾?史料會說話,但是你真的懂他說什麼嗎?還要考慮到原件未來重複操作的需要,這不是二次元,是三次元,是具體的東西隨意亂搞原件,大家以後什麼都不用研究了好歹看看真的有在碰史料的怎麼說好嗎?#1MuNriUD (Gossiping) [ptt.cc] Re: [爆卦] 徵求歷史系學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