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美國還能爽多久 帝國不是建立在石油上

作者: fenixray (ash)   2015-11-09 22:59:19
※ 引述《chenglap (無想流流星拳)》之銘言:
看到一篇明顯是回應了chenglap的文章,
查了一下發現沒出現在這,就轉來了。
帝國不是建立在石油上
http://blog.yam.com/eoiss/article/110028385
幾天有一篇PTT的文章被轉,大意上是說,美國的強大,是奠基在石油資源的出現,以
及隨之伴隨來的強大海軍,與壟斷貿易生命線之類的說法。
坦白說,筆者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評論,因為這犯下的錯誤太多,多到無從談起。
但就一般人來講,卻是很好消化的論點,因為可以把複雜的起源,歸納成單一成因,對習
慣單一選擇題考試的台灣人來講,美國因為石油興起的結論超棒的。
==========
先談錯誤的部分,首先是海權概念,美國並不是因為馬漢的海權論,才開始重視海洋。馬
漢本人是不得志的軍官,政治手腕也不好,所以怎樣都升不上將軍,但就以學者的角度來
說,他的海軍生涯拓展了實務經驗,讓他比學院派的人更加了解真實的大海。他寫的海權
論在美國,只能說是當月暢銷書榜首的程度。但卻在英國爆紅,幾乎是帝國海軍軍官人手
一本放在床頭膜拜,紅到馬漢以艦長身分去英國訪問,竟被請去參加王室國宴,宴會上連
德皇都來請益。
為何海權論在美國初期不受高層重視,在英國卻是爆紅?答案是切合事實與需要。海權論
的主要論點,圍繞在海權國家的天然因素,以及海權的使用兩大類上。一個海權國家,會
有地理位置、人口等諸多因素,如內陸國家不可能為海權國。海權的使用在於海洋的貿易
運用,以及使用海軍對大海的控制。
海權的重點,其實跟陸權很像,都是貿易線的拓展與控制,保障本國的資源,拓展殖民地
與海外市場。海軍是一種用來保護上述的直接工具,而大海與陸地最大的差別是,地形因
素相對不重要,隨著蒸汽動力的運用,更多的航線可以使用,相較陸運與陸軍的限制而言
少很多。
海權論的整個重點,其實就是古老的資源與市場控制,但是透過新的技術概念,以及十九
世紀後對全球地理的重新認識。英國之所以非常重視海權論一書,是因為海權論幾乎就是
替大英帝國量身打造的理論,解釋了英國為何需要大量海外殖民地,以及強大的海軍,更
重要的是英國海軍肩負全球貿易網的安全作用。而馬漢當時的美國,還處在戮力發展內政
的階段,內部開發都未足夠,對外拓展當然是不用急。
美國之所以成為強大海權,與其說是認識到海權的重要,不如說是國力增長後,一個接鄰
兩大海洋的國家,對外發展的必然選擇。而兩次世界大戰,讓美國順勢成為了大英帝國的
後繼者,可說是理所當然的。因為大英帝國早在美國稱霸海洋前幾十年,就建立起完善的
全球貿易網路系統,美國也從此系統獲利甚豐。今天英國確定衰弱,唯一可以在二戰後承
接的只有美國,正常的國家會放棄這個機會,讓全球海域陷入混亂,使全球貿易崩潰嗎?
不可能的。
==========
其次,是美國的霸業建築在石油的論點上,這種說法並不是錯誤,而是結果論。我們這樣
來看好了,石油成為二十世紀的主要動力,是因為內燃機的出現,而內燃機之所以會出現
,難道會是上帝降下的禮物嗎?當然不是。在內燃機出現之前,要先有夠力的金屬工藝,
還要有夠好的化學工業基礎,對於蒸汽動力的使用有相當的經驗,還要其他一堆相關技術
的發展等等。總此龐大的工業基礎後,才會出現以石油為動力的內燃機,以及後面出現數
十年到今天的產業發展。
這些並不是偶然,是人類花了百年以上時間,無數人的心血與努力,才開花結果出來。如
果美國純粹只是一個有很多油田的國家,那麼結果應該會像是現在的中東諸國一樣,狂挖
石油去賣,然後除了石油以外什麼工業基礎都沒有,直到今天可能都在靠大英帝國買石油
度日才是。這事實證明不是如此,如果美國本身沒有很深的底子當基礎,空有油田也只是
坐吃山空。
那美國霸業起飛之時,難道不會去建立一套完整的石油戰略?這種說法,太過簡化美國政
治結構,以為美國統治菁英都是博格人,會統一思想與做法。只要對美國二戰後的全球干
預史去條列,就會發現許多的不一致之處,這絕對不是有制訂戰略的帝國會幹的事情。而
實際上的演變,比較像是美國的菁英對於石油的看法也有很多種,根據不同的執政團隊與
世代,就會有不一樣的方針與對策。
所以筆者才說,美國企圖要壟斷全球石油這種說法,並不是陰謀論而是結果論。只要讀者
有玩過文明帝國或是相關的模擬遊戲,請回想一下,只要可以的話,你是會用盡軍力壟斷
所有的資源跟貿易路線,還是決定乖乖地在家耕田不問世事?試想,一個正常的企業,如
果可以的話,是想要壟斷市場賺取暴利,還是撒錢開慈善事業?
想通這點就會知道,美國有一套用石油控制世界的戰略,本身就是簡化過頭的說法。不如
說是因為用石油對付敵人比較簡單,比你發動百萬大軍威脅人要省錢。
==========
最後,筆者要來談,一個帝國是怎麼建立起的?觀諸歷史上各帝國的興起與覆滅,可以傳
承數百年以上的大帝國,都有幾項因素值得我們去各別剖析,與深入思考。
筆者認為,帝國是創造了一種「模式」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模式之下,人們自然會心生嚮
往,不需要武力征服,帝國本身就會接納全世界。而這種模式的建立,除了地理位置與自
然資源等,治理階級與被治理階級的關係也要重視,將階級混合天然因素,產生的結果才
會是長久的。
羅馬帝國的興起就是絕佳範例,羅馬初期的共和制度,比較像是貴族寡頭統治,死老百姓
基本上沒有翻身機會的。但是羅馬的平民最後還是透過各種方式,逼貴族妥協,制定了一
些基本法,使得貴族不能對平民予取予求,甚至是奴役的地步。而羅馬初期在義大利半島
南部,附近許多的拉丁城邦,在羅馬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受到吸引或是攻伐,被吸納成一
個稍具規模的拉丁同盟。
羅馬城下可沒有大量的天然資源,相反的根本就是匱乏,導致周邊的勢力根本就沒興趣。
直到羅馬逐漸興起後,這種相較周邊重視平民的制度,優越性就凸顯出來。首先,羅馬並
沒有壓榨周圍小城邦來掠奪資源,而是透過貿易與繳稅,以及提供士兵的方式建立同盟關
係。在這個過程中,羅馬周邊形成的小同盟關係,在幾十年的歲月裡,逐漸統一了義大利
半島南部。而在羅馬拓展的過程中,羅馬公民的意義被建立起來,公民權的擁有從羅馬自
然傳到周邊城邦。
羅馬的偉大之處在於,就算是敵對了半世紀的南義大利諸城邦,在羅馬勢力一統天下之餘
,並沒有被奴役化。相對的,羅馬後來許多優秀的執政官,都出自於這些地區。直到羅馬
在義大利站穩腳跟,才與迦太基勢力在西西里島正面碰撞。羅馬在此時只是陸權國家,迦
太基則是貿易大國的海權國,可是羅馬並沒有因此低頭,屢敗屢戰、堅忍不拔的逐步前進
,連不世將領漢尼拔在對羅馬造成毀滅性打擊後,迦太基的貴族想到的,卻是漢尼拔的勢
力太大,將會對自己不利。
結果如何,一目瞭然。羅馬可以說建立了一套先進的政治制度,相較周邊國家以貴族權利
為主,平民被壓榨與奴役的現象,羅馬公民至少還有政治權利,以其獲得公平審判的法律
地位。
重點在於,羅馬給予了平民很大的權力,平民有翻身的機會,也有較公平的待遇,對於羅
馬的向心力自然很高。而這套制度對外也有吸引力,在羅馬對外擴張之際,被征服與統合
的國家,日後也成為帝國的主幹。羅馬的影響可以說千年後還影響著歐洲政治版圖,可我
們今天會說,羅馬是因為挖到了鐵礦還是掌握了地中海航線後才變成帝國嗎?
美國的興起,一言以蔽之可說是中產階級掌權的國家,沒有貴族傳統,階級意識也不強,
使得美國建國初期,可說是人人有權力,家家有機會。在這種恐懼國王與貴族對平民掠奪
與侵犯的氛圍下,美國創建了極為平等的政治制度,又因為美國算是由鄉紳階級串連起的
,對於一般民眾的權利與義務,自然會與其他國家不同。
這個制度優越在哪?中產階級並不是世襲,要翻身的機會遠比其他國家大多了。就算你成
不了大資產家,在家種田也可以獲得法律保障,不會有政府或是有錢有勢的人,開推土機
把你家的田地剷平拿去蓋房子這種事。而只要你夠努力,功成名就後沒人在意你的出身高
低,就算一介平民也可以擁有政治權力,可以獲得公平的選舉機會,至少你可以跟政治世
家有同等的選舉權,去路上隨便問一個美國老百姓,沒人會覺得這有什麼不對。
一個國家海納百川到這種程度,全世界困於階級翻不了身的聰明人,有機會當然都想去美
國,連奧巴馬都可以選上總統了,還有什麼不可能?
那麼讀者一定會想問,這跟帝國的關聯在哪?關係很大,因為美國的經濟實力藉由這種蓬
勃的基層壯大,除了工業實力外,本身又擁有龐大的消費市場,承接了大英帝國的海上勢
力後,美國的繁榮就與這些制度息息相關。
為何要對外輸出各種民主法治,自由人權這些觀念?並不是美國想要宰制其他國家,而是
自由貿易對美國利益最大,每一個美國的企業跟個人,或多或少都受到全球貿易的好處,
而對外貿易的國家若是法治不彰,動輒被沒收查封,這生意怎麼做下去?更重要的是,以
身為美國人為榮的比例很高,真心相信自由與人權的人很多,對內向心力的強大,就代表
政府與政客不可能賣國求榮,再說要賣給誰?
而美國之所以可以在這個世紀稱霸下去,不僅僅是這套模式好用,而且正好產業技術水準
也可以支撐,讓這套制度變成一種文化,深深的印在美國人心中,同時影響了全世界。
這是美國之所以是二十世紀後的全球帝國,最主要與深層的因素,石油只是原因之一,不
是過程更不是結論。
只要是人,都想要過更好的生活,想要生活受到保障。就個人來說,你可以砸大錢築高牆
拉電網,花幾千萬請特種部隊來當保鑣。但以整個國家的平民百姓來講,大家要的是過好
日子、好的治安、好的教育、下一代能有希望與未來。
美國的確對外國不是很好,但請問台灣人對非白人就很友善嗎?正常的國家當然都是優先
照顧本國民眾,怪美國對其他國家很差,不如去檢討其他國家對自己國民有沒有比較好。
拼命檢討美國很鴨霸,對很多國家的政客來說,只是要找理由掩飾自己的無能與腐敗而已
,潘朵拉的盒子一打開,這些依靠殖民與壟斷為生的各國統治階級,不會被下層推翻才奇
怪。
想要問中國還是其他哪些國家可以推掉美國,成為下一個世界霸權?期待新的資源出現,
可以一次性地翻掉美國霸業?
別鬧了,只要大家繼續想辦法拿綠卡去美國,這個大勢就會保持下去。
作者: uhmeiouramu (優文老祖)   2015-11-09 23:00:00
現在一日球迷在崩潰 沒空
作者: wolfking623 (卡比利亞的微笑)   2015-11-09 23:00:00
挖 有人要跟C大挑戰 好期待啊
作者: ps20012001 (開始想明年新計畫)   2015-11-09 23:03:00
一個說遠 一個說近 其實也不算戰不戰的 比較像補充
作者: dan310546 (00)   2015-11-09 23:04:00
這篇比較多制度層面的討論
作者: web946719 (韋伯就是漏氣依舊)   2015-11-09 23:04:00
U趣
作者: innominate (innominate)   2015-11-09 23:06:00
chenlap那篇比較偏頗,這篇比較中肯,但還不夠完全
作者: grandwar   2015-11-09 23:08:00
c大其實被批過很多次了~呵呵 不過那些人都很少用PTT了
作者: Sabo5566 (薩波5566)   2015-11-09 23:08:00
這篇正解 上次那篇原文根本胡扯 邏輯錯一堆
作者: CKyeh (piiiigggggg)   2015-11-09 23:08:00
優文
作者: zzzxzzz99   2015-11-09 23:09:00
太長了不想看
作者: bforest (Moon)   2015-11-09 23:09:00
同三樓
作者: lustpp (祭我們短暫的青春)   2015-11-09 23:10:00
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作者: Zsanou   2015-11-09 23:11:00
推.....其實也不算戰不戰的 比較像補充...
作者: kopiayu (kopia)   2015-11-09 23:12:00
好文推
作者: cttw19 (Ian Lee)   2015-11-09 23:13:00
有道理
作者: orga1990   2015-11-09 23:13:00
中華民國對中國人很友善啊
作者: kevin8752   2015-11-09 23:16:00
作者: dan310546 (00)   2015-11-09 23:18:00
美國繼承了人類文明的幾次重大革命
作者: therookie   2015-11-28 23:20:00
因為綠營很愛看電視 但我跟你講白的 北連中胡現在這時間點帶風向真的沒用了 現實世界的風向早就變了
作者: diefishfish   2015-11-28 23:32:00
朱大記者 確定北連中胡了?
作者: therookie   2015-11-28 23:32:00
我真的很喜歡那句 退潮之後就知道誰沒穿褲子不用多久了 再18個小時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