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卦] 有沒儒家思想被竄改成奴化教材的卦?

作者: KILLE (啃)   2015-10-31 18:26:48
儒家整理了一套為事方法
以自己為中心 利己後 行有餘力 再利人
所以才有修身 齊家 治國 平天下
而於當代台灣,蔣後的國民黨,利用這套教材
曲解原意 培養奴才
隨便翻倫語幾篇 看其原意有沒做人就要當奴: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
不做多餘的諂媚迎合,那沒有好處的;
但認為正義的事 就幹下去吧
但現在台灣是反過來,喜歡胡亂諂媚他人,但迎合他人的目的為何
變的不重要;
自認正義的事,又不去幹 ,只會整天抱怨 (好比巢運才那一點人)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人就是要有信,就像車子該有的機構就是要有,沒了怎可能動。
孔丘可沒說,人要鄉愿亂答應人。
但答應了就一定要做到。
但現在的台灣人,喜歡一句推翻原講好的事,
理由是計劃趕不上變化,然後譏笑重信的人石腦袋
(明知到時要看心情再做決定 那現在答應人家幹嘛)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前兩句是廢言,不討論;最後句是說,
君子不會因為別人對其不了解而發怒。
注意,是發怒,沒說不可以有做為。
怒恨不會解決問題。
公司不了解我才能,給薪低,或讓我受了委曲(加班不給錢 或要久站這類)
也不用發廢文抱怨了, 閃人到別間公司就是。
有子曰:「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倫理與法律的存在目的,是希望能以和為貴;
以前的處事縟節,在當代或許很適當;
當若不何時宜,為和平而鄉愿,那不如回到原點:
就讓原則決定該如何處理吧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之,患不知人也。」
想辦法了解別人,別人自然就會了解你。
沒說要迎合他人,更沒說要去了解周圍每個人。
想辦法去了解"有用的人",有用的人自然就會了解你。
現在台灣曲解成"關愛周圍的每個人"
這啥鬼 沒事關心廢物幹嘛?
以上例子都是隨便選的 哪條奴了? 根本就是千古佳言
不過原文是上古漢語,很多語意會隨著語言演化而造成偏頗
這裡就有相當培養奴才的空間
作者: StarTouching (撫星)   2015-10-31 18:27:00
統治者只留下對他們有利的
作者: a1122334424 (kuroneko)   2015-10-31 18:28:00
坐好 坐滿
作者: doro0202 (Doro)   2015-10-31 18:28:00
印象中是 朱熹把他扭曲的
作者: gaym19 (best689tw)   2015-10-31 18:29:00
你去問朱熹那個王八啊
作者: twpost (我的偏見)   2015-10-31 18:29:00
先秦儒、漢儒、宋儒 被統治久了,文人的政治觀也扭曲了
作者: d9637568 (小さいけれど確かな幸せ)   2015-10-31 18:31:00
被閩南人朱熹搞成理學
作者: coolhou416 (Rin)   2015-10-31 18:37:00
朱c
作者: JeanSijhih ((渡餘))   2015-10-31 18:46:00
己立而立人 != 先利己再利人
作者: powertoolman (動力工具魔術師)   2015-10-31 18:47:00
朱熹本人還爬灰 最強調禮義廉恥 我呸
作者: JeanSijhih ((渡餘))   2015-10-31 18:49:00
後面倒不錯,推回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