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卦] 台灣教育是什麼階段開始輸人家的?

作者: wak (默艾)   2015-06-19 19:24:53
※ 引述《h90257 (替天行道)》之銘言:
: ※ 引述《campaso ()》之銘言:
: : 常常聽去美國讀國中高中的朋友說
: : 只要語文障礙克服之後
: : 課本內容其實比台灣簡單許多
: : 要讀得懂其實不困難
: : 那既然我們東西學得比別人深
: : 國際數學 理化 競賽 成績也不俗
: : 照理來說 各行各業人才應該也是全世界的佼佼者才對
: : 但事實上,高端階級的人總是歐美國家的份
: : 台灣還是只能幫人家代工賺一點蠅頭小利 主要利潤都被人家賺走了……@@
: : 是不是台灣學生從小被填鴨慣了
: : 到大學反而不習慣過於自由的學習環境
: : 還是有某個階段教育出了問題呢??
個體心理學(自卑與超越),在青春期這個章節的最後有一段總結。拿
來看台灣教育以致於成人環境,真的非常貼切。
====
如果這個孩子已經學會要把自己當做是和社會上任何人平等的一份子
,並了解他應該做的奉獻工作,尤其是如果他已經學會將異性看做是平
等的友伴,青春期只是給他一個機會,讓他開始對成年人的生活問題作
出獨立而有創造性的解答。如果他對這些觀念的認識程度比別人為低,
在青春期,他會顯得好像還沒做好享受自由的準備。假使有人強迫他去
作他必須做的工作,他就能夠完成它,如果讓他自己去搞,他就會膽小
如鼠,一事無成。這種孩子在奴役之下將會適應良好,但是一到自由裡
,他就不知何去何從了。
====
前面才有一篇新聞是女子辭職出國,看底下的推文扭曲成什麼樣子。
有非常濃厚的性別歧視的味道,恐懼自由,害怕失去別人幫他指引方向
的傳統價值觀。
: 在國民教育階段 基本上台灣目前比較不足的是多元文化和落差兩種問題
: 台灣逐漸是多族群的社會 新台灣之子的勢力越來越多 少數的原住民和漢人
: 但課本內還是以漢人角度為主 沒有想過要調整 現在看來似乎沒必要
: 可是未來這會是一個問題 尤其是族群認同上
: 另外就是落差 台灣教育是M型化 學生的學習表現落差從班級到縣市間表現落差都很大
: 這跟觀念有關 台灣總是認為學不好是個人的事情 個人要為個人負責
: 但一些學生表現較均質且較好的國家 卻認為這階段的學生學不好是國家怠慢學生
: 所以台灣國民教育階段是強者強 弱者弱
: 台灣中學生中前段的學生拿出去和各國前段學生比較
: 從過去經驗來看表現都能前十 數理等更可以到前三
: 表現相當出色
: 但把台灣最弱的學生拿去和各國最弱的學生比較 台灣表現就不出色
: 是弱者中的弱者
: 這是觀念的差異導致作法不同
某版前幾天才在討論「貧富差距」的問題,我在那裡觀察好一陣子,也
提出想法。這裡繼續引用相同的概念,因為狀況都一樣。
在類似的討論中,我在社會結構兩大問題(貧富、教育)上,都看到很明
顯的特色。
貧富差距問題,我看不到多少人在討論社會保險社會福利與基層人民生
活的討論,反而有很多很多很多在於貧人有多少變成富人的機會。
前者是縮短貧富差距,後者是貧人變富人的翻轉。階段翻轉雖也是重要
的事,但貧富平衡也很重要,這是文明社會必需要去照顧,同時也是許多
先進國家吸引人的地方。人只要一老就會變成弱勢,而一個國家的生活環
境與平民處境就是多數人評估值不值得移民的重要考量。
教育也是一樣。比起教育內容與方式,或教育資源的平衡,我們看到更
多的是明星學校的分配問題,多數人在乎的不是教育低線是否充足,而是
如何讓孩子贏在起跑線擠進明星學區,嘴上很討厭其實依然在複製老一輩
的教育觀念。並在孩子識字的同時,對成績的要求就直接浮現,成績單默
默的成為孩子學校生活的主要話題。
心態本身就不對,相對也促成失敗或弱勢者很難翻身的環境,相輔相成
。也難怪不容易吸引強者加入,畢竟強者也有失勢的一天,他們也會考慮
哪裡讓他們有長久的安全感,甚至下一代的延續可能性。若不是滲入政治
綁在政商結構以穩固利益組織的一份子惡搞階級複製,就是為不安全的未
來一起恐慌。
: 除此之外 台灣中學生應該是很有競爭力的 尤其把前段的學生拿出去比較
: 從過去經驗來看表現都能前十 數理等更可以到前三
: 如果你是指高階人才 那就是高等教育 ,大學(含以上)教育
: 光美國州立大學 "州立而已" 每年預算就超越台灣非常多
: 有念過大學應該都知道經費的重要性 好的研究助理 好的設備 好的教授 都要錢
: 在龐大經費的挹注下 要吸引到好的人才是非常容易的
: 好的人才集中 再產出好的研究 生生不息 當然可以創造很多領先的技術
: 而預算的落差 或許跟東西方對高等教育的觀點差異有關
: 歐美基本上現在已經把高等教育列為服務業 某種程度上是商品化的概念
: 學生付錢 學校提供資源和知識 並且認證學生在某專業是否夠格
: 學校經營是講求品牌和績效的 不同的學校提供的證書也就有所差異
: 所以 有專門提供學歷的學校(洗學歷的野雞大學)
: 也有領先世界的名校 兩者取得證書的難易極大;而證書的分量更是天差地遠
: 越好的學校提供的資源和知識就越好 當然學生要付的錢就會不同
: 這樣的好處是 學校可以為了自己的價值或理念在經營 不是為了國家或學生
: 所以學費上有些學校跟本就不管學生經濟條件 硬是要開高價
: 有些學校發言也不管政治正確 暢所欲言
: 學生不能畢業就是不給畢業(有些國家沒有設就讀年限 只有設畢業能力門檻)
: 真的好學校很珍惜羽毛 不會隨便發證書給阿貓阿狗
: 而台灣的學校很可憐 都無法做自己 因為錢不是自己的 是教育部給的
: 經常看到學校為五斗米折腰的 深怕發言政治不正確 明年預算就慘兮兮
我不敢認同這種狀態是好的。教育應當中立是好事,否則失去中立性,
學生為了畢業而失去自我價值就因噎廢食了。
例如最近有個爆掛,是學生畢業典禮竟然要學生買那個幾十萬的壓克力
雕象,我認為這種財團利益為思想導向的學校成為常態, 會變成不輸專制
體制的大災難。
回到教育的基礎,資源應該平等,而面對資質不同或較優的孩子,給予
他更大的空間,鼓勵他自我學習,從旁給予諮詢協助就好。以資源平等為
基礎去形塑新的教育模式,不是盡可能的把孩子分成兩邊,然後給好的孩
子比較多的資源。階級化的社會也是從教育開始,教育的本質則是你我在
思考教育的意義時所重新構成的原型。
作者: xyz30317 (喵天使)   2015-06-19 19:39:00
漏了教官開始控制思想 禁止一切創新
作者: evankkk4816 (不是吧)   2015-06-19 20:05:00
教官這種東西真的早該廢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