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 苗博雅臉書:馬政府的衝動購物心理學

作者: billy3321 (雨蒼)   2015-04-01 15:37:06
【台灣跳樓大拍賣!亞投行最後一天,要賣要快?!】
很多人都有共同的經驗:看見路邊的特價商品,在推銷員「特價最後一天」
的慫恿下,衝動花錢買了根本用不著的東西。更慘的是,花大錢買到瑕疵
品,有苦說不出。
而獲利的,就是利用衝動消費心理而順利出清存貨的商人。
馬政府的衝動購物心理學
在亞投行事件裡,國民黨政府把這種衝動購物心理利用得淋漓盡致。2013年
10月,習近平就拋出籌建亞投行構想,而《籌建亞投行備忘錄》早在2014年
10月就由21國簽署,從彼時開始,台灣政府至少有近半年可以做充分的風險
評估、利弊分析,有時間讓社會各界充分討論、表達意見。
近半年的時間,請問風險評估報告做了嗎?政府的風險效益分析報告在哪裡?
有公布讓社會檢驗嗎?有開放社會各界公開討論、辯論嗎?加入亞投行對台
灣整體經貿發展的利害得失評估報告在哪裡?
近半年來政府幾乎什麼都沒做!連「如何遞交意向書」的程序問題,都要趕
在最後一天才突襲全民。
這樣的作法,比小學生在暑假最後一天才匆忙趕寫作業還草率,卻能收到「
衝動購物心理學」的奇效。目前輿論已經有「幸好在最後一天參加、不參加
就來不及了、過了這村就沒這店、透過國台辦遞交意向書是最保險的方法以
免錯過時效」等說法,好像台灣是趕在特價最後一天買到夢幻商品,應該要
給馬同學記個嘉獎。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矇眼上牌桌、脫褲籌賭本:國民黨的「Z>B 相信我之術」
關於加入亞投行的利弊得失,現階段難以詳細分析,因為相關的資料根本就
沒有被公布!許多關於亞投行運作的機制、成員國必須付出的成本,仍處於
不明朗狀態。例如亞投行資本額1000億美元,台灣要掏多少錢?將來放款的
機制為何?亞投行決策權如何分配?目前都尚未有答案。
日本就因為管理機制不明,而寧可謹慎以對,不搶當亞投行創始國
(http://goo.gl/3639ZD)。美國也表示暫不加入亞投行。
有人會說「現在只是遞交意向書呀!只是表示想參加而已,相關章程細節就
是要等日後才會確定,沒那麼嚴重。」
確實,遞交意向書只是表達參加意願,相關細節必須等待日後才能逐一確定。
但台灣為搶先參加一個規則不明的賭局,卻已經付出比其他國家更高的成本:
主權矮化。
其他國家參加亞投行的意向書都是直接遞交到亞投行「籌備祕書處」。先前
僅有「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是透過中國政府轉達參與意向。
而台灣政府「透過國台辦轉交」意向書的作法,無異於向國際公開表示,台
灣政府願接受與香港特別行政區相似的待遇。而所謂以「Chinese Taipei」
(政府自認為是「中華台北」但國際上的理解為「中國的台北」)名稱加入,
更未取得台灣人民的共識或授權。
「委曲求全」的前提是,我們要知道今天的委屈,是為了「求什麼全?」「
求誰的全?」。
我想,大部分的台灣人都不知道,台灣目前以「Taipei,China(中國台北)」
的名義擔任「亞開行(亞洲開發銀行,ADB)」的一員[註]。當初掏錢捐助亞
開行,如今以受盡屈辱的名義留存,每年抗議主權被矮化,到底又從參與亞
開行得到多少好處呢?一般人有享受到好處嗎?還是都進了政商權貴的口袋
呢?
亞開行的效益已然令人存疑,而台灣今日甘願犧牲主權換取成為亞投行創始
國,效益能夠超越參與亞開行嗎?這一切的疑問,政府今日又再次拿出「Z>B」
的各種宣傳意圖矇混過關。
為了參加一場充滿不確定的賭局,別的國家可以表示意願、試水溫,但台灣
卻連褲子都先當掉了!
新自由主義的飢餓遊戲
有人會說「不只國民黨要加入亞投行啊,民進黨好像也不反對。」確實沒錯,
屬於極右的國民黨和右傾的民進黨,不反對加入亞投行並不令人意外。但台
灣走上新自由主義的經濟路線數十年來,台灣人的生活真的變好了嗎?
讓我們稍微回顧一下歷史:
政府說:不簽ECFA,台灣會被邊緣化喔~
簽了ECFA之後,你的生活變好了嗎?
政府說:不簽服貿,台灣會被邊緣化喔~
服貿沒過,你的生活有因此變更差嗎?
政府這次要說:不加入亞投行,台灣會被邊緣化喔~
那麼,美國和日本也都要一併被邊緣化了嗎?
亞投行並非如同ECFA或服貿或TPP,亞投行不是區域貿易協定。簡單來說,
亞投行的概念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IMF)、亞開行一樣:成員國各
自拿出一筆錢,湊出一筆基金,借錢(放款)給其他國家。
如果純就數學眼光,IMF、世銀作為銀行的「呆帳」實在太多,經營績效爛
到爆。為何賠錢的生意有人做?原因是,主導國家的政商集團可以透過決
定借錢給誰,影響債務國的內政,取得國際政治經濟的影響力。
國際金融機構放款的權力向來是大國用以操控、剝削其他國家的工具。透過
放款,得以干預其他國家內政及產業發展方向,讓跨國企業獲取大量利益,
而最後收不回來的呆帳,就成為全民負擔的成本。
白話說來,國際金融放款機制就是:拿全民的錢去借給其他國家,讓政商
特權階級在其他國家大賺錢,呆帳由全民吸收。
不只左派不高興,右派也有疑慮
目前亞投行的決策機制,似乎由GDP、人口數等比例決定,可想而知台灣就
算順利加入,也很難取得多少權力,亞投行還是會由中國主導。沒加入亞
投行會怎樣?目前看來,最大的不方便就是「不能透過亞投行借錢給其他
國家」而已。
「台灣游資太多,要拿出去借給別人比較好!」
咦,當初是誰一直說要降稅把資金引進來的?現在又說游資太多?游資的
最佳去向應該是要成為國內產業升級的動力,不是炒房地產,當然也不是
把錢借出去變呆帳換取政商權貴的利益。
「會錯失干預其他國家內政的機會!」
拜託,連遞交參與意向書都被矮化成這樣,你以為中國會讓你有亞投行主
導權喔?自己的內政不要被干預就不錯了咧。就算成功干預其他國家內政,
還是政商特權集團賺錢,呆帳全民背啊。
「不能投標亞投行的工程怎麼辦?」
呃,人家是要投資「基礎建設」,台灣自己的基礎建設例如高鐵都是外國
廠商得標耶。台灣廠商的大型工程競爭力不如歐洲國家及中國,只在水泥、
鋼鐵物料供應或小包商較有競爭機會。到底台廠能得到多少利益,是否值
得拿主權、呆帳風險去換,恐怕必須謹慎評估。
就算我們放下中間偏左的視角,採取右派的新自由主義國際經貿觀點,貿
然加入效益不明的亞投行,也可能因破壞亞太戰略平衡,而妨礙台灣加入
TPP(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的進程。先前曾經大力贊成簽訂服貿
協議的經濟學者李淳就表示「目前加入亞投行的甜頭恐怕有限,若花了預
算又搞出個名稱、席位等矮化爭議,簡直是自找麻煩。我們應稍安勿躁,
真要加入,等美國表態參與後也不遲。」(http://goo.gl/HaNJ6K)
亞投行急就章,人財可能兩失,您是在急什麼呢?
面對是否加入亞投行的爭議,我主張,現階段加入亞投行效益可疑,而成
本過高,可能面臨「主權流失、呆帳全民買單、破壞外交戰略平衡」的人
財兩失窘境,不宜躁進。尤其應該將區域戰略平衡、主權議題納入全面評
估考量。目前世界各國正在觀望,中國若對於亞投行事務展現鴨霸作風,
會使各國心存顧忌。即使真有千百萬個非加入不可的理由,政府也應公布
完整風險效益評估、由各界檢驗辯論後,由政府向亞投行籌備祕書處遞交
意向書,主張以台灣名義加入亞投行,藉由各成員國正在觀望中國主導亞
投行態度的時機,取得更多談判斡旋的空間。
在特價刺激的衝動購物之下,買了不需要或者根本有瑕疵的商品,有些人
會記取教訓,更加小心謹慎;有些人則是鴕鳥心態,安慰自己總有一天會
用到;而有些人則是無法接受自己犯錯的事實,反過頭來催眠自己,告訴
自己買了千載難逢的好東西,甚至對商品讚不絕口,試圖拉著親朋好友一
起下水。
國民黨政府用「壓縮時間」的方式逃避監督,造成主權傷害的事實已成。
面對這種「特價最後一天」的政治話術,我們應該更謹慎以對。
【延伸閱讀】
「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牽動的地緣政經效應
http://goo.gl/QlAQ5P
抗議馬政府申請加入亞投銀聯合聲明
http://goo.gl/kcCDUh
民主鬥陣 Democracy Tautin
黑色島國青年陣線
臺左維新
夢由藝文工作室 / Dreamdom
獨臺新社 Taiwan Independence Reformation Association
台大法言社
[註] 台灣作為亞開行創始成員國,投資創始資金,卻遭中國打壓只能以
「Taipei,China」名義參與,外交部官網卻仍阿Q地表示「70年代開始,
我國我國因會籍名稱被擅自改變,而進行的連串抗議,也顯示出力保外
交空間,以及國家尊嚴的努力。在此期間,我國財政部與財經官員參與
折衝,捍衛國格的點滴,也在亞洲開發銀行發展史中,寫下令人為之動
容的扉頁。」
http://goo.gl/Otsiu1
苗博雅臉書連結:http://on.fb.me/1IlxI7o
作者: B0988698088 (廢文少女小円♥)   2015-04-01 15:38:00
上色辛苦了 可惜_文一篇 沒必要到爆掛
作者: puppy2891 (puppy)   2015-04-01 15:39:00
X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gv390 (我討厭我喜歡妳)   2015-04-01 15:40:00
其實寫的還不錯
作者: boogieman (Let the Right One In)   2015-04-01 15:40:00
寫得比一樓能寫的好太多了
作者: GaryMatthews (G公*)   2015-04-01 15:41:00
當個監察院長就跩了嗎
作者: abucat (阿布貓)   2015-04-01 15:42:00
寫的很好
作者: fallheart (快丟我水球阿)   2015-04-01 15:42:00
這招不是對女人才有用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