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中多處歷史遺跡 眼睜睜被遺忘

作者: qooisgood (不告訴你)   2014-06-08 21:55:33
台中多處歷史遺跡 眼睜睜被遺忘
【聯合報╱記者張明慧/調查採訪】
2014.06.08 03:48 am
台中有多處「歷史遺跡」,不僅曾是居民生活中心,地名還由此而來,例如龍井的「龍目
井」,清水埤仔口的靈泉水等。但因現況遭破壞,無法列文化資產,竟成政府忽視的「三
不管」,眼見歷史文化景觀恐被遺忘,地方人士大嘆可惜。
「這是我們小時汲水煮食、婦女洗衣聚集之處!」家住龍目井附近的黃錫嘉議員說;40、
50年前居民以這兩口井為生,方圓幾公里住家都來取水,附近農田也以此灌溉,他小時就
曾到此挑水回家,婦女也聚集洗衣,居民更喜歡在老樟樹下乘涼聊天。
文獻紀載,「龍目井」至少從道光年間就存在,距今百餘年;清道光年間的「彰化縣誌」
還列名台中古蹟;井旁有兩顆巨石,形狀像龍目,被稱「龍目井」,龍井的地名由此而來

但這麼重要的歷史遺跡,卻因無法列入古蹟或歷史建築,年久失修甚至被忽視。黃錫嘉說
,民國70多年改建時,大量採用磁磚、水泥,破壞原本石砌原貌,連出水口都不見,以致
後來爭取台中歷史建築或文化資產,都被打回票。
不能成為古蹟或歷史建築,就沒經費、人力,是目前文物保存的「盲點」。清水埤仔口早
年也有一處湧流不絕的清泉,不僅是當年水源地,清水地名也由此而來,但現在因乏人維
護,成了髒亂源。
當地文史工作者指出,這裡當年也是清水居民生活泉源,不僅灌溉及生活使用,數百名婦
女聚集洗衣,成了資訊交換中心,池水更是孩子夏天戲水、游泳的最佳場所。
但這口曾帶來繁榮的泉水,也因時代演進、水源取得方便,逐漸湮沒在雜草、垃圾和違建
中,變得荒蕪。地方人士雖竭力保護,曾舉行公聽會,甚至發動里民拿鋤頭、鏟子清除雜
草,但民力有限,缺乏公權力的介入,保護遺跡的力量很微薄。
「看著小時記憶裡的歷史,從一池清泉變臭水溝,令人痛心!」在清水長大的楊典忠議員
說,光靠社區力量,無法長期永續經營,政府不重視的結果,只會讓歷史遺跡永遠消失。
黃錫嘉說,多年來努力爭取各項經費,重建龍狀出水口、蓄水池,並恢復石砌圍牆,才讓
「龍目井」這處歷史遺跡,還能搶救下來;但長久之計,政府應對具歷史文化價值遺跡保
護有更具體作為,這不僅是對地區文化尊重、重建特色,還能有發展觀光的附加價值。
原文連結: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4/8726267.shtml
備註:
鬍子強沒把古蹟拆了去炒房就不錯了,還嫌
作者: akila08539 (進擊的台灣魂)   2014-06-08 21:56:00
反觀
作者: hank11235813   2014-06-08 21:56:00
2014是甚麼都?
作者: PINKs (這群人該怎麼治)   2014-06-08 21:56:00
金錢豹~
作者: porten812 (節能.減碳.發優文)   2014-06-08 21:56:00
文化之都
作者: screwer5566 (我尻故我射)   2014-06-08 21:56:00
在基隆的話就沒有這個困擾了
作者: toast520520 (藤原健二)   2014-06-08 21:56:00
風化之都
作者: k70113 (你們他媽很正義~)   2014-06-08 21:57:00
淹水之都
作者: magi3Q (我不要困難把我馬及三)   2014-06-08 21:58:00
鬼島多數人不重視歷史人文 唉
作者: hikaru77613 (我愛出世魚)   2014-06-08 21:59:00
古蹟之火...上工啦!!!
作者: lolic (lolic)   2014-06-08 21:59:00
報出來過幾天就燒掉了
作者: piliwu (Love Ciroc!)   2014-06-08 21:59:00
沒半夜被挖土機推倒算不錯了
作者: kodwsg (ç„¡)   2014-06-08 22:11:00
不是有台中塔和圓樓土牆?
作者: thelittleone (thelittleone)   2014-06-08 22:11:00
日據時代的建築不算古蹟的
作者: killerken (踢了肯)   2014-06-08 22:35:00
爭什麼 通通拿去做金錢豹
作者: COOLBILL (Go!!Go!! Braves!!)   2014-06-08 23:05:00
台中人口魔人會無視這篇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