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一戰710,一個暑假+一個寒假的苦讀好值得

作者: chiehyuliou (阿宇)   2017-03-23 14:10:32
考試成績 一戰710 Q50 V35 AWA:5.0 IR:6 2017/03/10
求學背景 台大會計系
準備時間 2016年7月到2017年2月共8個月
準備教材 OG、OV、曼哈頓修辭、PP、GWD、A2精品培訓班教材
心得分享
前言:
由於期望申請學校提供的雙聯學位,所以便尋求校內學長姐準備GMAT的事宜與建議。
詢問之下發現大多數的學長姐皆強力推薦A2GMAT。
去年大二快結束時意識到大學畢業時間所剩無幾,
便毅然決然報名了暑期7到8月的精品培訓班,心中目標定為700分以上。
培訓班課程結束之後沒有馬上報考實戰的原因是認為考試費用不斐,
準備的過程中一直還沒有已準備好的把握,所以直到今年3月才上考場。
期間便是不斷地反覆重聽上課的錄音檔,做練習題,
次數多至在夢中猶能聽見A2激昂的講課。
在上考場時不斷為自己做心理建設,
能一戰便考取700+如今仍感到心中無限感激與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A2GMAT。
SC:
在準備的過程中,對我來說最困難的科目非SC莫屬,
起初做題對於信心的打擊很大,實在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拜培訓班課程放了十分可觀的比重於SC所賜,
隨著時間經過,能感受到基礎和經驗值的累積,做題的正確率與速度亦漸入佳境。
強烈建議尚在準備階段的同學一定要秉持著耐心與毅力一遍遍地研讀和重聽A2的SC講義!
A2的考點整理是平凡人無法達到的境界,將它奉為葵花寶典一步一腳印建立文法觀念,
閱讀句子時便能避免胡亂自行按答案解釋,重要考點漸漸浮現進而熟悉。
若非A2精心設計歸納的精華講義,
可以想見單憑OG或考古題來掌握考點會是一件極端艱難的事。
CR:
談到CR最重要的便是要將過去無脈絡的激辯模式徹底屏棄,依照標準思維模式來解題。
由於從小到大學校教育把學生訓練為一味做題拿高分的考試機器,
卻從未將重點放在理性邏輯的思辯過程,所以要習慣全新的思考方式需要一段時間。
A2的CR課程中高度強調解題步驟,先找到關鍵字,再務求攫取論點。
各類題型在A2的講義當中都有精闢明確的定義與解題指示,
每堂課後再集中火力練習分類清楚的題目。
循著A2安排的進度踏實練習,課程後的總結與大雜燴題目便能很容易地辨認題型、
迎刃而解了。
RC:
接下來是做題時花費大半時間的RC,
雖不如母語人士可以用瀏覽的方式進行大篇幅文章的閱讀,
但是A2的系統思考真的有莫大的助益。
最初一遇到大篇閱讀文章,便會慌亂而無法掌握章法重點。
A2的教學從句子的主要與次要資訊的分類,至辨別文章的架構、語氣、論點,
閱讀文章時便逐漸能體會文章的精隨和對考點保持高度敏感。
RC與過往的閱讀能力關係很大,訓練時急不得,多培養閱讀的習慣會收到不錯的效果。
數學:
許多人都持有高度的自信心認為在數學這科輕鬆拿高分,
做題後卻發現由於距離國高中數學年代久遠,
所以過去所熟悉的基本觀念早已忘得差不多。
KH的講義言簡意賅地喚醒過往的數學記憶,各基本觀念皆有單元解析,
是對於短時間內需要重建觀念的備考利器。
考前的海量題目練習,將自己保持在良好的考試狀態亦尤為重要。
IR+AWA:
最後,IR和AWA的部分,Kory淺白又簡明的講解令人十分容易在有限時間內進入考試狀態。IR講義汲取了常考題型,全部熟悉後應考時便可掌握考試模式。Kory提及的實用技巧在考前好好演練,考試時便不會措手不及。至於AWA最重要的7大攻擊點,反覆練習應用於講義上提供的豐富題目,考試當下便會發現內容都大同小異。
結論:
總之,準備GMAT的過程,要同時兼顧學校課業維持GPA於不落下,
放假時看到朋友們PO玩樂照,都要坐在書桌前不斷重聽課程錄音檔,用力地讀A2的講義,
實為身心靈的考驗。
即便如此,秉持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的懷古情操,
為出國後成就理想的將來構圖,然後幾經寒暑的備考後,電腦螢幕顯示成績的那一刻,
便會覺得努力絕對是值得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