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不再是股神的股神 與 台灣ETF費用

作者: b89207040 (黃卓盛)   2018-09-02 01:25:00
談到股神,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巴菲特,全世界公認的股神
巴菲特的公司BRK長期以來累積績效遠勝大盤
但是沒甚麼人質疑過這件事,或是親手動手驗證這件事
我們試著來驗證這件事
長期以來。大家所謂的BRK長期績效遠勝於大盤。
都是從過去挑某一點,開始算累計績效到現在,做比較。
但是如果從不同的點開始計算累積績效,是否會有不同的結果?
巴菲特近數年來、近十數年來是否還是繼續贏大盤?
如果我們把累積績效改用由現再往過去算,會有什麼不同?
SPY - BRK-A
https://goo.gl/7EYAC1
這份檔案是比較 ETF SPY 與巴菲特公司 BRK 的股價表現
用的是月資料,分別計算如果從過去任何一個月分持有到現在的
未還權的年化報酬率(不計股息)
還權的年化報酬率(股息再投資累計)
因為SPY有配息,BRK沒有
先考慮
還權的年化報酬率(股息再投資累計)
從最長的比較時間來看
SPY從1993年開始至今年化報酬率9.69%
同時期的BRK年化報酬率13.59%
相當於BRK每年勝出SPY 3.56% 符合一般認為的股神長期打敗大盤想法
但是如果從2002/8/1開始計算192個月=16年
SPY年化報酬率9.6072%
同時期的BRK年化報酬率9.5861%
相當於BRK平均每年落後SPY 0.0192%
也就是近16年來BRK年化績效是輸SPY的
如果從2008/10/1開始計算118個月=9.833年
SPY年化報酬率14.1323%
同時期的BRK年化報酬率10.7713%
相當於BRK平均每年落後SPY 2.9448%
也就是近9.833年來BRK年化績效是輸SPY的,平均每年落後 2.9448%
當然SPY的股利再投入,可能會有稅,交易成本...的問題
所以可能無法實際上複製SPY股利再投入的理論績效
如果我們考慮最糟的狀況,
用未還權的SPY年化報酬率(不計股息)和不配息的BRK比較呢?
如果從2008/9/1開始計算119個月=9.9166年
SPY未還權的年化報酬率9.6963%
同時期的BRK年化報酬率9.3123%
相當於BRK平均每年落後SPY 0.3470%
也就是近9.9166年來
持有SPY,不考慮股利再投資,股價成長還比BRK平均每年高0.3470%
而股利還是多賺的
如果從2008/10/1開始計算118個月=9.833年
SPY未還權的年化報酬率11.8133%
同時期的BRK年化報酬率10.7713%
相當於BRK平均每年落後SPY 0.9319%
也就是近9.833年來
持有SPY,不考慮股利再投資,股價成長還比BRK平均每年高0.9319%
而股利還是多賺的
所以很多人以為,只要買進並持有BRK
讓世界上最會賺錢的人為自己的財富服務就能有贏過大盤的財富增長
看來近10年甚至近16年來也不再是這麼簡單了
股神其實已經很多年不是股神了
==============================================================================
看來目前買近並持有SPY是個好主意
可是如果你貪圖方便,買進元大S&P500會發生什麼事呢?
SPY 的總費用
Gross Expense Ratio 0.0945%
https://us.spdrs.com/etf/spdr-sp-500-etf-SPY
元大S&P500
管理費 0.50%
保管費 0.21%
http://www.twse.com.tw/zh/ETF/fund/00646
(0.5%+0.21%)/0.0945% = 7.5132
(0.5%+0.21%) - 0.0945% = 0.6155%
元大S&P500的費用
"看起來"只是SPY的7.5123倍
"看起來"每年只落後SPY 0.6155%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元大ETF官網
http://www.yuantaetfs.com/#/Products/1129
除了經理費、保管費
還有
上市費及年費、指數授權費率、成立日(不含當日)前之申購手續費、
上市日(含當日)後之申購手續費及參與證券商處理費、
交易費用、召開受益人會議費用、其他費用......
一堆有的沒的費用
所以元大S&P500到底落後SPY多少?
SPY - 00646
https://goo.gl/dE3kL5
如果從2015/12/1開始計算32個月=2.66年
SPY的年化報酬率16.549%
同時期的元大S&P500年化報酬率11.6094%
相當於元大S&P500平均每年落後SPY 4.2383%
本來ETF的訴求是低費用
但是元大S&P500不是只落後於指數,甚至是落後其他ETF高達 4.2383%
4.2383%的差距比很多主動型基金的總費用還高了
就像有個人和你說,他幫你投資SPY,省下很多開戶作業之類的麻煩,
可是他每年要從你的帳戶抽4.2383%,你會怎麼想?
作者: killCHina (把拔~我想買GTR)   2018-09-02 01:33:00
大大有道理。但SPY也不是最好的吧
作者: yamitis (神已飛躍起來了)   2018-09-02 02:18:00
巴菲特以前不買科技股啊,現在才開始買蘋果
作者: pttSouthjin (帶我上太空)   2018-09-02 04:49:00
推無私分享程式王
作者: sailinthesky (翔~)   2018-09-02 16:26:00
CFP已經有人幫忙點出你比較00646績效明顯錯誤的地方了,要不要更正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