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該停止再投入(資)?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08:03:26
退休後沒有工作收入,但仍有投資收入。扣除生活開銷後如有剩餘,是否該再投入資產
配置? 還是持有現金或定存就好?
由於有通膨,資產波動,,大限將至,以及大腦退化的可能。 是不是在什麼條件下不再
投入是比較合理的選擇? 或是只投入固定收益商品包含定存?
當然,如果是100%持有VT,可以隨著生活所需逐步賣出(提領), 但也許你的資產可能在期
間的交易與配息後,扣除開銷後有結餘,或是因行情關係提高現金部位等狀況。
我知道每個人的配置不同,資產多寡有別。 但不知有沒有較通用的一般性建議? 類似2
年內要用的錢不投入股市這種的
先謝過。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08:06:00
抱歉漏選"請益"分類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2-06-20 08:13:00
就你最後一句啊
作者: kitune (狐)   2022-06-20 08:15:00
有餘力就扔進去啊 有人嫌錢多的?
作者: boombastick (快樂很容易~)   2022-06-20 08:24:00
短期要用的錢不要放在股市,我退休打算放五年的生活費在債券,其他都VT
作者: 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   2022-06-20 09:31:00
推4樓,應該是滿適合樓主的方式。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09:47:00
我的顧慮之一是,多的VT在遇到意外時被課高遺產稅其次是股票長期報酬率雖高,但不知需多長?若算到80則65退休者只剩15年,持股的期望值能打敗債嗎
作者: pttccbbs (中華電信)   2022-06-20 10:27:00
遺產稅,在國內,或是國外,都會被課稅吧? 只要你超過一定的金額你打算把錢放在國外,還是在國內用複委託? 我覺得遺產稅問題,應該是國內複委託比較好處理放在國外的錢,有提款卡,可以慢慢領回來,也可以匯回來,我倒是沒有那麼害怕遺產稅的問題
作者: jerry1214 (你說啥)   2022-06-20 11:10:00
持股的期望值一定是高過債,不然這麼高的風險誰願意投但問題是65歲退休後,可能沒有其他收入,所以能承擔的風險會較低,也不會單看期望值就選擇投資標的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1:19:00
退休最重要的是考慮是生前就把錢花光的風險 期望值是其次正常的提領率 all in股票的提領失敗機率會高於股債各半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1:54:00
雖然台灣的年金產品實在差強人意,但將部分資產年金化可能還是有utility的。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2:42:00
我用期望值表達不對,應是如ffaarr大說的擔心生前不夠提領儘管股票報酬較高,但一定期間虧損的機率還是有的若像巴菲特這種花不完的,重押SPY無妨但對只靠固定收益可能不夠的退休族,怎麼搭股最好最安全我沒有清晰的想法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2:50:00
遠雄的躉繳年金險,無保證期間版本,65歲男性有5.05%給付率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2:52:00
但可以這最多可以領到幾歲?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2:55:00
領到身故或110歲。保發中心的連結: https://tinyurl.com/3mmxju8r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2:58:00
這樣條件還算ok 主要風險就剩保險公司和通膨。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2:58:00
謝謝daze大,來研究一下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2:59:00
若美元不一直走強,這比美債還值得考慮的樣子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2:59:00
台灣人不管男女人到65歲平均餘命都大於15。如果真只活80歲反而是夠花的機率很高,所以一開始就盡量用更長的時段思考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3:01:00
餘命短會擔心走多年空頭資產來不及回復。嗯嗯。當然更怕活太久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3:01:00
餘命短本金就夠用了啊。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3:02:00
台灣的躉繳即期年金基本上都不見了,遠雄這張算少數殘存的。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3:02:00
無保證期間真的重要,不然的話沒這麼高利率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3:03:00
可能也不能太期待遠雄會隨債券利率上升而降低費率。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3:04:00
在79歲時預計80歲要走,股市空頭也不重要了。股市沒恢復也夠提領提領期該擔心的是65歲一開始就空頭,那個影響才大。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3:10:00
三商美邦的即期年金以65歲男性,10年保證期間,給付是4.67%查詢保發中心,不含利率變動關鍵字的即期年金就這兩張了。年金險的優點在於pooling死差,保證期間太長就沒有pooling的效果了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5:08:00
不幸的是現在剛好走空頭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6:35:00
現在走空頭跟接下來會怎麼走沒直接關係。然後除非你錢多到用不完,配置一部分股市才是合理的,太多或太少都不好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7:23:00
當然要配置股市無庸置疑,主要是股債比隨年紀的調整另外,daze大介紹的遠雄即期年金險好像停售了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7:27:00
退休之後差不多就可以固定了。愈接近退休,從現在的配置逐步調整。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7:36:00
保發中心的資料不會即時更新,如果跟遠雄諮詢的結果是已停售那也沒辦法。那也許三商美邦也可以問看看吧。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8:04:00
請問d大,為何利率變動型要排除?
作者: slchao (slam)   2022-06-20 22:53:00
針對遺產稅,我自己是想保留免稅額度,剩餘部位如果子孫不錯,提早贈與,給股票+獲利養你,熊市子孫多出錢,牛市子孫多獲利,也增加子孫lifecycle的額度如果子孫不優,被課高額遺產稅or海外拿不回來,剛好而已XD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22:54:00
利率變動型無法確定會領到多少錢,我覺得是跟年金的精神背道而馳的。這也跟退休時有多少資產有關。如果有35~40倍開銷,股債配置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年金化的utility不見得很高。但如果只有25倍開銷的資產,年金化的utility就可能會比較高。有50倍開銷以上資產的話,100%股或100%債其實不太影響成功率,只是影響遺產多寡而已。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1 01:51:00
謝謝daze大解說。所謂35倍開銷,是指資產/年開銷嗎?
作者: jerry1214 (你說啥)   2022-06-21 11:13:00
應該就是類似提領率概念,25倍開銷=4%提領率
作者: uranus99 (134夜市大學??)   2022-06-27 21:05:00
指數投資都會教你要有備用金,1~2年不工作也夠花用的金額,就是怕你股市一套套好幾年然後剛好又被裁員之類的至於退休後我個人是非常不建議持有指數投資,太不穩定甚麼4%法則,在你沒工作然後股市下跌時,很影響心態的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7 21:44:00
不用投資股市還能錢夠花當然很好。但很難。要投資股市就一定有下跌或沒配息的風險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7-15 23:54:00
日常開銷還是不賣股,而是自固定收入配息較理想,不影響心情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6:06:00
抱歉漏選"請益"分類
作者: SweetLee (人生如戲)   2022-06-20 16:13:00
就你最後一句啊
作者: kitune (狐)   2022-06-20 16:15:00
有餘力就扔進去啊 有人嫌錢多的?
作者: boombastick (快樂很容易~)   2022-06-20 16:24:00
短期要用的錢不要放在股市,我退休打算放五年的生活費在債券,其他都VT
作者: heavenbeyond (如果在天堂)   2022-06-20 17:31:00
推4樓,應該是滿適合樓主的方式。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17:47:00
我的顧慮之一是,多的VT在遇到意外時被課高遺產稅其次是股票長期報酬率雖高,但不知需多長?若算到80則65退休者只剩15年,持股的期望值能打敗債嗎
作者: pttccbbs (中華電信)   2022-06-20 18:27:00
遺產稅,在國內,或是國外,都會被課稅吧? 只要你超過一定的金額你打算把錢放在國外,還是在國內用複委託? 我覺得遺產稅問題,應該是國內複委託比較好處理放在國外的錢,有提款卡,可以慢慢領回來,也可以匯回來,我倒是沒有那麼害怕遺產稅的問題
作者: jerry1214 (你說啥)   2022-06-20 19:10:00
持股的期望值一定是高過債,不然這麼高的風險誰願意投但問題是65歲退休後,可能沒有其他收入,所以能承擔的風險會較低,也不會單看期望值就選擇投資標的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19:19:00
退休最重要的是考慮是生前就把錢花光的風險 期望值是其次正常的提領率 all in股票的提領失敗機率會高於股債各半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19:54:00
雖然台灣的年金產品實在差強人意,但將部分資產年金化可能還是有utility的。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20:42:00
我用期望值表達不對,應是如ffaarr大說的擔心生前不夠提領儘管股票報酬較高,但一定期間虧損的機率還是有的若像巴菲特這種花不完的,重押SPY無妨但對只靠固定收益可能不夠的退休族,怎麼搭股最好最安全我沒有清晰的想法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20:50:00
遠雄的躉繳年金險,無保證期間版本,65歲男性有5.05%給付率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20:52:00
但可以這最多可以領到幾歲?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20:55:00
領到身故或110歲。保發中心的連結: https://tinyurl.com/3mmxju8r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20:58:00
這樣條件還算ok 主要風險就剩保險公司和通膨。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20:58:00
謝謝daze大,來研究一下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20:59:00
若美元不一直走強,這比美債還值得考慮的樣子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20:59:00
台灣人不管男女人到65歲平均餘命都大於15。如果真只活80歲反而是夠花的機率很高,所以一開始就盡量用更長的時段思考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21:01:00
餘命短會擔心走多年空頭資產來不及回復。嗯嗯。當然更怕活太久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21:01:00
餘命短本金就夠用了啊。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21:02:00
台灣的躉繳即期年金基本上都不見了,遠雄這張算少數殘存的。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21:02:00
無保證期間真的重要,不然的話沒這麼高利率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21:03:00
可能也不能太期待遠雄會隨債券利率上升而降低費率。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0 21:04:00
在79歲時預計80歲要走,股市空頭也不重要了。股市沒恢復也夠提領提領期該擔心的是65歲一開始就空頭,那個影響才大。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0 21:10:00
三商美邦的即期年金以65歲男性,10年保證期間,給付是4.67%查詢保發中心,不含利率變動關鍵字的即期年金就這兩張了。年金險的優點在於pooling死差,保證期間太長就沒有pooling的效果了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0 23:08:00
不幸的是現在剛好走空頭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1 00:35:00
現在走空頭跟接下來會怎麼走沒直接關係。然後除非你錢多到用不完,配置一部分股市才是合理的,太多或太少都不好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1 01:23:00
當然要配置股市無庸置疑,主要是股債比隨年紀的調整另外,daze大介紹的遠雄即期年金險好像停售了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1 01:27:00
退休之後差不多就可以固定了。愈接近退休,從現在的配置逐步調整。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1 01:36:00
保發中心的資料不會即時更新,如果跟遠雄諮詢的結果是已停售那也沒辦法。那也許三商美邦也可以問看看吧。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1 02:04:00
請問d大,為何利率變動型要排除?
作者: slchao (slam)   2022-06-21 06:53:00
針對遺產稅,我自己是想保留免稅額度,剩餘部位如果子孫不錯,提早贈與,給股票+獲利養你,熊市子孫多出錢,牛市子孫多獲利,也增加子孫lifecycle的額度如果子孫不優,被課高額遺產稅or海外拿不回來,剛好而已XD
作者: daze (一期一會)   2022-06-21 06:54:00
利率變動型無法確定會領到多少錢,我覺得是跟年金的精神背道而馳的。這也跟退休時有多少資產有關。如果有35~40倍開銷,股債配置的成功率是很高的,年金化的utility不見得很高。但如果只有25倍開銷的資產,年金化的utility就可能會比較高。有50倍開銷以上資產的話,100%股或100%債其實不太影響成功率,只是影響遺產多寡而已。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6-21 09:51:00
謝謝daze大解說。所謂35倍開銷,是指資產/年開銷嗎?
作者: jerry1214 (你說啥)   2022-06-21 19:13:00
應該就是類似提領率概念,25倍開銷=4%提領率
作者: uranus99 (134夜市大學??)   2022-06-28 05:05:00
指數投資都會教你要有備用金,1~2年不工作也夠花用的金額,就是怕你股市一套套好幾年然後剛好又被裁員之類的至於退休後我個人是非常不建議持有指數投資,太不穩定甚麼4%法則,在你沒工作然後股市下跌時,很影響心態的
作者: ffaarr (遠)   2022-06-28 05:44:00
不用投資股市還能錢夠花當然很好。但很難。要投資股市就一定有下跌或沒配息的風險
作者: buji (卜基)   2022-07-16 07:54:00
日常開銷還是不賣股,而是自固定收入配息較理想,不影響心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