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S&P500與黃金動能策略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29 20:12:10
大家好,我是沃利
近期在國外一本刊物上看到一篇文章,利用S&P500與黃金年度漲跌幅進行動能交易,
長期間下來年化報酬率達10%,好奇之下自己拉數據出來做簡易粗糙的回測,與各位
先進分享。
圖文詳細好讀版
https://reurl.cc/XXYyb0
文章中提到的動能交易邏輯非常簡單,他去檢視每年度S&P500與黃金的漲跌幅,若2017年
S&P500漲幅大於黃金,則在2018第一交易日買入S&P500,持有到2018最後交易日出場,
並重新審視一次2018全年兩商品漲跌幅狀況,選擇較強勢者,於2019年第一交易日買進。
S&P500與黃金現貨逐年漲跌幅狀況,紅底為該年度較強勢者
SPX為S&P500指數,XAU為黃金現貨價格
https://imgur.com/3kGzf1E
https://imgur.com/0CX9Top
若從1981年起,每年將資產不斷透過動能交易策略投入兩商品中,截至今年年化報酬率達
10.74%,整體帳戶淨值成長可參考下方圖表
https://imgur.com/5W5iwA0
雖動能交易策略前期表現不較單純持有S&P500來得好,但經過2000年及2008年大幅回檔後
,持有黃金的避險價值終於浮現,使得帳戶淨值大幅度增長,總報酬率達5,243%。
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辦法直接購買整個籃子的S&P500成分股,黃金現貨價格也較不易追
蹤,買賣間容易有較大的點差。
所幸近十幾年來,ETF市場逐漸擴大,追蹤商品也變得較為容易,因此將回測商品改為ETF
,再重新審視一次。
SPY為S&P500指數,GLD為黃金ETF
進出場邏輯一致,不過回測時間改至2005開始,SPY雖在1993年就成立,但GLD的成立時間
較晚,於2004年末才發行,因此以2005年作為基期,2006年正式透過動能交易策略進場。
https://imgur.com/1194i4u
將第一部分指數與黃金的動能交易策略,基期改到2005年,與ETF比較報酬率狀況,從淨
值成長能夠看到ETF組略輸指數與黃金組,主要受到ETF本身有部分經管費用以及追蹤誤差
所導致。但整體而言,報酬率相差並不會太大。2006-2019這14年間,現貨組與ETF組總報
酬率分別為571%與549%,年化報酬率達到14.57%與14.29%,都是相當不錯的水準。
但回測畢竟是回測,並不代表未來走勢,不過仍然能夠做為參考的依據之一,希望在2019
的尾聲,這篇文章能夠帶來幫助,謝謝!
※補充資訊
c大有建議可考慮S&P500股利再投資效果,
因此我去撈取S&P500報酬指數(S&P500 Total Return Index)作為標竿指數,與動能交易
策略再比較一次。但由於我手邊資料只有從1988年開始,因此將1988年設為初始年,1989
年初開始購入資產,相關回測數據如下:
https://imgur.com/FAtT1IN
※紅底代表該年度報酬率較優異之策略
https://imgur.com/Yuj5Vhc
31年的回測,以最終結果動能策略報酬率及標準差均略勝S&P500報酬指數,不過從上面的
表可以發現很有趣的一個現象。
單就單年度報酬率來看,31年中,只有7個年度動能策略的報酬率是勝過S&P500報酬指數的
,但最後報酬卻高於後者不少。從淨值成長圖可以看到,其實在2000年以前,S&P500報酬
指數在報酬率方面是勝過動能策略的,但在2001、2002年分別遭遇-11.89%及-22.1%的
回檔,導致淨值下降許多,與動能策略接近持平。而在2008年動能策略年度報酬率+5.8%
,S&P500報酬指數卻下跌37%,導致淨值大幅度下降,導致後續逐年報酬率雖勝過動能策略
,卻因帳戶回檔過深,資產恢復速度變慢。
以回測數據來看,動能策略在遭遇市場大幅度回檔時,黃金避險效果有浮現,但畢竟只是
回測,往後是否能複製上演仍屬未知數,僅供各位參考!
作者: csjan (...)   2019-12-29 20:32:00
你文中的s&p500是不是沒有股息再投資? 我算1980~2018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29 20:33:00
是的,這邊使用原型指數,沒有使用報酬指數
作者: csjan (...)   2019-12-29 20:33:00
總報酬約65倍 年化11.3%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29 20:34:00
如果有疑慮的話,之後會再增加使用報酬指數的數據!
作者: csjan (...)   2019-12-29 20:35:00
長投為何不用報酬指數? 這方法顯然不會贏一般的股債平衡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29 20:35:00
了解! 過幾天新增完數據再補上
作者: csjan (...)   2019-12-29 20:37:00
我算同時間s&p500標準差是16.5% 可以比較看看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29 20:38:00
當初沒想太多直接使用手邊現有的數據測試@@
作者: csjan (...)   2019-12-29 20:38:00
我的資料來源是brk年報
作者: Luwan (貝特曼)   2019-12-29 21:32:00
好有趣的現象
作者: gausslin (gausslin)   2019-12-29 22:30:00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紀律投資法
作者: Oskar (奧斯卡)   2019-12-30 20:50:00
真有意思
作者: urforbear (為了熊)   2019-12-30 21:35:00
作者: ken812025 (右名)   2019-12-30 22:09:00
蠻有意思的xD 推推
作者: alex25694 (KNightStar)   2018-01-01 12:40:00
看起來很有趣,推
作者: rainsilver (00)   2018-01-01 14:27:00
所以有贏加入股息再投入的s&p 500嗎?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8-01-01 19:12:00
以C大提供的數字來看是輸的,但波動方面還需要看看,抱歉,這幾天比較繁忙,還沒拉數據出來做進一步的測試。
作者: csjan (...)   2018-01-01 21:50:00
統計上的結果不代表邏輯上的因果關係 凡是沒有理論基礎的回測 我都直接視為純粹的統計結果 而各種宣稱高報酬回測的方法 應該趨進無窮多種吧 這就是為什麼要推廣強調成本觀念的指數化投資 以及股債平衡為基礎的資產配置可以試著問一個問題 這個操作手法 你有信心長期貫徹嗎?
作者: alex25694 (KNightStar)   2018-01-01 20:40:00
看起來很有趣,推
作者: rainsilver (00)   2018-01-01 22:27:00
所以有贏加入股息再投入的s&p 500嗎?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8-01-02 03:12:00
以C大提供的數字來看是輸的,但波動方面還需要看看,抱歉,這幾天比較繁忙,還沒拉數據出來做進一步的測試。
作者: csjan (...)   2018-01-02 05:50:00
統計上的結果不代表邏輯上的因果關係 凡是沒有理論基礎的回測 我都直接視為純粹的統計結果 而各種宣稱高報酬回測的方法 應該趨進無窮多種吧 這就是為什麼要推廣強調成本觀念的指數化投資 以及股債平衡為基礎的資產配置可以試著問一個問題 這個操作手法 你有信心長期貫徹嗎?
作者: csjan (...)   2019-12-30 04:32:00
你文中的s&p500是不是沒有股息再投資? 我算1980~2018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30 04:33:00
是的,這邊使用原型指數,沒有使用報酬指數
作者: csjan (...)   2019-12-30 04:33:00
總報酬約65倍 年化11.3%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30 04:34:00
如果有疑慮的話,之後會再增加使用報酬指數的數據!
作者: csjan (...)   2019-12-30 04:35:00
長投為何不用報酬指數? 這方法顯然不會贏一般的股債平衡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30 04:35:00
了解! 過幾天新增完數據再補上
作者: csjan (...)   2019-12-30 04:37:00
我算同時間s&p500標準差是16.5% 可以比較看看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9-12-30 04:38:00
當初沒想太多直接使用手邊現有的數據測試@@
作者: csjan (...)   2019-12-30 04:38:00
我的資料來源是brk年報
作者: Luwan (貝特曼)   2019-12-30 05:32:00
好有趣的現象
作者: gausslin (gausslin)   2019-12-30 06:30:00
我認為這也是一種紀律投資法
作者: Oskar (奧斯卡)   2019-12-31 04:50:00
真有意思
作者: urforbear (為了熊)   2019-12-31 05:35:00
作者: ken812025 (右名)   2019-12-31 06:09:00
蠻有意思的xD 推推
作者: milestock (****Stock*)   2018-01-04 11:44:00
是的,我也認為這屬於統計上的結果,頂多帶點市場跡象。至於有沒有信心長期貫徹,我是認為執行力上肯定會比單純持有分散過的ETF還難上許多,但我還是會投入部分資金進去嘗試吧,這也是會選擇在去年結束前分享的主要原因。感謝c大給的回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