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複委託/海外券商/台股ETF比較

作者: Zeal315 (做好每一個細節)   2018-05-27 18:17:34
剛好我近期對ETF有做一些功課,可以分享一下。
有關台灣ETF的追蹤效果好或不好,
其實有許多面向可以去分析探討
1.產品特性:
原po 文章所提到的0061,
其實並不是單純的ETF,反而比較像是 ETF of ETF,
因為該檔ETF背後並不是買相對應的股票,
而是去買另外一檔追蹤相關指數的ETF。
光ETF自身就有相關的費用了,
又去連結其他的ETF,
就有double fee 與double 折溢價的問題。
部位調整成本,可能也比股票調整來的高,
所以這檔ETF追蹤效果不好,完全可以理解。
所以買ETF時,還是要花時間看一下其背後的投資組合
2.規模大小:
這其實也不難理解,
同樣要追200檔股票標的的ETF,
規模大的ETF可能可以全部都買,
規模小的ETF可能只能買權重比較大的前50~100檔。
所以規模小的ETF,
很久可能在特定情境下
(ex:大權值股表現特別弱,或是小權值股表現特別強)
與規模大的ETF或是指數表現拉出差距。
台灣的ETF,跟美國的ETF比較起來,都算規模小型的ETF
所以這點應該也是追蹤誤差的來源。
但我其實覺得在其他條件一樣的情況下,
規模小跟規模大的ETF,在時間足夠長的情況,績效應該差異有限。
3.其他費用與交易成本
ETF的績效,其實就是指數績效扣除其他所有費用成本,
費用成本包含經理費與部位調整成本,
例如有檔ETF的經理費1%,那我大概就可以猜這檔ETF,
最後的追蹤績效差不多就是會低於指數績效1%以上。
除非ETF經理人很神,可以透過部位微操,
把那1%的費用給賺回來。
但是以台灣金融業的環境,我非常懷疑經理人會沒事找事做。
(畢竟都叫被動投資了,何必還要主動操作微調)
另外台灣金融業在國際投資上所拿的交易成本,
一定是比海外金融機構還來的差,
所以假如部位一直在調整,
與指數的績效差距就會越來越大。
但結論來說,
往往投資人都覺得ETF的績效一定要跟指數一樣,
其實這認知要稍微修改一下,
(至少我可以接受) ETF的績效往往會低於指數報酬的。
買ETF前,要去看一下背後的投資組合,
然後盡量挑費用低、規模大且穩定的,
過去追蹤誤差在合理誤差範圍的ETF。
(好像都是廢話)
大概是這樣
作者: roberchu (澤澤吃炸雞)   2018-05-27 19:20:00
我個人認為,被動型指數ETF追蹤誤差很重要,畢竟買這種ETF的人(可能)一年兩年才回來看一次(我家人)每年差2%會很可怕
作者: laicking (三十而立)   2018-05-27 19:22:00
0061追蹤差可以理解
作者: Altair ( )   2018-05-27 19:25:00
其實 很多買ETF的人都不懂你倒數第二段 所以不算廢話 XD
作者: laicking (三十而立)   2018-05-27 19:25:00
國泰道瓊00668,富邦NASDAQ 00662,元大S&P500 00646這幾檔追蹤也差
作者: iverboy (WW)   2018-05-27 19:27:00
有很大部分是因為台幣計價
作者: laicking (三十而立)   2018-05-27 19:29:00
蠻希望國內有類似VT或VTI又適用券商定期定額買股的產品
作者: tsgd   2018-05-27 19:32:00
目前看來希望非常渺茫 我的做法就是直接買美國商品差別在於複委託或者海外券商
作者: edkoven (阿調)   2018-05-27 20:02:00
雖然如此但券商還是要辦法降低誤差,以一個消費者來說沒必要選一個比較差的產品
作者: killer1 (光與影)   2018-05-27 23:27:00
台灣很多ETF流通量不足 券商又不造市 前進美股啦
作者: flypenguin (企鵝)   2018-05-28 00:22:00
元大的 ETF 經理費收超高… 市佔率上他目前沒對手
作者: levirrrrr (兵長)   2018-05-28 05:45:00
台灣的海外ETF沒有競爭力,規模小就註定一切了,沒有什麼時間夠長會接近規模大的這回事,只會越差越遠。買台股的海外ETF不如用複委託買美股ETF
作者: dmcry (我是米蟲:p)   2018-05-29 07:42:00
追蹤績效有差的話時間拉長差距只會越來越大吧
作者: kof70380 (小隆)   2018-06-02 17:02:00
推levirrrrr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