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米其林到台灣 (1) 相對客觀公正的餐廳評鑑

作者: chinhao (霧裡的愛樂人)   2017-11-29 23:04:20
原文
http://chinhaochen.blogspot.tw/2017/11/blog-post_26.html
米其林終於要到台灣了。台北版的米其林指南將在2018年第一季上市。這個消息大家都知
道了。我還是想聊聊米其林會帶來的一些影響。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台灣終於有一個重量級的權威單位,以匿名方式檢驗餐廳,並且
對餐廳給予等級評比。這個在台灣是沒有出現過的事情。
台灣有許多餐廳跟小吃店,然後因為部落客的盛行,基本上任何你想得到或是想不到的餐
廳,google一打就是幾百篇食記。這些基本上連評論的邊都沾不上。說的白一點,這頂多
就是個用餐紀錄。同間店沒有去個三次,你怎麼知道這間餐廳的同一菜色的穩定度如何,
所有菜色的表現如何?服務是否總是親切?
當然也有一些知名的部落客或名人,吃了知名餐廳之後大表讚揚。可能這些部落客食歷與
閱歷都豐富,可以辨別出菜色好壞,但也有可能是已是店家熟客,所以店家對老朋友特別
招待。這些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
接下來,更大的問題就是,只要評論,就一定是有好有壞。一定有不知名的餐廳表現良好
被提出來稱讚,當然也一定有知名餐廳表現不好。這下問題來了,評論者敢寫嗎?寫完之
後,有編輯敢冒著廣告的壓力貼出對知名餐廳的惡評嗎?如果這個產業沒有辦法誠實接受
公正的批評,尤其是公正的負面評論,那要建立餐飲評論大概還很困難。
另外一個問題是,這個好評或壞評是根據評論者的主觀心情,還是根據某些客觀標準,例
如一道菜的執行沒有問題,但是不是符合評論者的偏好,那這個部份,評論者的評論論點
在哪邊?
所以米其林等於是台灣首次有國際級的權威評比單位,用他們的相對一致的標準來評論台
北的餐廳。也就是說,台北的主要餐廳會被用一樣的標準進行評鑑。而且評鑑匿名進行。
這是餐飲評鑑中最重要的部份。因為匿名,所以得以盡量接近一般民眾消費時的現況,也
因此能更為客觀的評鑑菜色及服務。
當然米其林也有自己的問題。沒有任何評鑑是盡善盡美,符合所有人的口味。以我在紐約
吃過五十多間米其林星級餐廳的經驗,他們對西式烹調的評鑑相當在行,亞洲料理就反應
普普。所以我在看的時候,我會專注在他們的西式餐點的部份。亞洲菜色的部份就做參考
,不會全盤接收。
另外他們的評等簡單明瞭:三顆星,兩顆星,一顆星,沒有星。對一般大眾而言,他們不
一定要有任何餐飲相關知識,只要照著星星數過去就是了。只是對我來說,我對星等後面
,該餐廳的文字評論比較有興趣。如果只是看星星數,那就跟賽馬沒有兩樣了。但是高級
菜色到了一定級數,基本上就是你比較喜歡這個多一些,那個少一些,各有所長。
作者: LinOne (YuAnLin)   2017-11-30 08:01:00
「同間店沒有去個三次」所以米其林至少都會吃三次??
作者: artiller (砲仔)   2017-11-30 09:17:00
我也這麼懷疑好幾年前某米其林密探才跟媒體爆料有些巴黎享譽盛名的餐廳可能一年去不到一次然後就直接給三星
作者: sandone (開展新頁)   2017-11-30 10:55:00
去一次不能評論,去太多次又有熟客的問題,那到底誰才有資格評論?
作者: fanrei (我不孤獨)   2017-11-30 16:06:00
理論歸理論,實際上不可能啦,評鑑員才幾個有那麼多餐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