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台灣王爺信仰諸史論:中軍府釋義

作者: tommytsai123 (海偶一老叟)   2023-03-07 12:38:59
任何轉載與引用都必需註明:
轉載自 T大的民間信仰與研究筆記 FB與PTT
這篇是回覆網友近日在我臉書粉絲團的來信發問,也與我長期的研究有關,於是寫了這一篇
,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一、中軍府信仰的地理分布:
首先,就我個人的觀察,所謂中軍府在台灣王爺信仰的地理分布,北起台南北門(蚵寮保安
宮、三寮灣東隆宮與南鯤鯓代天府),南至屏東東港(東港東隆宮)與枋山(楓港德隆宮)
,八掌溪以北就沒有中軍府(島內移民分香廟除外)。我認為這是受到海流的影響與澎湖群
島的影響,送王船遊地河的儀式在閩南沿海很常見,以:
泉州泉郡富美宮(蕭府太傅)
泉州北石文興宮(保生大帝)
晉江石獅斗美宮(代天監察武英侯 朱池李千歲)
廈門廈灣龍珠殿(池府千歲)
等廟宇的王船儀式較為知名。
但海流與澎湖群島,造成福建放出的王船,泉州與晉江一帶放出的容易到八掌溪以北;同安
與金廈一帶放出的容易到八掌溪以南。
如:
泉州富美宮王船在台灣興建廟宇,有明確記載者
最北:苗栗後龍 外埔合興宮 富美七府千歲
次北:苗栗通霄 白沙屯五雲宮 富美新大巡千歲
最南:嘉義東石 東石港先天宮 代巡三府千歲
北石文興宮王船在台灣興建廟宇,有明確記載者
最北:苗栗後龍 外埔合興宮 文興七、四府千歲
次北:台中清水 高美文興宮 文興四府千歲
最南:雲林口湖 金湖新興宮 文興七府千歲
按照富美宮與文興宮的傳統,王船不設中軍府,亦不設旗牌官、廠官爺與管船大王等王船相
關的神明。此造成台灣舉凡是承接富美宮與文興宮王船的廟宇,也不會設置中軍府等王船相
關的神明。
二、中軍府的歷史性起源:
最早可以上溯到漢末三國時期的:中護軍、中領軍、中都護等禁軍官職,為「護理中軍」的
官職,意即監護、監理與監督中軍。
護軍、領軍這樣的官職最早是秦朝設置,一開始並非常設官職,職責是主持武將選拔與監管
武將(監軍),在秦漢時代尚未確立「文官統將,武將統兵」的文官高於武官政治原則時,
要擔任護軍、領軍通常必需是皇族宗室或相對受皇帝信任的近臣才能擔任。
如:
漢高祖劉邦以陳平擔任護軍中尉,負責監察武將,也擔任劉邦的隨軍參謀。
漢靈帝劉宏設置西園軍(西園八校尉)負責洛陽的禁軍,以上軍校尉、中常侍蹇碩(宦官)
為統領,蹇碩以下最重要的部隊即為中軍校尉袁紹統領的中軍。曹操掌政後,設置中護軍、
中領軍負責統帥許都(許昌)、洛陽與鄴城的禁軍,也作為隨身的侍衛統領。曹丕篡漢後,
始成為朝廷的常設官職。蜀漢承襲漢制,設中都護與衛將軍,負責統領京城禁軍,也負責監
察武官與武官的選拔。
以下從三國分析中軍官職與曹孫劉三家的文武構成,討論中軍官職的重要性:
曹魏集團的構成以這三種出身為核心班底:
1.曹氏與夏侯氏宗親
曹氏如:曹仁、曹洪、曹純、曹休、曹真、曹爽
夏侯氏:夏侯惇、夏侯淵、夏侯尚、夏侯霸
2.豫州穎川郡與譙郡(曹操同鄉)出身,以及曹操主政兗州時投效的文臣武將
文臣如:荀彧、荀攸、郭嘉、程昱、陳宮、陳群、鍾繇、杜襲、毛玠、滿寵、桓範、陳矯、
楊修、蔣濟
武將如:史渙、韓浩、樂進、于禁、典韋、許褚
3.原先黃巾軍與原本效忠北方各割據軍閥的降將,以及曹操任司空與丞相,開府治事後徵辟
入府的屬官
文臣如:賈詡、司馬朗、司馬懿、王朗、桓階、華歆、陳琳、崔琰、孔融
武將如:張遼、張郃、陳登、徐晃、臧霸、龐德、王凌
蜀漢集團的構成以這四種出身為核心班底:
1.跟隨劉備一路轉戰的老臣
文臣如:簡雍、孫乾、糜竺
武將如:關羽、張飛、趙雲、陳到、劉琰、袁綝、糜芳(降吳)、士仁(傅士仁)(降吳)
、關平、關興、張苞
2.劉備在荊州時投入麾下的文臣武將
文臣如:諸葛亮、龐統、伊籍、馬良、馬謖、潘濬(降吳)、陳震、楊儀、蔣琬、廖立、郝
普、向朗、向寵、宗預
武將如:黃忠、魏延、廖化、霍峻、高翔、卓膺、馮習、傅肜、傅僉、劉封、鄧方
3.劉焉、劉璋父子主政益州時,自外地移居益州的文臣武將,絕大多數是荊州與關中人,稱
「東州派」
文臣如:法正、劉巴、許靖、鄧芝、董和、董允、費禕、呂乂、陳袛
武將如:吳懿、吳班、李嚴、孟達(降魏)、費觀、羅憲
「東州派」源自於劉焉與劉璋父子主政益州時,引入荊州同鄉作為其嫡系文武,將自荊州與
關中移居益州的流民編為自己的私兵部曲,稱「東州兵」
4.益州本地出身的文臣武將與無派系降將
文臣如:李恢、秦宓、費詩、尹默、譙周、楊洪
武將如:黃權(降魏)、馬超、馬岱、王平、姜維、馬忠、張翼
孫吳集團的構成以這四種出身為核心班底:
1.孫氏宗親與孫堅任長沙太守時的老臣與部曲
宗親如:孫靜、孫翊、孫桓、孫朗、孫瑜、孫皎、孫峻、孫綝
武將如:祖茂、程普、韓當、黃蓋、陳武
2.孫策主政時投入麾下的文臣武將,這一派人多為徐州與江北(揚州九江郡、廬江郡)出身
,稱「淮泗派」
文臣如:張昭、張紘、魯肅、諸葛瑾、步騭、芮玄、滕胤、諸葛恪
武將如:周瑜、呂蒙、呂範、呂岱、蔣欽、周泰、董襲、徐盛、潘璋、甘寧、凌操、凌統、
丁奉、朱治
基本上,自二宮之變與諸葛恪倒台後,淮泗派的政治影響力已經消亡,東吳後期政治以宗親
與揚州本地文臣武將為主導
3.江南出身的揚州文臣武將,江東朱張顧陸四姓
文臣如:顧雍、陸績、虞翻、闞澤、陸凱
武將如:全琮、陸遜、陸抗、賀齊、朱桓、朱然、朱據、施績
4.曹魏與蜀漢降將
文臣如:潘濬、諸葛靚
武將如:靡芳、士仁、文欽、唐咨
其中:
曹魏的中領軍由史渙、夏侯淵、韓浩、曹真、曹休、夏侯尚、陳群、蔣濟、曹羲、夏侯玄、
司馬師、司馬昭與司馬望擔任
蜀漢的中護軍先後由:
陳到(劉備親衛「白毦兵(白耳兵)」統領)
法正(尚書令,領護軍將軍)
李嚴(驃騎將軍,領中都護,都督中外諸軍事)
趙雲(鎮軍將軍,領中護軍)
向寵(中領軍,都亭侯)
費禕(後軍師,領中護軍,錄尚書事)
姜維(衛將軍,錄尚書事)
陳祗(侍中,領鎮軍將軍,錄尚書事)
諸葛瞻(衛將軍,錄尚書事)擔任
孫吳的中護軍僅有周瑜擔任,禁軍此後皆由孫權直接指揮。孫權死後,孫峻、孫綝先後以大
將軍官職控制禁軍,直至吳景帝孫休誅殺孫綝,以張布為中監軍統領禁軍,吳末帝孫皓時恢
復皇帝直接指揮禁軍。
在曹魏,史渙與韓浩是跟隨曹操起兵的同鄉老臣,其他擔任過此職務的都是曹氏與夏侯氏宗
親。高平陵之變後司馬家控制朝政時期,則由司馬氏宗親擔任。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司
馬家得以平定淮南三叛,以三代四人的時間完成篡奪曹魏的資本,得益於司馬師與司馬昭兄
弟先後擔任中領軍,使得曹魏不少文臣武將受過司馬家提拔,進而忠於司馬家,而非忠於曹
魏皇族。
文臣如:賈充、王肅、王沈、鍾毓、鍾會、盧毓。
武將如:王昶、王基、石苞、胡遵、胡烈、鄧艾。
在蜀漢,趙雲與陳到是跟隨劉備起兵的老臣,法正是劉備攻克益州與漢中的參謀,李嚴與諸
葛亮同受劉備託孤。費禕、姜維是諸葛亮北伐的臂膀,前者是諸葛亮指定的政治接班人之一
,陳祗與諸葛瞻則是蜀漢後期主政內外的重臣。
除了姜維是降將與諸葛亮的門生,諸葛瞻是諸葛亮的兒子,法正、李嚴、費禕與陳祗皆是東
州派出身。
在孫吳,統兵將領與世家大族皆有各自的私兵部曲,真正由孫氏皇族掌控的軍隊僅有禁衛軍
(左右無難軍、解煩衛與車下虎士),且直接由孫氏皇帝指揮。
然而,蜀漢長年在魏蜀戰爭中主動發起進攻,軍事重心一直在作為北伐基地的漢中平原;孫
吳則受到部曲制(世襲領兵制)的影響,禁衛軍可以看作是皇帝與孫氏宗室的私兵部曲。故
在此兩勢力,統掌禁衛軍的中領軍、中護軍,其軍權皆不如徹底執行軍隊國家化的曹魏來得
重要。
由此可見,在魏晉時代,掌握禁軍兵權的中領軍、中護軍兩職,必需由與皇帝相當親近的武
將擔任。西晉及六朝原則上延續魏制,以中軍為中央禁軍,整體戰力遠高於地方的州郡兵。
到隋唐時期,護軍一職為未有實權,榮譽性質的「勳官(散官)」,唐代後期設置左右神策
軍為禁軍,以宦官為護軍中尉統帥。護軍這個官職,在宋代以後逐漸消失。
宋代禁軍稱殿前司(殿前都指揮使司、殿前都檢點)
明代禁軍稱五軍府(五軍都督府)及親軍衛(親軍都指揮使司),另有以密探功能著名,被
賦予很多神秘與傳奇色彩的錦衣衛(鎮撫司、北鎮撫司、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
清代禁軍分為負責紫禁城的領侍衛府,以及負責北京城的九門提督府,
「中軍」一詞在明代時為京師五軍都督府之統帥與主力,在清代時泛指綠營各營的統領,逐
漸與統帥一詞的詞性相連結,成為一種對軍事統帥的代稱。
三、歷史上的中軍官職,跟台灣王爺信仰常見的中軍府,有什麼關聯?
在我看來,王爺信仰是一個龐雜的統稱,實際上可以粗分為:「天帝使者(代天巡狩)」、
「瘟神」、「英雄崇拜(功國神靈)」、「地方守護神」與「陰神升格」等多種不同的形式

所謂的「天帝使者」即為「代天巡狩」,所謂的王爺信仰,其神格就是因為這個職銜得以提
升。一般來說,「代天巡狩」與「王船信仰」掛鉤,沒有王船就沒有代天巡狩,所謂的中軍
之所以隸屬於王爺信仰的範疇,正是因為「代天巡狩」。
《大明律卷十一 ,禮律,祭祀》:
凡私家告天拜斗,焚燒夜香,燃點天燈七燈,褻瀆神明者,杖八十。婦女有犯,罪坐家長。
若僧道修齋設醮,而拜奏青詞表文,及祈禳火災者,同罪。
祭天(祭祀天帝)是皇帝的權利,各級官員與民間皆不可祭天。於是自明代以後,民間出現
祭天的替代方案,也就是祭拜「天帝使者」,諸如:「代天巡狩」、「玉皇太子」與「玉皇
公主」等足以代表天帝的神明。
因為「代天巡狩」,所以有權統御天帝之禁軍親兵,故而一般需要設置一位中軍府作為隨行
的武將與參謀。台南土城仔聖母廟(鹿耳門正統聖母廟)的將軍府,我認為也可以被視為中
軍府的變體。
然而,鹿港的王爺信仰可以視為例外,因為鹿港並沒有王船信仰,這可能也是受到海流與澎
湖群島的影響,造成福建放出的王船很難漂流到彰化海線。鹿港王爺信仰的「代天巡狩」,
我想源自於「拜見上蒼」與「玉旨印」,以及傳抄自原鄉的說法。鹿港廟宇在夜巡前,各廟
宇的王爺(鹿港人稱:恩主)會降乩指示要拜見上蒼。神轎要放「玉旨印」象徵代天出巡。
鹿港王爺的代天巡狩性質,雖然受限於地理因素未有王船信仰,但可以體現在儀式的細節,
就像下圖這隻王令,以「欽命大總巡」尊稱鹿港永安宮的薛府王爺。
https://i.imgur.com/NOVEgdc.jpg
例如:
鹿港奉天宮 蘇府王爺 為 南北大總巡
鹿港永安宮 薛府王爺 為 欽命大總巡
鹿港護安宮 吳府王爺 為 代天南巡
鹿港文德宮 溫府王爺 為 敕封統平王
鹿港六路頭 池府王爺 為 總制總巡王
鹿港本壇宮 七省按君 為 代天巡按
以東港迎王來說,為何中軍府使用白色王令,中軍府轎班要穿白色轎班衫?
清代八旗分為上三旗與下五旗:
上三旗:鑲黃、正黃與正白
下五旗:正紅、鑲白、鑲紅、正藍、鑲藍
其中,皇太極以兩黃旗為親衛,稱內二旗
清代以從上三旗選出領侍衛內大臣與宮中侍衛,內務府總管也多由上三旗選出。也因此,東
港迎王中代天巡狩五府千歲與中軍府的王令,除了五千歲(灰色)與中軍府(白色),其他
皆是用代表五方的顏色:
https://i.imgur.com/EzuYc0L.jpg
https://i.imgur.com/BzCWTGv.jpg
此二圖轉載自網路
中央 大千歲 黃色
南方 二千歲 紅色(轎班衫是粉紅色)
北方 三千歲 黑色
東方 四千歲 綠色
西方 五千歲 紫灰色
https://i.imgur.com/jIy2G7z.jpg
此圖為東港東隆宮壬寅年值年中軍府,按東港傳統,恭迎中軍府後才可以開始建造王船,象
徵新一科迎王祭典的開始。
迎王一共需要請三位中軍府:
一位正科中軍府,負責確保迎王祭典順利進行二位值年中軍府,負責監督王船建造
其中,東港忠烈宮明修堂奉祀的劉中軍,為歷任中軍府之統領,為1904年第一次東港迎王(
甲辰正科)之中軍府,經忠烈宮主神開台聖王(醒化天尊開台延平郡王)向上蒼請求,留鎮
東港忠烈宮擔任副主神。
東港汕尾舊嘉蓮宮與後塭大清府嘉蓮宮為大千歲過夜的行館,東港靈帝殿何府千歲為1904年
第一次東港迎王的大千歲,故而忠烈宮、舊嘉蓮宮、大清府嘉蓮宮與靈帝殿皆必需在迎王科
年設置中軍府神位,送王時送上王船與五府千歲一同回天繳旨。
以蚵寮保安宮與南鯤鯓代天府來說:
單尊的中軍府,在部分分香廟(如:板橋北天宮、中和北海宮)被視為與千歲同級,稱:中
軍府千歲。
也發展出將中軍府奉為主神的廟宇:
仁德 上崙中軍宮
仁德 開基中軍宮
另外,也有網友來信提問:旗牌官、廠官爺與管船大王的區別,這裡受限於篇幅,我將在下
一篇文章討論。
簡單來說,旗牌就是 王命旗牌 的意思。
作者: MaWuZu (CheMa)   2023-03-07 15:49:00
推T大,這篇文好厲害!
作者: czzhf (czzhf)   2023-03-07 15:50:00
推!
作者: beason (不菸品酒小書僮)   2023-03-07 16:02:00
作者: Diouf (相信台灣腰馬合一)   2023-03-07 19:02:00
作者: fun4tn (放4)   2023-03-07 20:40:00
推推推, 中軍府在代天巡狩中, 確實佔有重要地位。南廟出巡府城時, 大王爺即是中軍府與虎爺公隨侍。
作者: jamin214 (本少爺)   2023-03-08 00:59:00
作者: wsad8926 (benson)   2023-03-08 08:55:00
在恆春地區有支特有的「中軍元帥」的信仰,緣由為媽祖駕前副將,來到恆春後發展出一系列的內容,還往湄洲祖廟中軍府,姓名為「周坐」,謁祖進香,迎回神像,在當地也有很多傳說故事與元帥有關。
作者: gn01223489   2023-03-08 11:39:00
鹿耳門聖母廟的代天巡狩的中軍是一尊將軍府,不是統兵元帥,中軍府與將軍府可能是台語口音上的關係
作者: e8vul3xo6 (被輾過的小強)   2023-03-09 00:05:00
馬鳴山鎮安宮也有中軍府 不過好像比較少人知道
作者: Junkaill   2023-03-15 17:25:00
後塭嘉蓮宮有常駐中軍府,在二樓。聽我舅舅說以前班頭只要表現不好,大班頭就會降駕下來喊班。
作者: kuodean (deankuo)   2023-03-25 08:13:00
高美文興宮有四府千歲?還是台語的薛府千歲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