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瑤池金母普度收圓定慧解脫真經"內容請教

作者: juicelover (想你就抽一根菸。)   2014-02-19 13:05:08
朋友您好,
我大概提出幾個概念供您參考。
1.道德經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首先我們先不看有無相生,有與無的相對,畢竟許多人在相對上作了很多注解,其
實只要引用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即可明白。這就是以經注經,不需要再去追求
其他的解釋了。
現在來講解講解以上兩句的意思。
反者道之動是我們修道人最關鍵的一個概念,同順死逆生,逆而成仙,法界火坑及
大地七寶一樣,都是說當辛苦的實修達到一個境界時,最後的哪個解脫很殊勝。
但不論內修練氣的修行,或是導引術三法。我會比較喜歡用"反璞歸真"來解釋反者
道之動。
反璞歸真的意思只是"去掉外飾,還其本質"
修道的人必須要建立一個觀念,哪就是本質,而這個本質不會因為自己念經,自己
與哪位神靈關係交情好,就會有所不同喔。接者知道了本質每人都有,我們來談談
怎麼去掉外飾了。
外飾的修行法門有幾千萬種,每種法門都是因人而變。
如同"一切聖賢皆因無為法而有差別",但無論法門有幾千萬種,這萬千法門最終起
於一念。因此不論的修行法要靠"練精化氣"到"練神還虛"或"遠離人道求成仙"。
這些都是束縛,真正的一乘法,就是把最初的一念給斷了。
於內已經知道了"還其本質"每人都有,於外知道了"去掉外飾"乃於一乘法斷念。
哪可以勉強談談弱者道之用了。
弱者道之用講的是實修了。說說實修的概念,比如說打坐,自古修道者打坐會經過
大死一番,發現了本質,擺脫了原有外飾,這個過程是辛苦的。但現在有朋友能說
出這樣的體驗嗎? 而敝人我呢? 當然有點體驗。
但我總是對自己說,性空(本質)的修練法,必須超越生命而成,才能成就法身無相
(無所在,無所不在),我捫心自問不夠資格,所以盡可能行腳各處,各派,從生活
中領會。講多佛家的概念就有點偏題了囉。
知道了以上道家所談的概念,就來簡單談談作人處事的道理吧。
基本上我不太認同在版上談人生道理,因為這種道理還是得靠自己感受,當然以往
父母、老師教導的哪種傳統思想也是要遵守的囉。故我提出一點佛家概念供諸位參
考。
第一、人格賢善。第二、出離心。第三、菩提心。
這三個概念講很簡單,但真的實行起來就是聖人一般了。所以道裡說多了,也只不
過打自己的嘴巴而已囉。
2.一貫道三寶其一,道家玄關竅與密宗眉心輪。
不可否認,每種經典都藏着一些秘密,但這些秘密對知道的人來說很簡單,但對不
知道的人就難以想像,然而已經知道秘密的人也不少,怎麼成道的人哪麼少呢?
就是因為玄關竅以訛傳訛了。
基於尊重,一貫道的玄關竅請自行求法,雖我非一貫道的道親,但最好也不多說。
但之前好像有寫過...哪就算了吧!
道家修仙法門,玄關四處竅。
第一竅,靈魂之門,開關之鑰,玄關竅,大概在眉心跟雙眼中間的部位,但知道歸
知道,沒有因緣,或是特定的方法,知道這部分也還是隔靴搔癢
第二竅,身體運轉之關,玉枕、風府的部位,這需要靠後天的身體素質,配合先天
的玄關法要,讓身理跟累世靈魂可以達到調合,但這部分還是以身理為主
大多的道書修練都是在談論這部分。
第三竅,說不出的宇宙奧秘,泥丸宮。這部份有人先天已有相當的能量,但不懂得
使用,表現也與平凡人無異,然而這個開竅之法也無法可說,因為要用精
神力量,改變某些物理的現象這真的需要"機運"。
因為僅是回推文分享分享,故這邊就不多加細論,過去我大多用易經來談
目的有二,一方面我也在驗證某些說不出來的運行軌則,一方面我想看看
會不會遇到先天泥丸宮能量強的人呢?
第四竅,無處不成竅,虛無一氣。第一竅,第二竅、第三竅,都是玄關竅,該用就
用,第一竅與外在無形進階運用,就是盜取天地之氣,這部分要談論也多
故不多談,第二竅與外在無形進階運用,可透過身體的陽剛之氣運行讓自
己與天地萬物達到一種和諧的境地,讓意識進入太虛,第三竅與無形的進
階運用都是很高深、無法說清得法門,主要是透過"念力"使不可能成立的
現象接近自己想要的變化,或是具有超感的能力,這邊也不多談論。
第四竅的變化我想強歸於佛門的菩薩道體現,但目前德性不夠,也無法再談下去,
請見諒!!
所以問題的從哪裡來呢? 答案就是"哪樣囉"。
當然也有一說道家修練時,神氣從身體各部位出會有不同的境界。這方面我多少有
點感想,但礙於鬼神之事就別多說吧。畢竟我們也還未死。
3.法相宗(唯識學說)
先簡單談禪宗的七個病的其中三個。來談談第六心識怎麼會與眼耳鼻舌身產生連結
文章代碼(AID): #1IYXmGSC (meditation)。
至於要怎麼談論第七識四種毒,或是第八識的種子生現行,現行薰種子這些都太難
囉。
所以這個概念就留待諸位朋友日後有緣分再看看吧。
作者: w123ww (w123ww)   2014-02-19 17:04:00
謝謝j大您的回覆,看的出來您對理論與實作方面皆有一定程度的功力,這些知識對我來說應該要花不少時間消化了解了其中有個部份還想再請教j大,在實作部份要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有進步,若以平日生活的言行舉止來看,很難有具體的成效表現,就像您說的,大道理易解難行,對自己來說是否成為口號而已也很難斷定。另一個是您提到的靜坐,有網友指出靜坐不自行修煉,若在無師的情況下,就無法選擇此道了。
作者: juicelover (想你就抽一根菸。)   2014-02-19 18:57:00
晚點回應囉。
作者: w123ww (w123ww)   2014-02-19 23:00:00
感謝j大提供的建議囉^^
作者: lld33821 (lee)   2014-03-03 23:52:00
這是我這小外道的個人意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