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talk] 我的看展疑問

作者: allencaliang (阿摩尼亞)   2013-07-11 20:20:30
※ 引述《Renaud (art of readymade)》之銘言:
: ※ 引述《rita10168 (倒數158天/ 練習不吃宵夜)》之銘言:
: : 創作者主動對觀眾揭露作品意涵,到底是不是件好事?
: : 我跟我的朋友都深深覺得,能夠主動與觀眾分享創作意涵的創作者
: : 是非常friendly的。
: : 但反之,
: : 舉個例,以李安大導來講,關於電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有記者向李安
: : 探詢答案,問他說到底pi講的兩個故事版本,哪一個才是真的?
: : 李安就一副不以為然地回答著: 我這個電影,就是在講上帝嘛。
: : 他似乎不認為創作者有作為解釋者的必要,似乎認為,一個作品的解釋權是在
: : 觀眾,而不一定是作者。
: : 你認為呢?
: 就藝術學院(美國)裡面的觀點來說
: a good artwork should speak for itself
: 文字敘述解釋應該要越少越好
: 至於觀眾從作品中讀到什麼 那就是觀眾自己的事了
: 一定要有標準答案嗎?
: 很多感受本來就是因人而異,因國籍,因文化而異
: 我也是一個很friendly的人 喜歡跟人寒暄
: 不過從作品中發現背後故事的樂趣 我想要留給觀眾自己去發掘
: 就算沒有讀出來 單純享受視覺上的美也是一種樂趣不是嗎
: 不過我不會不以為然的教訓別人就是lol
初次在本板發文
若有不禮貌或違反板規之處,還望提醒 <(_ _)>
身為一個平常偶爾看看展覽
對藝術領域沒什麼研究的門外漢來說
其實自己會常常會有這種困惑
會有衝動想要去「懂」作品
看的解說文字過於簡略晦澀會覺得有點囧
有時候又會想到藝術品不見得是用來「懂」的
有些作品只是單純的觀賞,即使不多加思考也會有滿滿的感動
後來漸漸長出一些想法
我認為創作者之所以用那樣的形式製造/呈現作品
背後應該通常都會有他的意圖
如果只是以「作品」的角度來思考
作品本身就代表了一切,理應不需要多餘的解釋
但是身為一件面對不特定大眾的「展品」
它最起碼應該要能做到讓觀展者與作者背後的意圖產生一定程度的互動
若是「作品」本身在此處有所不足
那麼應該用其他的形式適度補充
會有這種想法
主要是在看過一些作品解說、聽過一些創作者的談話後
有些創作者會把意義放在作品的生產過程中
因為某些緣故、某些想法,所以用某種手段來製造作品
但是觀展者往往只能接觸到最後的「結果」
常常難以反推中間的「過程」
有時候「過程」中的某些要素甚至幾乎與「結果」的呈現絕緣
但是在創作者的談話中
這些沒被寄託在「結果」上的東西又好像是很重要的
作為一件「作品」
其本身就包含了自身的古往今來
包含了自身的出身、成長,甚至未來的衰敗、死亡
包含了創作者的思緒
包含了與環境、與時代、與社會的互動
但是作為「展品」
觀展者畢竟只能用五感與其互動
是以我覺得若是要擺在展覽中呈現
還需另做考量
未必單單把作品「放」在觀眾面前就足夠了
一點個人意見
作者: Renaud (24拍)   2013-07-11 21:55:00
推 所以佈展很重要 絕對不是只是把東西擺在那裏而已參考 http://0rz.tw/sFzZ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