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國人不愛「拿房子換養老金」 逾3成銀行

作者: pulato16 (1616161616161616161616)   2020-05-09 15:59:07
國人不愛「拿房子換養老金」 逾3成銀行首季業績掛蛋
廖珮君/台北報導
拿房子換養老金的「以房養老」業務出現停滯。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第一季14家銀行承做「以房養老」中,就有5家銀行的核貸件數、及
核貸金額「原地踏步」,等於第一季中、有超過3成的銀行以房養老業績全數掛蛋。
這5家業績掛蛋者,包括台銀、彰銀、台新銀、安泰銀及陽信銀。
其中台銀、台新銀和安泰銀,在去年第四季都還有各一件的進件量,但今年第一季則陷入
停 擺。
只有開辦一件的,是陽信銀和彰銀。陽信銀從2018年7月開辦,彰銀則是從2019年1月底上
路,等於這2家銀行過去一年多來,只做了一件「以房養老」,核貸額度也只有300萬元及
400萬元,業績慘澹。
銀行主管坦言,以房養老業務推不動,除國人有土斯有財、「起家厝」觀念外,有些老人
想拿房子換養老金時,也會被兒女勸阻。
其次,銀行端而言,也會面臨老人(貸款人)長壽風險、房子跌價風險等,也讓銀行在推
動上並不積極。
「其實3月中下旬開始,就通通在做紓困,4月更是整個月、除了紓困以外,甚麼都沒做」
,一家行庫主管私下說,所有行員都在做紓困時,「以房養老」這類一般業務就更不積極
了、也「沒空」做了。
據金管會統計,今年第一季14家銀行承作以房養老,核貸件數為4272件,核貸金額為239
億元,單季僅成長4.8%,創有該統計來,單季成長幅度最低者。
金管會從2018年底開始統計「以房養老」業務,從2018第四季到2019年第四季,每季核貸
金額都約有7%,甚至開辦初期,還有8.56%的單季成長率,但今年第一季卻衰退到連5%成
長率都沒達到。
承做前三大銀行,包括合庫核貸了1697件、核貸額度99.7億元,其次是土銀1372件、
67.32億元,第三是台企銀209件、14.45億元。
來源:
https://reurl.cc/0o4y69
心得:
最近真的好久沒聽到有人問了
作者: joy2105feh (三峽堯神不服來辯)   2020-05-09 16:49:00
沒有紓困重要就滾ㄅ==
作者: johnps (皮卡~)   2020-05-09 16:53:00
就真的不需要啊
作者: b2209187   2020-05-09 19:53:00
對銀行來說貸後管理麻煩,是個找麻煩的業務
作者: lovecut (值得憂鬱的季節)   2020-05-09 21:28:00
紓困前就滾
作者: worthit (worth it)   2020-05-09 21:42:00
這產品感覺如果真的做訂價模型應該很複雜
作者: kutkin ( )   2020-05-09 21:45:00
就有價值他出租就好結果來貸的都爛房子
作者: lolicum (壓力大 想想蘿莉就舒壓了)   2020-05-09 21:57:00
本來就是一個智障方案...
作者: dantezero (但丁零)   2020-05-09 22:21:00
本來就不划算
作者: pig14283105 (豬哥郎)   2020-05-09 22:38:00
出租就好啦 幹嘛給銀行
作者: takashi16   2020-05-09 23:19:00
只有一間房子的人就沒辦法出租啦!
作者: deathoflove (deathoflove)   2020-05-10 01:20:00
而且還要繼承人同意避免後續紛爭,這個東西問題太多了,但對銀行的實際收益太少
作者: thebanana (banana)   2020-05-10 05:50:00
好奇合庫土銀怎麼簡化程序的,做超多
作者: frank20628 (我恨茄子)   2020-05-10 08:50:00
不需要就不要硬要 在那邊強破看了真的很火大TMD
作者: STG44 (讓世界更美好)   2020-05-10 11:48:00
以後一定有問題
作者: jamupme (james)   2020-05-10 14:08:00
以房養老是人死後房子變銀行的?
作者: deathoflove (deathoflove)   2020-05-10 16:11:00
不一定是人死後,可能2、30年年限到,就要清償
作者: agvnol (something)   2020-05-10 17:39:00
死後不是兒女的,兒女當然要勸阻阿!哈哈
作者: Liberl (利貝爾)   2020-05-10 20:10:00
這我要幫政府說一下話 因為以房養老是學術界強推的XD學術界提倡以房養老非常非常非常多年了 國科會計畫寫了超多篇 在那個年代 只要提到金融商品創新 就是講以房養老從商管學院到不動產學界都在講以房養老 一直要政府推後來政府順應學術界的呼籲 實施了這個東西但這些學者沒考慮到 東方和西方文化的不同
作者: PonBearBig   2020-05-13 20:20:00
理論也許是可行的,但是忽視環境變數的強大影響,一旦放到實務上市場效果實在有限
作者: yaguara (yaguara)   2020-05-13 21:30:00
跌價風險很大難以掌控 現在幾乎是歷史最高點的鑑價,十年二十年後房子拍賣還剩多少呢?都是潛在呆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