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9年地特三等農業技術上榜心得(基宜區)

作者: ericyoyotv (台瘋)   2021-03-19 10:53:20
一、前言
一開始在準備考試時,根本不知道該如何開始,唯一的資料就是上ptt找農業技術的上榜
心得文,看著歷屆前輩鄉民們的經驗與準備資料跟甘苦談,讓我有方向可以開始準備考試
,因而成功上榜。可以說是如果沒有ptt的存在,現在這個時間點我可能還沒成功上岸吧
,因此我也要跟歷屆前輩一樣,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ptt的鄉民們,如果有人因為看了我
的文章而成功上榜,我會很榮幸的。
二、背景與考試經歷
我是中興農藝系學士,2020年畢業(應屆),我們系上大約50人,而我的成績大概落在
30~40名左右(中後段)。
基本上我是從大四開學時正式開始研讀有關農業技術考試的內容,從沒去補習班,畢業後
也是在家裡讀書當全職考生。
7月曾考高考三級,但未錄取。接者再考同年12月的地方三級特考(基宜區),結果錄取。
三、成績
109年高考三級農業技術
國文 50  申40 (作28公12) 測10
作物生理學 60
法學知識與英文 54
作物學 55
作物生產概論 77
土壤學 52
作物育種學 23
試驗設計 58
到考人數353人,錄取人數26人
總成績53.73分/錄取標準55.53分 排名:36(未錄取)
109年地方三級特考農業技術(基宜區)
國文 41 申 37(作29公8)測 4  
作物生理學 61
法學知識與英文 56
作物學 52
作物生產概論 66
土壤學 73
作物育種學 57
試驗設計 70
到考人數13人,錄取人數1人
總成績60.23分/錄取標準60.23分 排名:1(錄取)
順便說一下這次全考區到考人數有198人,然而分數考到60分以上的只有4人,而我是其中
一人,另外我知道有一個屏東區上榜的他考60.20,所以我的成績在全國排名是前三名。
四、各科準備重點
先說結論,就準備比重而言,我個人的排名是:
試驗設計>作物生理學>土壤學>作物學=作物生產概論>作物育種學>(不可跨越之壁
)>國文(公文)>(不可跨越之壁)>國文(作文、測驗)=法學知識與英文
接下來就順著排名來介紹讀書的重點與排名的理由:
(一)試驗設計
①排名理由:
試驗設計這個科目,它是「贏著全拿,輸者全賠」,如果是別科申論,你不會的題目起碼
還可以瞎掰看看,問你A你回答BC,說不定還能凹到點分數,但試設你題目公式要是背不
起來?抱歉,你除了眼睜睜看著你的題目分數Bang不見以外什麼也做不到。
而且試設的公式,只要能理解ANOVA的原理,以完全隨機設計(CRD)的基礎上去做延伸,
基本上都能融會貫通,像隨機完全區集設計(RCBD)就只是CRD裡多加一個區集因子而已,
而均衡不完全區集設計(BIBD)則是RCBD裡的區集內處理數不夠了。
要解答其他科目的申論題,要課本、講義、網路資料多方準備。可是試設的題目不管怎麼
變,只要懂得運用該用哪種公式解題,基本上都難不倒你。也就是懂了幾行的公式,你就
知道怎麼打試設的天下。簡而言之就是試設是投資報酬率最高的科目。
你要是數學好,恭喜你,只要試設準備好,你前腳已經跨進了公職一步;你要是數學不好
?恭喜你,你更要好好花時間準備試設,就像我上面說的,假設題目有20分,申論寫得好
可能拿個15、16分,不會寫亂掰也可能拿個6、7分,彼此的差距不會太大;但試設寫得好
20分全拿也不稀奇,不過你要是不會,拿個零分也是不奇怪的。下圖是我自己這次特考的
例子:
https://imgur.com/wpmOX5J
別人會,你不會,人家分數全拿,你分數全沒,差距就直接拉大了。所以不管你是因為什
麼理由而考公職,請打好你的試設基礎,因為這一科是你能否上榜的關鍵。
②準備方向:
書單:試驗設計學/沈明來
重點章節為:
Ch2(簡單比較試驗)
Ch3(變方分析)
Ch4(處理均值比較測驗)
Ch5(資料轉換)
Ch6(完全隨機設計)
Ch7(隨機完全區集設計)
Ch8(拉丁方設計)
Ch10(均衡不完全區集設計)
Ch11(複因子試驗)
Ch12(摺疊設計)
Ch14(裂區設計)
Ch18(迴歸分析)
Ch19(變積分析)
首先,Ch2~14為基礎篇,基本上只要讀熟這些章節,考官不要出太機巴的題目基本上能拿
個55分以上,而Ch18~19是進階篇,請確定你基礎篇的章節都讀完了再讀也不遲,這幾年
開始會出幾題迴歸分析的題目了,變積分析最近目前還沒(前幾年有),但未來會不會考
就不知道了,然後畢竟這兩單元要讀熟老實說有難度,且考的機率其實還是很低,要花精
力在這兩單元或是直接去讀別科就看你自己的評估了。
另外這科的題目回答時請把假設跟結果完整地寫出來,不要只寫算式跟答案,範例如下:
https://imgur.com/zAQonOm
https://imgur.com/k3WopUC
最後這科請你一定要動筆練習考古題,算式要多寫才能記熟,且要習慣按計算機去計算,
熟習那個按按鈕的感覺,降低因為考試當天因為太緊張而按錯計算機的事故發生,要知道
按錯一個數字鍵可是會全盤皆輸的。
(二)作物生理學
①排名理由:
因為歷屆的考古題,只要你能熟讀課本,基本上都能迎刃而解,也就是說這個科目是有「
範圍」的,國考有個很麻煩的點是,不像在學校,老師得考慮題目是不是有超出教的內容
,國考的出題官才沒再管你五四三,他想考啥就考啥,你也沒選擇只能吞,而其他五科的
申論題中,作生的題目廣泛度是最窄的,至少都還在一個圈圈裡面,如果是作物學?嘿~
都到異次元去了……。所以就以投資報酬率來講,只要讀好課本的作生就排名第二了。
②準備方向:
書單:植物生理學/潘瑞熾
這邊提醒一下,有些上榜心得有說會看植物生理學/柯勇,我這邊的強烈建議是不要,因
為柯勇的書內容都太細太艱澀,兩本我都有買,考試基本上潘瑞熾的就很夠用了,千萬不
要想著我想要拿更高的分數所以還加讀柯勇的書,我告訴你,讀熟潘瑞熾的書就夠你拿高
分了,多餘的時間請拿去讀別科,謝謝。
準備重點就是一遍又一遍的把整本書都看完,老實說也沒啥重點單元,因為每個地方都是
有機會會考的考題,出題單元機率都很平均,像C3、C4、CAM的差別,植物的抗冷、抗病
、抗熱、抗旱的差別,光合磷酸化與氧化磷酸化的差別等等的。不過雖沒有重點單元,但
只要把潘瑞熾的書讀熟這科就準備OK了。
(三)土壤學
①排名理由:
在五科的申論題,土壤的出題範圍圈圈的確比作生大,但還沒到像作物學那樣的異次元,
而且土壤學算是很好理解的科目了,作生有很多亂七八糟的反應過程(卡爾文循環之類的
),要記的起來也是很麻煩,但土壤學的內容就直觀多了,常見土綱的差別或是有機質對
土壤的影響等,至少比前面的反應過程好背多了,所以我把這科排在第三名。
②準備方向:
書單:普通土壤學/張仲民
這邊講一下,雖然我書單打上這本張仲民的土壤學,但我覺得他對我幫助非常小,因為其
實網路上的資料比這本書更完整,我其實也沒翻過這本書多少次,我自己都是在看網路上
的資料去解答考古題的,如果你對我收集的資料有興趣你就往下拉吧,我放在文章最下面
了。
準備方向的話,就多寫考古題吧,不外乎大概是陽離子交換能力、酸土鹼土鹽土、土壤結
構質地、氮肥磷肥鉀肥、重金屬汙染等等,然後最近開始會考些課外題了,像是生物炭之
類的,請自行多練習考古題感受一下出題方向。
(四)作物學
①排名理由:
原因無他,剛剛也講了,這一科的出題範圍根本就是異次元,他真的是想考啥就考啥,例
如「試述丁香、茉莉、羅勒及萱草作物之科名、適應氣候及一般主要採用繁殖方法。」,
試問有哪個心智正常的人會這種題目啊!?這科雖然比土壤更直觀,但範圍實在是太廣了,
你把所有的考古題都寫完他都有辦法再出全新的題目婊你,為了命中可能會考到的題目,
勢必得花上不少的時間去找資料,所以我把這科排在第四,因為他的投資報酬率實在不高

②準備方向:
書單:無
對,沒有書單,基本上其他上榜心得推薦的書,什麼農家要覽農作篇我買了,也看了,感
想是我他媽的根本看不完,所以我覺得我準備這科不適合看參考書,真的想找本參考書來
看就去看其他人的上榜心得吧,說不定他們的書單會適合你。
然後準備重點,ㄜ,就玉米水稻大豆等常考的作物,就要花時間去詳細記他的一切,例如
水稻的各時期的水分管理,大豆的生育時期,玉米的外觀性狀等,然後不太常考的特用作
物的科名學名英文之類的,看情況再背吧,時間很充裕就背,不充裕就放掉吧,反正那也
沒才幾分而已。最後各作物萬用公式,例如栽培管理方面就是播種前後不宜長雨、種子易
腐爛,要日照需充足,土壤排水良好之類的廢話。總之這科要考好,除了寫更多的考古題
,多涉略其他題目以外別無他法,老實說這科蠻吃考運的,可能你花時間鑽研的範圍他不
考,偏考其他你壓根沒看過的範圍。
(五)作物生產概論
①排名理由:
這科就是下列項目的融合體
(1)作物學
(2)作物生理學
(3)土壤學
(4)作物育種學
(5)種子學
(6)農業政策
(7)有機農業
基本上(1)很常考,(2) (3)偶爾考,(4)很少考,(5) (6) (7)基本上會輪流出個幾題來考
,如果把(1) (2) (3)都熟讀了,這科就不會考太差了,所以我把這科排在第五,因為你
照著準備目標排名,讀好作物學後,作概的題目也不會難到哪裡去的,當然如果你把接下
來要談的(4)育種學也讀好,順便把(5) (6) (7)也搞懂,那作概你就準備好了。
②準備方向:
書單:作物生產概論/王慶裕
首先,我是直到考完試後才發現這本書的存在,如果我這次沒上我就會買這本書來研讀加
強我的作概,但你也知道我考上了,所以我也不確定這本書的內容長什麼德性,看
#1VYd6Do7這篇文講說很不錯所以我把它放在這邊,真的想知道這本書在講什麼請私信去
問那篇文的作者吧。
然後,有些上榜心得會說種子學/郭華仁這本可以看,我個人的建議是沒必要,因為那本
種子學很厚,差不多跟潘瑞熾的植物生理學一樣厚,可從裡面出的題目也才幾題而已,也
就是讀熟的投資報酬率太低,還不如把歷代考古題寫一寫,去了解以前考出來的種子學題
目的出題方向還比較有效率。
而有機農業請去詳查他的定義、法規之類的,然後農業政策請多去看農委會的網站,而且
是看有關種植方面的政策,那些補助農民的政策方面就別讀了,那不會考。
剩下的題目基本上把作物、作生、土壤、育種讀懂,題目作熟也就難不倒你了。
(六)作物育種學
①排名理由:
這一科的範圍大小大致跟土壤學差不多,可為什麼我要把他排在作物學跟作概的後面呢?
因為他很難讀懂,完整的說法是比起其他科目,有關育種的資料實在少得可憐,不曉得理
由,但育種的參考書籍非常少,不是絕版了就是有但年代久遠了,像我現在能買到的也只
有現代作物育種學/高典林這本了,而且其他科如果為了解題,課本沒有解答而查詢網路
上的資料,通常都能找到豐富的答案,但唯獨育種這科真的特別難找,可能找了老半天都
找不太到。
另外因為我是本科系的,所以能修些有關作物育種學的課程,因此能拿到老師
在課堂上發放的補充資料,而這些補充資料的內容網路上沒有,高典林的書也沒有,總而
言之就是我們本科系的考生,自然就在這科佔有很大的優勢。如果你跟我一樣是農藝系的
考生,那可以把這科的準備重點排名往前挪,因為你比其他人更容易讀懂育種學,反之如
果你是外系生或從來沒讀過育種學的考生,那恐怕你就要考慮多花心思在其他科別了,因
為這科沒有那些補充資料自然就比我們這些有的人還難準備了,不過不要太灰心,畢竟其
他五科如果準備的好,分數自然可以彌補育種的差距。
②準備方向:
書單:現代作物育種學/高典林
高典林的書其實還不錯,雖然市面上只有這一本且也有年代了,但最基本的觀念都有寫出
來,不過進階一點的觀念可能需要你查網路的資料了。另外育種還有一點很麻煩的點在於
,他現在時常會考課外的題目,這些題目是近年新興的生技科技,例如分子標誌輔助育種
、基因轉殖等,另外品種權、種原庫等題目也常出現。先前也講因高典林的書的編寫已經
年代久遠,所以這些新的觀念並沒有收錄進書籍中,所以請你多練習考古題,看到不熟悉
的課外題請多查詢網路去深入瞭解這些東西。最後如果你還是在校生的話,請多去上有關
育種學的課程,其他五科自修其實還OK,但育種的話只看高典林的書跟網路資料肯定還會
對這科有些盲點在,多聽額外的課程才能對這科有更深入的了解,老實說我自己就是大三
下上完課程才終於搞懂育種學的觀念。
(七)國文、法學知識與英文
①排名理由:
我直接說結論,這兩科普通科目的存在意義就是負責拖垮你的分數,對你沒看錯,不要去
煩惱考這些科目會對公務員的素質有什麼影響,你只要專心想著這兩科的存在意義就是來
亂的,把你的分數拉低,就這樣。
首先第一點,這兩科的範圍大到靠北,作物學跟作概了不起就異次元等級的,但國文跟法
英的範圍大概就是多重宇宙等級的,都考一些艱澀至極的題目,你根本讀不完。
第二點就是國文的手寫分數根本毫無專業標準而言,你作文跟公文自認寫得再順,分數總
是能超乎你的預期(往壞的方面),像這次特考的公文我明明寫的跟上次高考一模一樣,
結果上次12分,這次只能8分,我完全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總之別浪費時間在手寫
上,你只會失望的。
第三點就是普通科目的分數比重很低,我算給你看,在總成績中,普通科目比重20%,專
業科目比重80%,假設你總成績要多1分,普通科目某一科要多拿10分,但如果是專業科目
某一科只要多拿7.5分就夠了。也就是說你把同樣的時間花在專業科目比花在普通科目還
划算,更何況普通科目因範圍大跟給分標準亂七八糟的情形下,要多拿10分根本是難如登
天,但如果是專業科目,例如試驗設計,你因為多懂了幾行公式而會了某一題,而拿到20
幾分的分數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在準備考試時,除非你真的看不下書,想換換口味讀別的
東西時再讀普通科目,不然我講白了,準備這兩科根本是在浪費你時間。
②準備方向:
書單:青草茶-公文(http://0rz.tw/d4NHi)
基本上國文與法英唯一能掌握的部分就是公文了,作文的話完全是看出題官的心情去改,
他爽就給你高分,不爽就給你低分,總之寫個3~4頁吧,這部分我真的給不出啥好的建議

然後其他測驗的選擇題範圍太大,你準備不完的,像我自己在考高考前,我根本沒經驗,
不知道怎麼準備法英,所以我寫了大概25回以上的法英考古題,寫完還把不會的法條跟單
字整理起來,結果考了個54分,然後我受夠了,這次特考我就完全不管他,結果這次我考
了56分,我就領悟到,測驗的選擇題最好的準備方式就是不要準備他,放生他去準備其他
專業科目。
https://imgur.com/JyjjGBx
每一回都是這樣去訂正答案
https://imgur.com/d7yTdOC
請感受一下寫了2X回的考卷厚度後,再考慮看看你還要不要花時間準備普通科目?
最後是公文的部分,要不要寫辦法?雖然青草茶的建議是要,但我個人的觀點是不要,我
上次高考沒寫拿12分,不過這次沒寫拿8分,我也不曉得為什麼,總之我認為與其多寫個
不一定能幫你加分到的辦法,還不如把時間拿去多寫幾行作文還比較好,公文滿分也才20
分,認真寫他CP值實在不高。還有主旨的部分寫個五六行就好,整個公文寫到2頁就夠了
,寫到3頁就太多了,最後要注意題目他是否為上行文。基本上要準備公文請在考試前幾
天拿份稿紙自己寫幾次格式,這樣在考試當天才容易記起來。
五、讀書方法
基本上我個人的讀書方法就是先讀過一遍課本與資料,接著就開始瘋狂做考古題,因為這
是在實際演練自己的知識量是否能應付這個科目。如果今天你只讀懂課本,沒有練習題目
,這就是紙上談兵,沒有實際演練,就好像騎腳踏車一樣,你只知道騎的時候要保持平衡
,但你從來沒有騎過的時候,當你要上路騎車時,你只會摔的狗吃屎;但如果你上路前有
試著騎車,前期一定常摔的狗吃屎,但多摔幾次就會習慣騎車的感覺了,等到上路騎車時
,說不定就能順利騎上路了。所以請不要只想說書讀熟後就沒事了,錯了,做考古題才是
真正顯示出考試當天你能拿多少分的關鍵。
而且多寫考古題能增加你對解題的靈敏度,多寫幾次考古題就知道哪些題型是常出現的,
就可多花時間去準備這些題型,另外答題時盡量用條列式的方式去敘述答案,不要整坨字
都黏在一起,請參考一下範例
https://imgur.com/47l1lIU
上圖可看到答案段落沒有標號,在觀感上就是不好看,有時候閱卷老師看了分數可能會給
少一點,可以的話,盡量在答案中寫上標號去讓答案變得直觀且好讀,像下圖
https://imgur.com/u5KGRhp
這樣就可看出答案有了標號後,版面就變得整齊、有序,且可以讓閱卷老師認為你是對這
題目有深入了解的,進而給你較高的分數,在寫考古題時可以多練習這種寫題技巧。
至於要不要補習,這就看個人了,像我自己就很不喜歡讀書的時候有別人在干擾,我喜歡
在家裡的環境裡讀書,上補習班會讓我渾身不自在,所以我選擇不補習,那你自己如果是
在家中讀不下書的那種人,那你補習的成效可能會比較好,我想大家都成年人了,都應該
知道自己一直以來最好的讀書方式是什麼。
然後作息,我沒什麼特別的想法,但請不要把今天的疲勞帶到明天去,我的意思是有時候
人會因為今天的讀書進度還沒有達成,所以就熬夜把他讀完,這樣的結果是你隔天睡覺起
來,你的精神會不濟,書會讀不太下去,要知道如果進度沒達到,那就挪到明天就好了,
為了達到今天的進度害你隔天讀書的效率變差那就本末倒置了,該睡的時候就睡,不要亂
調你的生理時間。
接著壓力的問題,我想當你因為讀書讀到心煩火氣大時,你就該休息一下了,玩遊戲看動
漫健走尻尻什麼的都好,能排解壓力的都可以,沒錯,你心裡肯定會想,當我在休息的時
候別人的進度還在往前那怎麼辦,但現在你已經讀不下書了,再讀下去根本毫無效率可言
,就好像你肌肉已經很緊繃了,你再練下去對身體根本沒啥好處,說不定再練就會抽筋等
肌肉傷害了,讀書也是一樣,如果你的腦袋已經到極限了,再強迫自己讀書你的身心靈狀
況肯定會出狀況的,我沒再開玩笑,所以如果真的覺得已經不行了,就適度的休息吧,但
請不要把這件事當作你躲避書本的理由,我想大家都成年人了,你自己應該很清楚什麼是
休息,什麼是逃避吧。
六、感想
自己感覺蠻不好意思的,很多人的上榜心得都還蠻有故事性的,但我自己純粹只是因為對
未來沒想法,也沒啥興趣可言所以就考公職那樣,而且因為我是本科系且應屆畢業生,自
然比起其他考生有更大的優勢,感覺大部分的考生都是非本科系且非應屆畢業生的,我自
己也不確定這樣的經歷到底對其他考生有沒有用處(¯─¯)。
如果你對農業技術這個類科還有問題的話,可以私信問我,我能回答的會盡量回,沒有
ptt帳號的就想辦法找到我的fb吧,線索都在文章上面了應該很好找,但拜託別亂宣揚我
的個資,我不想出名我只想幫助那些還沒上岸的人,謝謝。
(麻煩有問題不要害羞趕快問,我可以感覺到我現在有關農業技術的記憶正在從我的腦袋
中格式化刪除中,快點問不然我快對這部分失去所有的記憶了= =)
七、參考資料
這些資料是我自己整理出來的,就送給各位考生用吧
參考資料:
https://reurl.cc/KxONgg
考古題解答:
https://reurl.cc/l0aGxj
最後結尾我就用這張圖來勉勵大家吧,祝福大家都能早日上岸
https://imgur.com/fJm3uc9
作者: elmo211520 (elmo211520)   2021-03-19 12:12:00
推!我也正在準備農業技術中受益良多
作者: sagiter (sagiter)   2021-03-19 12:12:00
很好的分享 推
作者: Unfriendly (肀而缶)   2021-03-19 12:34:00
恭喜
作者: voosh (voosh)   2021-03-19 12:45:00
推推!
作者: a510364 (螢火蟲)   2021-03-19 14:48:00
謝謝分享!非常實用噢
作者: a0132891   2021-03-19 15:36:00
謝謝分享
作者: t70082 (T7)   2021-03-19 19:37:00
恭喜,不簡單捏!!
作者: wowisgood (尋)   2021-03-19 21:10:00
作者: muchi45149 (小白鯨)   2021-03-19 21:18:00
用心好文,謝謝分享,恭喜上榜。
作者: ben36 (ben)   2021-03-20 13:04:00
恭喜 但農業業務不簡單啊...
作者: stan0412   2021-03-20 19:10:00
恭喜 推一個!!
作者: ilovepekomom (momo)   2021-03-21 21:29:00
謝謝分享
作者: Senpipi (Sen)   2021-03-22 21:38:00
推!
作者: shallreturn (千本鳥居)   2021-03-26 15:20:00
恭喜
作者: KotexKid (KO)   2021-03-30 23:12:00
真神,我什麼也沒有,沒補習也沒筆記,但也上榜了那什麼ssrsst的用圖解基本上應該是比淺顯易懂,小的個人淺見。
作者: saudrina2627 (123)   2021-03-31 03:23:00
真的很感謝分享!生科考生路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