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政治學申論擬答分享1

作者: p8857041 (罐頭)   2014-06-01 08:04:36
[心得] 考試、上榜、落榜、讀書...等心得文。
◎多數決(majority rule)原則在民主政治下有其必要性,試說明如何避免多數
暴力(majority tyranny)的發生?
(一)多數決原則之意義:
1.多數決原則是民主政治的原則之一,係指人民對政策有不同看法時,政府應依
據多數人的意見行事,即少數須服從多數。
2.然而,現代民主國家除遵守多數統治的原則外,也需重視及容忍少數者有表示
異議的權利,因無限制的多數決也有可能形成多數暴力。
(二)如何避免多數暴力的發生:
依據托克維爾的說法,民主政治由於賦予群眾權力和發聲的機會,不寬容的多數
群眾可能會對少數人的權利構成威脅,形成多數暴政,因此,可從以下之途徑避
免多數暴政之發生:
1.在法制上設計相關機制:
除了在法制面向上設計保障少數的機制外,亦可透過立法之規範,避免決策受到
有心人之操弄。另外應有必要以超然的制度限制多數人的意志,包括司法審查和
特別多數(如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等。
2.在選舉制度之設計上:
不同的選舉制度,將影響小黨在國會中的生存,少數意見之表達及保障因不同的
選舉制度而產生差異,因此,在設計選舉制度時,需考量到社會群體之特性及政
治上之差異,以維持政局之安定。
3.政治文化、政治社會化:
政治文化將影響人民對於國家的認同及政局的穩定,因此,成熟的民主社會應強
調『理性、妥協、容忍』的民主政治文化。國家也可透過政治社會化的管道,教
育政治體系的成員建立多數尊重少數及包容不同意見之雅量。
4.審議式民主:
透過公開、理性及合作的機制,使各方參與者皆可針對重大公共議題進行協商並
尋求共識,討論過程中並能將各方意見納入考量並尊重不同的意見,避免多數暴
力。
5.政府體制:
不同的政府體制,如總統制、內閣制、雙首長制,其行政與立法間的關係將有所
差異,不同的政府體制亦各有其優缺點。此外,政治菁英對憲政體制的尊重程度
、行政領袖的協商能力、政黨間相互妥協的能力等,也關係著少數者的權益是否
能受到尊重與保障。
6.黨團協商:
黨團協商制度的優點有二:一是有助於尊重少數聲音,避免多數暴力主導立法過
程;二是避免所有事情都公開正面對決,有助於朝野政治氣氛的和諧。
7.協合式民主:
協合式民主強調權力分享,保障少數的原則。協合式民主係採比例代表的選舉制
度、聯邦制、大聯合內閣、少數否決原則。協合式民主使少數意見得以表達、實
踐,減少其疏離感。
以上答案我都是整合所學的觀念 絕對沒照背
通順 表達出核心就好
一點都不難
基本核心內涵要很熟 再往外擴展延伸
要能跳脫出傳統補習班答題模式
才有機會脫穎而出 在競爭激烈的考試中 殺出重圍
很多考生專注於前言怎麼寫
可是基本觀念卻都不熟了 對分數當然是有很大之影響
我好久沒上來看了
在百忙之中 看看國考板
我是102高普民政上榜者
距離本年度高普考剩一個月了
大家加油
我準備考試的信念就是 要有自己的風格
這必須先對基本內涵熟悉
然後進階 活用
寫出與眾不同的見解
觀察力 思考 聯結力 都是必須要具備的
我是有一種想法啦
就是面對面 指導考生寫申論
這過程中酌收點費用 讓各位體驗一下 創意的寫法
這種答案 是許多考生想都沒想過的
竟然可以這樣寫 我朋友都有點嚇到 真的好威啊
再來一題
◎請說明何謂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其在民主社會中扮演的角色為何?利
益團體對於公共利益會有損害嗎?
(一)利益團體的定義:
學者杜魯門認為,利益團體(interest group)乃是一群具有共同態度的
成員,其目的在透過政府機關向其他團體的成員提出特定的主張。在多元社會中
會出現各種利益團體,運用各種方式競逐利益。
(二)利益團體在民主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
1.可補代議政治的不足:
藉由利益的表達和提出被政黨或政治菁英所忽略的觀點,並提供在大選與大選之
間,影響政府的方法,強化了代議的功能。
2.提供資訊:
利益團體促成了討論和辯論,利益團體可就其專業領域產生充足的資訊及教育良
好的選民,同時也能增進公共政策的品質及協助政府參與政策規劃及執行。
3.擴大參與:
利益團體提供人民有別於傳統政黨政治的另一種參政管道及草根行動主義機會的
提供,擴展了民眾政治參與的範圍。
4.制衡政府:
在政策制定的過程中,可因利益團體的存在,對政府產生一種制衡的作用。
5.強化溝通:
利益團體提供政府和人民之間良好的溝通管道,使輸出項和輸入項一致,而有助
於維持政治的穩定。
6.利益連結:
利益團體能提出政治要求,並將這些要求轉換成重大的政策選項,以影響政府的
政策取向。
7.教育選民
8.政治社會化
(三)利益團體對於公共利益將會造成損害嗎?
1.早期認為各利益團體以公平競爭的機會影響政府的決策,加上利益團體具有匯
集民意的功能,即所有利益團體各自利益代表之總和即為公共利益,係對利益團
體持正面觀點,即利益團體有助於民主政治的運作。
2.近代因少數強大的利益團體挾其成員眾多、資金雄厚及與決策者關係密切,因
而可主導公共政策的產出,公共政策僅滿足少數特定群體的需求,即係對利益團
體持負面觀點,認為利益團體使民主政治的運作趨向於寡頭統治。羅偉在其《自
由主義的末日》中提出相關觀點。
3.至於應如何處理利益團體運作的問題,可採新制度主義的觀點,亦即透過法制
的規範以改變相關利益團體之行為,促其行為公開透明,包括政治獻金法、遊說
法。
就利益團體對民主政體之影響,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大體來說,
倘若大多數利益團體均能遵守相關法制規範,團體成員的知識程度較高,決策程
序較為公開,各種階層身分的人士皆有機會組織或參與利益團體來爭取權益,將
能促進民主政治的發展。反之,利益政治就可能違反民主、公益及社會正義,利
益團體將成為純粹是少數既得利益者謀取私利的工具而已,將不利於民主政治價
值之維繫。
作者: ffnt (╮(⊙▽⊙)╭)   2014-06-01 08:25:00
推原PO熱心分享擬答!!!
作者: mekida (魯sir)   2014-06-01 09:11:00
感謝
作者: homelin (曉綾)   2014-06-01 13:08:00
謝謝原po熱心分享,感激不盡!! ^^
作者: ellen85114   2014-06-01 19:42:00
感謝分享
作者: leslover (+-*/)   2014-06-01 22:02:00
謝謝分享 期待下回
作者: Deesu (高屏橋治克隆尼)   2014-06-02 10:59:00
感謝分享
作者: mclll (歪嘴雞 )   2014-06-02 13:18:00
推推推!
作者: deepbllue42 (貓媽媽)   2014-06-03 11:59:00
p大你不是很忙嗎?我也有一直分享申論歐!一天一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